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2009-05-07 05:48
金融博览 2009年3期
关键词:克鲁格曼凯恩斯主义杜鲁门

桂 平

“美国怎么了?”这句话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一次次地被人们问起。大多数人是在自言自语,或者是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或者是对自己被全球金融风暴波及之后的愤恨,但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得到答案,似乎也没有兴趣去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有人在认真地思考,不但思考而且思考的很早很深——远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种思考最终被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美国怎么了?》。作者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专栏作家,公共知识分子。他曾经获得一系列奖项,比如克拉克经济学奖等,他最新的荣誉称号是“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正是通过《美国怎么了?》这本书和一系列《纽约时报》专栏评论文章,克鲁格曼全面批判了新保守主义的主张,为凯恩斯主义的重新崛起创造了充足的舆论条件。

这本书首先回顾了那个被传奇化的年代——美国所谓的“镀金年代”,这个极度自由放任、充斥着个人完全自由竞争美国梦的年代,一直是保守主义者的黄金梦想。作者以大量翔实的案例、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镀金年代其实并没有带来美国的真正繁荣,而是极大地加剧了贫富不均和经济不平衡,并最终导致了1929年的大萧条和1932年的经济危机。

接下来,克鲁格曼开始追溯凯恩斯主义者心目中的黄金年代——罗斯福新政时代。作者用几乎是顶礼膜拜的崇拜口吻回顾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举措,积极干预经济、兴建大型工程、推动全国性的福利制度等等。当然,克鲁格曼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嘲笑保守主义者的机会,所以那个美国总统选举史上著名的错登竞选结果的故事,他是必然要用的——用来比较杜威的趾高气扬、自命不凡和杜鲁门的亲民、谦逊。虽然杜鲁门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很差,但他是罗斯福多年的副手,是坚定的新政拥护者。克鲁格曼在此书中对他的赞扬也是毫不吝惜。他回顾了罗斯福和杜鲁门开创的大压缩时代——贫富差距急剧缩小的时代,一个福利国家的时代。

克鲁格曼逐个抨击了在新保守主义崛起过程中各个代表人物的政策和主张,这些抨击基于扎扎实实的实例和分析,难以辩驳。他不但批判了新保守主义者,甚至连他们的理论“祖先”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没有放过,麦金利被他狠狠地批判了,接下来是麦金利的继承者们,尼克松、里根、两代布什总统,逐个得到批判。克鲁格曼的抨击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政策上,言辞中,对于这些共和党领袖们跟美国最富有阶层蛇鼠一窝、狼狈为奸的本质揭露得入木三分,对他们政策上向富有阶层倾斜、损害美国普通劳工阶层利益的做法极力声讨。把新保守主义执政时期称为“大分化”和“不平等政治”的时代。

如果只是抨击,只是谩骂,那么,克鲁格曼跟那些政客们就没有什么差距了,但作者并不止于此,他在这本书的最后,用长达四章的内容来阐述作为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应该如何改变美国已有的这个不平等的社会,主要内容集中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尤其是医疗制度改革上,这个部分的结束篇章,用的题目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作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不应该只是用超世的态度,居高临下地看待这个世界,指手画脚,高谈阔论。他更应该积极地挽起袖子,来试图改变这个世界。他所作的研究应该是有实际意义的,就如克鲁格曼曾经精准地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样,他对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抨击也是在美国选战正酣的时候,用这本书来试图唤醒民众,为进步力量发动群众。在奥巴马宣誓就职之后,他第一时间发表了一篇给奥巴马的公开信,呼吁他向罗斯福学习,积极变革,应对危机。这种强烈的入世精神,让他获得了美国民众的好评,虽然他从来不被美国经济学界所喜欢,但他最终还是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所以这本书,代表着一个美国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值得我们去深读。(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湖北武穴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克鲁格曼凯恩斯主义杜鲁门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最后的机会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
克鲁格曼 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诺奖得主称 美国或重演日本式经济衰退
美化语言
军事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