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小作家

2009-05-11 08:52池晓艺
小学生·新读写 2009年5期
关键词:川东笔袋橙子

这就是我

池晓艺

一双晶亮的眼睛,一个小而挺的鼻子,一张笑呵呵的嘴巴,凑成了一个漂亮而又幽默的小女孩,这就是我。

下午,我路过四年级(4)班教室,只听里面的白川东一声大喊:“糍粑,糍粑”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向窗外望来,继而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哈哈大笑起来。我也立刻明白了,他是在叫我。(我姓池,别人就给我取了个外号“糍粑”。)我气极了,便转过头去给了他一对怒眼,可刚看他一眼,我就坚持不住了,也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我未了个将计就计。“畦,这儿还有一只黑母鸡呢!谢谢你,白川东同学!让我免费欣赏了这独一无二的美景!”同学们一瞧,笑得更厉害了,原来,白川东的头发很特别左右两边呈弧形,中间突然冒出了一个小尖尖,活像母鸡的那个小冠子,再配上他那黑黑的皮肤,跟一个黑母鸡确实没什么两样。这一下,白川东像放了气的皮球——瘪了,我得意地扬长而去。

来到教室,我班的“恐怖分子”张豪私自在班上搞了一场“高音演唱会”,搅得周围的“百姓”不得安宁,有的皱紧了眉头,有的捂住耳朵,还有的拉住张豪的衣角,让他“下台”……可张豪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提高了嗓门,这时,我们的耳膜都“嗡嗡嗡”地抗议了,我急中生智,大吼一声:“张豪,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张豪最怕别人说他无能,立刻把“闭幕式”调在了前面,提前结束了“演唱会”。同学们都用超级崇拜的眼神望着我,此刻的我,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成就感。

怎么样,现在了解我了吧?如果你也想像我这样“一鸣惊人”的话,那就赶快和我联系吧!

一棵橙子树的故事

池晓艺

你见过一年四季都会结果的橙子树吗?也许大家都会摇头。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却深信不疑。

多年前,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中有一个身体孱弱的小女孩,她胃口很不好,难得的红薯汤她却难以下咽,因而骨瘦如柴。母亲很心痛,在每次做饭时,将一个碗放在锅底,于是那依稀可数的几粒米便在沸腾的水中跳入碗里,汤好时,碗里便有半碗米饭了。女孩的哥哥望着白白的米饭,口水涌上又咽下,便走到妹妹身边说:“咱家的橙子树又结果啦!”妹妹总是欣喜地跑去看,哥哥便趁机偷得一口饭!天真的女孩不知情,可这秘密被母亲发现。母亲拿着竹杆追着哥哥跑了好几圈,杆子高高举起还未落下,母亲却早已红了眼。

那橙子树自然不会四季都结果,可年年重复的上顿不接下顿的日子实在让人无奈!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我的妈妈,那馋嘴的哥哥就是我的舅舅!而这故事发生在三十年前。

因为家里穷,舅舅和姨妈们上完小学便纷纷辍学了。妈妈念完小学,说什么也放不下书本。家里本就没有什么收入,惟一的指望就是家门前的那棵橙子树。一家人盼呀盼呀,盼着橙子树开花、结果。满树的橙子终于穿上黄棉袄了!全家人心里都像灌了蜜似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偶尔,橙子会从树上落下一两个来,姐弟几个可乐了,尽管这没成熟的橙子又苦又涩,但大家也还是吃得有滋有味。到橙子真正成熟时,摘下满满的两大筐,尽管姐弟几个的牙齿都浸满了口水,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但谁也舍不得吃一个!

所有的橙子就由舅舅挑到离家三十多里远的镇上去卖。最怕的是下雨时节,雨下个不停,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路走,一路晃,一路滑,一路摔

就这样,日子在踉踉跄跄中走过。一抬头,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醒了懵懂的山村。舅舅学会了种植技术,家里那一棵橙子树不再孤单,独木已成林,果香飘满山。

后来,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长进了山村,乡亲们忙着种植果树。舅舅承包了村里好大一片地,种上了橙子树。一年后,有了橙园。再后来,又有了梨园,桃园……

现在,渝遂高速路居然可以直达舅舅家!国庆节,我和妈妈回了老家。餐桌上,有鸡鸭鱼,还有我最爱吃的大闸蟹!妈妈盛了一小碗饭,舅舅见了,可不依呢!硬要把一勺饭压在妈妈碗里,故作严肃地说“以前咱偷吃你的饭,一直记在心里,不踏实呢,今天一定得还了!哈哈……”说完,迅速地把饭扣进了妈妈碗里。妈妈笑着说:“哥,我刚刚看了,咱家的橙子树现在真的结果了!”说完,吃了好大口饭。外婆看着妈妈那吃相,笑得泪光闪闪。

妈妈的故事依稀还带着辛酸,但三十年的岁月一直都在改变。三十年,橙园迎来四方客,三十年,外婆愁容变笑脸,三十年,乡村旧貌换新颜!妈妈说,我们的日子就像当年的橙子树——繁花似锦,果实甘甜;我说,我们的国家就像神舟七号,正飞向九天!

善变的“走过来”

池晓艺

今天,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走过来。我们以为要做什么游戏,不禁激动起来。

老师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微笑着说“今天,我们玩的游戏是在‘走过来中间加上标点,游戏规则是——1、不许改变这三个字的顺序:2、加上的标点,要能自圆其说,3、时间为20分钟,谁写得多就获胜。”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沙沙沙……”,大家拿出笔,争分夺秒地写了起来。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写了七八个。什么“走过来。”“走过来!”“走过来?”……还不简单吗?可越到后边,就越没谱了。忽然,我听见我的强敌唐彬涵大吼一声:“我14个了1”我吓了一跳:我才写9个,怎么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呀!这一急之下,“——”和“……”迅速跳入脑海,我茅塞顿开,“走……过……来……”、“走——过——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十分钟过去了,老师开始点评了“廖菲儿写的,走:‘过来!她把‘走看成了一个人,多有创意呀!吴佳苇写的,走·过来,这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也挺有意思的。李滨汛写的,走过《来》,把来看成了一本书,思维非常的活跃……”我们连连点头,同时,我也在心里埋怨自己:唉,其实这些也挺简单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再看看周围的同学,唐彬涵21个,王艺静和李文茜都是30个,我呢,38个!这时,张老师又发话了:“这道题其实是一个专家用来考100个老师的,写得最多的才写了36个,你们写得都不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听了这话,我不禁心花怒放我比那位最能干的老师还多写了2个,哈哈,我是老师的老师了呀……

想不到,小小的“走过来”也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可真有意思!

已发表于《快乐日记》

今天,我变成了残疾人

池晓艺

今天,老师突发奇想,竟让我们来扮一次残疾人,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我想:失去双腿或双目失明的人行动太不方便了,我就扮演一个失去右手的学生吧,做起事来,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开始了,我乐滋滋地把右手放在背后,用左手从书包里拿出笔袋,由于只有左手,无论使多大劲儿,笔袋都只在原地转圈圈,无法将笔袋拉开,真是“出师不利”呀。我低声哀求着:“谁行行好,帮我拉一下笔袋吧?”可周围的人竟然无动于衷,对我不理不睬。唉,人情淡漠呀!求人不如求己,我绞尽脑汁,终于想了个好主意——用下巴将笔袋压住,左手一下就把笔袋的拉链拉开了,终于拿出了钢笔。我想在班上,我也算得上个“书法家”了,即使没有右手,我左手还不是照样写?

我刚一提起笔,就觉得不对劲了,那笔似乎故意要和我闹别扭:写一竖,像一撇,写一横,像一捺。看着自己认认真真写出来的字,竟是如此难看,就像甲骨文再现人间,真是事与愿违呀。于是,我拿出橡皮,擦了起来,这橡皮也和我作对起来,费了不少劲才把这家伙制服了,擦掉这一行字,把我胳膊都弄酸了。等我重新在本子上写下一首古诗后,一看,天啊,一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这歪歪曲曲的字,居然还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出来的!

经过了这次“游戏”,我终于明白了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无论失去了哪一个部分,都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所以,我们一定要珍爱身体,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力帮助那些残疾人。

猜你喜欢
川东笔袋橙子
偏旁之差
满意还是不满意
橙子变变变
买笔袋
心爱的礼物
Pencil case笔袋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大嘴怪插笔袋
橙子的圣诞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