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景观的叙事性设计

2009-05-12 10:30孟令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

孟令辉 周 璐 陈 婕

摘要关注园林景观中文化内涵的存在状态及体现方式,通过营造故事来传达场所的精神内涵,构建场所体验,使场所与使用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对话”和“交流”,为解决当前景观中的意义缺失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叙事性设计;文化体验;叙述内容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70-03

所谓“叙事”,就是讲故事,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叙事起源于拉丁文gnarus和to know,叙事暗示着一种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1]。文学叙事的体裁类型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史诗、再到戏剧发展到今天的小说,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发展到后结构主义叙事学,而叙事的范畴也从文学延伸到绘画、电影、戏剧、雕塑、舞蹈和建筑等艺术领域,叙事的媒介也不再局限于语言和文字,而是表现为画面、声音、动作和空间等非语言的形式。同样,在景观中也存在着叙事的成分。园林景观不仅要满足人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还要表现和传达场所的精神内涵,使场所与使用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对话”和“交流”,而叙事就成为场所和个人意识之间联系的桥梁。

由于受到西方各种设计思想的影响,国内现阶段的景观设计较重视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精神本质的表达,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造成了设计风格形式的雷同和内容的空洞。纵观园林发展史,景观的叙事性自古有之。从中国汉代的建章宫到清朝的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直讲述着的“琼岛瑶台”的神仙境界的古老传说。英国18世纪的自然风景园斯图海德(Stourhead)是以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埃涅伊德》(Aeneid)为文本创作的,斯图尔河被截流在园中形成一连串的湖泊,沿湖布置园路并设置了花神庙、天堂泉、船坞、假山洞、哥特式小村庄、先贤祠、阿波罗神庙等有着古希腊遗风和象征罗马精神的园林建筑,并以《埃涅伊德》中的诗句作为园林建筑的题铭,仿佛是在向人们叹咏罗马文明的伟大史诗(图1)。叙事性设计是营造空间文化内涵和构建场所体验的重要方式。

1景观的叙事性设计

对景观的叙事性设计可以以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3方面为基础进行研究。

1.1叙述语言

叙述语言是使故事内容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其中对叙事有重要影响的性质包括叙述时间、叙述顺序、叙述视角和组织方式。

1.1.1叙述时间。叙述时间反映的是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之间的关系。所谓故事时间就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叙事文本中叙事语言排列的先后顺序。两者之间的对照可以形成不同的时距(叙述的步速):省略、减缓、加速、停顿。在景观设计中同样可以发现类似的“叙述步速”的变化,比如与一条笔直的道路相比,一条蜿蜒曲折的林中小径可以减缓人们行进的速度。例如杰里科设计的兰尼梅德(Runnymede)的肯尼迪纪念园(The Kennedy Memorial)中长长的步道:一条小石块铺砌的台阶蜿蜒穿过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林,引导参观者来到山腰的纪念碑前的林中空地(图2)。杰里科在这里借鉴了班杨的生命寓言《天路历程》作为一个旅程。通过地形和道路的精心组织和设计,让园林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极具内涵的故事,而生与死、精神与灵魂是这里的主题。

1.1.2叙述顺序。叙述顺序有顺叙、插叙和倒叙。以园林空间为载体的叙事空间由于参观者游览路线的多样选择性,就会形成不同的叙事顺序。不同的路径讲述了不同的情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文学叙事作品的单一方向性。在园林空间中可以按照事件原本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布局和景观要素的序列,如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就采用了顺叙的方式。当然游览者也可以逆向参观,就成为了倒叙的方式。

1.1.3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指什么人从什么角度讲述事件的,它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变换人称的叙述。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把自己放在全知的视角上,仿佛全知全觉的上帝,预设了全部故事,但是由于其对大众生活叙事的真实性和多样性缺乏了解,使用者对园林空间的功能利用和情感体验并不会全部在设计者的掌控之中。适当的留白、多元视角的引入,更符合大众生活叙事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1.1.4组织方式。组织方式可以分为静态叙事、线性叙事、连续叙事3种。

(1)静态叙事是在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中常见的方式,描述某一时刻发生的事件及其场景,在园林空间中常常利用雕塑小品来展现一个场景,向人们讲述发生的故事。比如凡尔赛宫的拉通娜(Latona)泉池(图3),描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场景:那些曾经对拉通娜有所不恭的村民受到天神的惩罚变成了泉池中围绕在拉通娜神像周围的乌龟、癞蛤蟆和半人半蛙的塑像。不同的是,在园林中,故事的场景是立体的、三维的,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而故事的背景也在随着季节、天气等自然条件而变化。

(2)线性叙事是将一系列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例如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哈普林没有设计一个统治性的物体,而是石墙、瀑布、密树和花灌木的低矮景观,水平的而非垂直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述说故事并鼓励参与的纪念园而不是默默欣赏的纪念碑。这个设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主要人流的游览顺序,以一系列质感变化的花岗岩墙体、形式各异的喷泉跌水以及植物创造出4个连续的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4个时期,综合多种艺术形态的处理手法营造了一个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故事序列。以雕塑表现每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用岩石与水的变化来烘托各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氛围(图4)。参观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受。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通过名言、题字、隐喻来暗示,空间的转换和过渡故事一点点的展开,空间时而开阔时而封闭、视线或通透或遮挡。4个空间彼此掩映和渗透,凹凸有致的墙体围合的空间引导,充满选择、猜测和惊奇。原始的自然材料和自由的空间布局讲述着罗斯福总统的民主故事。

(3)连续叙事是指一系列的事件都发生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例如雕塑家野口勇在洛杉矶附近的Costa Mesa镇设计的加州剧本(Califolia Scenario),以加州南部海岸的地理、历史、文化为背景,讲述了利马豆精神、能量喷泉、沙漠地、森林步道等一系列的故事(图5),表达了一种自然与文明之间的对话。

1.2叙述内容

1.2.1叙事的主题。园林景观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哲学概念的外显,也可以是设计师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宇宙、自然、宗教、政治、时间、哲学、民族与国家、传说与典故、灵魂与精神都可以成为园林景观的故事主题,而主题的形成一般与场所的历史、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属性相关。位于法国泰拉松(Terrasson)小镇的想象花园(Gardens of the Imagination)由一个展览厅和多个主题小园组成: 神圣树林、绿色走廊、系列要素园、室外剧场、风之轴、透视图、流水园、玫瑰园等。每个花园作为一种装饰和感官体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传统花园的元素被转换成当代的形式,公园的主题为“花园的历史片段”,设计的目标在于重新发现而不是对传统的说教式的反复表现。在这里所需要的只是去感受,活跃感官来激发想象力,而不是把设计者的意志强加给游客。每个花园都向人们讲述着不同地域古老的花园故事。例如,玫瑰园象征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但也表达了花园是如何从农耕转变为观赏性质的(图6)。内部结构组织为十字形的流水园,象征了古波斯的古老花园,其中一条原自上游瀑布的水渠可以看作是人们对水应用的进步,从用于灌溉到作为赏心悦目的装饰(图7)。

1.2.2叙事的两个纬度。叙事的两个纬度是指事件发生的事件序列和共时的空间格局,也可以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所谓“历时性”是指景观构成有一种历时的过程与先后顺序,多指景观的历史纵向关系;“共时性”是指景观要素无论是古代遗迹还是现代更新都处于同一时空中,在四维空间中作为共存的事物同时呈现。用时间前后顺序来排列空间序列,设计师把精心编排过的事件在场地上一一展开,并把景观要素、空间作为所发生事件的场景,以景观意象勾勒一个事件历程。设计师通过这种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传达了城市文化与自然之间关系互动与变化的思想,从而营造景观体验的连续性[2]。它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而且设计作品的使用也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借由空间引导出的行为模式和这一模式生长变化的可能,激发人在其中的感受和想象,让不同的人从中得到属于自身的需求和领悟,演绎自身与空间环境的对话与交互故事[3]。新叙事学的“历时性”突出了事件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强调了园林景观与人之间的能动性。例如鹿特丹舒乌伯格广场(Schouwburg plein)的水压灯(图8),在满足夜间照明的基础上,依靠使用者的进入和自身体验促进人们自发行为构成生活叙事。

1.3叙述动作

1.3.1叙述性设计的三要素。叙述性设计的三要素是叙述者、媒介和接受者。设计师(叙述者)意图通过媒介传达给接受者,并且希望接受者能够解读。接受者是空间环境中的主导因素,而媒介起到了引导人的行为模式的作用。叙事的前提是媒介与接受者的传达关系,即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和感受。然而叙事性设计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由于接受者与设计者的心智往往不能统一,设计有时就会显得晦涩难懂或过于直白。

1.3.2叙事的修辞策略:象征、隐喻、典故、悖论等。①象征:借助于凝固的形象或符号来说明、象征或比喻具体的观念。如在“加州剧本”中的“利马窦精神”,以互相咬合的石头来象征当地人民顽强的拼搏精神。②隐喻:将意义隐含于设计文本之中,使景观作品带上文化或地方印迹,具有表述性而易于理解。如摩尔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矶崎新的筑波科学城中心广场。③典故:充分挖掘历史人物、事件和传说来体现其文化底蕴,是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交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乏“濠上观鱼”和“沧浪之水”等典故的运用。④悖论:以矛盾和冲突引发人们的思考。玛莎•施瓦茨(marthas chwartz ) 设计的怀特海德生物研究中心的屋顶花园“拼接园”(Splice Garden)(图9),运用染成绿色的塑料来模仿法国园林的整形植被以及日本枯山水般的抽象形体,暗示着多元对立与转化的哲学观念,同时通过这种荒诞的戏剧性批判了传统的自然观。

2结语

叙事的设计意味着在设计中以叙事作为一种场所意义的表达方式来达成人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从而获得心理的反应与体验。景观设计的终级关怀是创造为人使用的外部场所。追求的目标从古典园林对美的纯粹追求转向注重社会需求和人的体验的景观设计,尝试运用叙事性设计的手法来完成对历史的追忆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挖掘,使景观成为“意义”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

3参考文献

[1] 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2008(2):116-118.

[2] 金晓莹,陆邵明.空间线索的编排及其体验的艺术性——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为例[J].华中建筑,2006(9):96-98.

[3] 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2007(8):90-92.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浅议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