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观光果园特色树型的构建

2009-05-12 10:30孙其宝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6期

周 斌 孙其宝

摘要论述特色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特色观赏果树的意义与前景,通过在肥东县观光园区桃采摘园区进行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的实践,总结了生态观光果园特色树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构建后的栽培管理措施,对合肥地区发展特色观光果园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观光果园;特色观赏树型;构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0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74-02

观光果园是在城市化条件下,现代果树生产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新型果园。它既突出了果树的新、奇、特,又展示了现代果园的韵律美和自然美,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远远超过一般的果园和公园,不仅能满足群众消费水果的需要,还能满足群众观光旅游的需求。通过了解目前国内外生态观光果园的发展及合肥市的地理优势和特点,研究和设计适合合肥市发展的观光果园特色树型构建技术,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特色观赏果树的概念

观赏果树是依托现有的果树栽培体系,叶、花,特别是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有效地增加园林树种的多样性和景观的持续性,既能提供良好生态效益,又能产生较好经济价值的一类树种。观赏果树主要由3个类型的资源构成:①栽培种植转化而来,如苹果、石榴;②野生资源驯化而来,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③通过人工育种手段筛选而来,如美洲海棠、碧桃、寿星桃等。观赏果树的兴起和发展,是果树产业的一条新思路、新出路、新方向。

2特色观赏果树的特点

观赏果树观赏时间长,春繁花、夏彩叶、秋冬果实。观赏果树赏食并行,既可观赏,又可鲜食和加工。观赏果树体态多异,观赏效果好。有小乔木类型又有大乔木类型,有矮化型又有垂枝型,可组成丰富的景观。观赏果树的观赏部位多,无观赏淡季。观赏果树的适应性好,土壤、气候适应性广,如李属观赏果树,北到长白山、南达珠江口均可栽培,山岭薄地、河滩均可种植。观赏果树的抗性强,耐旱、耐寒、耐盐碱,病虫少,管理方便。观赏果树配置方式灵活,可适用于各种景观的造型。观赏果树的寿命长,养护成本低。观赏果树可塑性好,栽培形式

多样,可适用于保护地、设施、盆栽等多种形式。观赏果树栽培互动性好,周年管理,随时参加、随时操作。

3发展特色观赏果树的意义

观赏果树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需求,它在转化剩余劳动力,保证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观赏果树既保持了原果树产业的技术延续性,又拓宽了果树栽培的领域,既能将栽培果树转化栽培方式而使之价格倍增,又引进和创新资源供给果树产业开发,是集园林、果树、苗木三位一体的交叉性、前瞻性应用技术。

4发展特色观赏果树前景

过去只有极少数人享受观赏果树,然而现在它们到了平民百姓家,到了城市街面和村庄的四旁。我国农业近20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城郊农业、观光农业、社区绿化工程等都提上了日程,观赏果树热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观赏果树的苗圃、观赏果园、果树盆景和盆景的产业已在不断地壮大。观赏果树产业,把农民和城镇的居民拉近,进一步促进了这个产业的发展。特色观赏果树栽培前景喜人,市场广阔。

5特色树型的构建方法

利用果树树型的分层形、自然开心形、杯状形、丛状形、俪甸形、篱架形、棚架形等特点,让人们领会到千姿百态的树型,还可以应用果树不同的嫁接方式或修剪技术创造出特殊的类型,如利用嫁接技术可在一株树上,嫁接出不同大小、不同风味、不同色泽的果品,创造出群英聚会的景观效果。还可以通过夏季修剪、整枝、圈枝、环割以及生物技术等措施,使果树早结果、早丰产,使人们感受到观光果园不同于一般的公园、植物园。

6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实践

为了对观光果园中特色树型的构建技术进行研究,笔者在肥东县观光园区桃采摘园区进行了特色经果林树型构建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6.1特色树型的构建

主要针对现有的树种和果树品种,进行树型和树种的改造,通过高接换头的嫁接方法,使每株树改造成2~4个品种,从而改变目前园区现有品种单一、开花集中、果实采收期较为集中的现状,达到延长果实采收期2~3个月、增加花期1个月以上、改善果园叶色单一的目的。果树嫁接后,一树能开多种颜色的花,结出不同品种的果实,给人们以奇异的感受。游客可在园内参观、品尝,购买水果、花卉、盆景等,待观光结束,游客与园主各得所需,皆大欢喜。主要改接的树种:桃、李、杏。每株上高接2个枝条,每个枝条2~3个芽,3个品种,结合果树整形修剪。

6.2冬季修剪

园区的桃树处于幼年时期,正是生长旺盛的阶段,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骨干枝,平衡树势,调节枝条的生长关系,培养成良好的树冠,为果树提早结果和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幼树修剪时,一般要求以截枝为主,结合疏枝进行,修剪程度要轻。这样可加速结果枝的形成,有利于提前结果和增加产量。但因不同的树种和品种成枝力强弱不同,其修剪方法和轻重也各异。对成枝力弱的树种和品种,短截时可较重一些,以便加快树冠内部萌发较多的营养枝和结果枝,同时促使枝条生长健壮,构成坚强骨架。对成枝力中等和较强的树种和品种,应进行适度的截枝和较多的疏枝。对成枝力强的树种和品种,可进行短截;并要合理疏去冠内过密的枝条。不论哪个树种和品种,经过截枝树冠郁闭后,都应以疏枝为主。要适当多留辅养枝,但截枝程度要区别对待,即旺盛枝轻剪,衰弱枝重剪,使其基部腋芽发出结果枝,必要时还要进行摘心(打头),促使抽出副梢,在其基部形成结果枝。在轻剪延长枝时,要在通风透光的条件下,要尽量多留侧枝,可多制造养分,以满足果树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需求,促进果树的正常生长,增加产量。

6.3嫁接方法

该次嫁接大多采用高接换头的嫁接方法,即根据原树冠骨架的枝类分布情况,在较高的部位嫁接较多的枝头,尽可能少的缩小树冠。嫁接后结果早、产量高,一般嫁接后第2年可恢复甚至超过原树产量,第3年可恢复树冠,获得高产。

6.4嫁接要点

嫁接方法因部位不同而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原有树冠骨架,接头多、树冠恢复快,保持树体上下平衡。充分利用树冠内膛,插枝补空,增加结果部位。对于较大的树,嫁接部位要按照主枝长、侧枝短、主从关系明显的原则,在骨干枝上尽可能多接头;除主侧枝头外,其他枝的嫁接部位截留枝段长度一般距其母枝15~20cm左右,粗枝稍长,细枝稍短;接口直径一般应选在3~5cm处,树龄较大的最粗不宜超过8cm。

6.5嫁接后的管理

6.5.1病虫害防治。嫁接后至发芽期最易遭受早春害虫的为害,要及时喷药防治。

6.5.2除萌蘖。嫁接后十几天,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如不及时除掉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除萌蘖要随时进行,对小砧木上的要除净,大砧木上的如光秃带长,应在适当部位选留一部分萌枝,第2年嫁接,如砧木较粗又接头较小,则不要全部抹除,在离接头较远的部位适当保留一部分,以利长叶养根。

6.5.3补接。嫁接10d后要及时检查,对未成活的及时补接。

6.5.4松绑与解绑。一般接后新梢长到30cm时,则应及时松绑,否则易形成缢痕和风折。若伤口未愈合,还应重新绑上,并在1个月后再次检查,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再将其全部解除。

6.5.5绑支棍防风。在第1次松绑的同时,用直径3cm、长80~100cm的木棍,绑缚在砧木上,上端将新梢引缚其上,每1接头都要绑1支棍,以防风折。采用腹接法留活桩嫁接,可将新梢直接引缚在活桩上。

6.5.6摘心。6月末摘心,以促进新梢成熟,使枝条充实,提高抗寒能力。

7参考文献

[1] 王浩,徐雁南,谷康,等.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张弼,杨海兰,吴少武.通道县发展观光果园的构想[J].中国林副特产,2000(1):41-42.

[3] 王志良,胡岱.关于观光休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J].农村经济,1998(3):68.

[4] 吴俊丽.海外都市农业对京郊都市农业的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1):20-23.

[5] 范于文.京台观光休闲农业合作前景评析[J].台湾农业探索,1998(3):7-10.

[6] 王学军.城郊果园、农业发展方向——观光果园[J].上海农业科技,1998(2):5-6.

[7] 张瑞,付占方.观光果园建设情况及发展设想[J].绿化与生活,2003(5):12-l3.

[8] 林秀琴.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宗,2002(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