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

2009-05-12 10:30马国飞袁海燕李福生杜宏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效应小麦

马国飞 张 磊 袁海燕 李福生 杜宏娟

摘要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率低和用水管理水平低的情况,以引黄灌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4种灌水处理中,大水漫灌和灌水4 200m3/hm2水平下,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重等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效果明显好于灌水3 000m3/hm2、3 600m3/hm2的处理,地上生物量积累效果较好;灌水4 200m3/hm2处理水平下小麦生物量积累效果优于大水漫灌。从节水效益来看,灌水4 200m3/hm2处理下节水效果最好。

关键词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效应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127-02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业灌溉是最易提高干旱区农业产量的方法。宁夏地处我国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宁夏河套灌区灌溉面积30万公顷,占全自治区耕地面积比例不到1/3,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的3/4,单产约高出旱地10倍以上[1]。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农田灌溉平均用水指标是全国的3.3倍,而粮食产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并且随着近些年黄河来水供给缩减,对自治区灌溉农业的发展模式、灌水方式提出了新的考验。

目前,国内关于农田节水灌溉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探讨[2,5],宁夏引黄灌溉等方面的节水研究表明,在宁夏实行节水灌溉势在必行[6,7]。本项试验主要通过采取4种灌溉措施,初步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比等地上若干重要性状的影响,分析不同灌水处理间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差异性,从不同灌水条件下春小麦生物量变化的差异上分析节水效益的不同,以期为该项目的推广提供初步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宁夏永宁县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时间为2007年3~7月;供试小麦品种为宁春4号。

1.2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4个灌水处理,处理1: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 000 m3/hm2,每次灌水量为750m3/hm2;处理2: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 600 m3/hm2,每次灌水量为900m3/hm2;处理3:全生育期灌水量为4 200m3/hm2,每次灌水量为1 050m3/hm2;处理4:采用本地常规漫灌灌溉方式作对照(CK),处理1~3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溉时间为4月28日、5月8日、5月25日和6月29日,灌水量采用量水堰计量,根据不同灌水量计算控制灌水时间;处理4全生育期灌水5次,采用漫灌方式,灌溉时测定灌溉量,灌水时间与本地大田灌溉时间一致。小区面积为96m2,小区与小区间隔离宽度为1.5m。小区之间预留80cm空地,在小麦出苗后开挖深槽埋压农膜防渗,农膜埋压深度为80cm。小麦播种量为337.5kg/hm2,行距12cm。小区内施肥量、施肥方法、田间管理与对照一致。

1.3试验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方法

1.3.1测定指标。测定小麦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冠层干物质、产量结构组成(穗粒数、千粒重、穗长、不孕小穗数、产量等)、小麦发育期、有效茎数等。测定的相关指标采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并进行相关检验。

1.3.2测定方法。土壤含水量采用精度较高的烘干法进行测定,测定深度为1.0m,每0.1m为1个层次;叶面积采用叶面积仪测定,冠层干物质采用烘干法测定,其他测定指标依据《农气观测规范》执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灌水处理差异分析

灌水处理不同必定会对小麦生物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不同灌水条件对春小麦生物量的影响,灌水处理方式和灌水量是关键。从表1的LSD检验结果来看,4种灌水方式总体存在3个档次,其中处理1为1个档次,处理2为1个档次,处理3和CK为1个档次。在试验小区范围内,处理1~3小麦全生育期灌水总量分别为CK的68.1%、81.7%和95.4%。

2.2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适当减少水分可控制株高,亦可防止作物倒伏现象发生,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株高的影响亦不同[2]。从图1可以看出,三叶期至分蘖期,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不大,分蘖期后开始呈现明显的差异,处理1、2小麦分蘖期后株高明显低于处理3和CK,而处理3和CK因灌水量差异不大,小麦株高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来看,拔节至乳熟期因灌水不同导致小麦株高产生较明显的差异,可见在同等灌水次数条件下,灌水量越大,小麦株高差异越明显。

2.3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灌浆期小麦穗数干鲜比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灌浆期内,小麦穗数干鲜比基本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在灌浆末期,干鲜比出现下降。不同灌水处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随着灌水的增加,干鲜比相应增加,但当灌水达到最高值时,干鲜比反而下降。灌水量较少的处理1,小麦穗数干鲜比相对较低,整个灌浆期内干鲜比的增长趋势也明显低于其他几种处理方式。在处理2、3的灌水水平下,在6月8~23日之前,处理3的干鲜比增长趋势高于其他几种处理方式,灌浆后期则低于处理2,说明处理3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小麦的灌浆速率,使作物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生物量。

2.4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灌水量不同直接导致土壤水分之间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作物叶面积的变化及小麦生物量的积累[8]。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三叶期至分蘖期,4种灌水处理下小麦叶面积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进入拔节期后,开始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拔节期内处理1小麦叶面积明显不如其他3种处理,处理3小麦叶面积极值最大,CK则出现降低趋势;抽穗至乳熟期内小麦叶面积变化趋势与拔节期相同。拔节期至乳熟期小麦叶面积(X)变化与灌水(Y)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见表3)。

由图2、表3分析可知,随着灌水量增加,小麦叶面积也在逐步增大,特别是拔节至乳熟期,灌水量与小麦叶面积相关关系显著,当灌水达到处理3或超过处理3水平时,小麦叶面积不再增加或增加较少,这时反而出现叶面积下降的趋势。从整个叶面积变化趋势看,在处理3水平下小麦叶面积达到最大,灌水收益较好,更有助于生物量积累。

2.5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见表4。可以看出,各产量构成因素因灌水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处理1水平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除千粒重外,其他因素与另外3种处理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抽穗期小穗数、不孕小穗数、株高、穗长等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最终理论产量不足9.0t/hm2,显著低于处理2、处理3和CK。处理2、3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最终理论产量处理2比处理3少15.6%。处理3与CK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穗长、千粒重上处理3略优于CK。从灌水的效果来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呈直线上升,但当灌水达到处理3水平后,产量不再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处理3水平下小麦产量能够达到最高值。

小麦最终产量受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的影响较大。从表 4中可以看到,随着灌水量的增大,作物理论产量亦相应增大;但当灌水达到某个水平时(如处理3水平),再增加灌水作物产量不再增加,这与春小麦叶面积变化趋势一致。

3结论

灌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小麦生长、发育以及生物量的积累。从分析结果来看,不同灌水处理之间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比以及产量结构组成都出现了不同差异。

从小麦生物量积累的效果来看,在3 000~3 600m3/hm2水平下,小麦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效果明显不如处理3和CK;灌水量越大,小麦生物量积累速度越快,但当灌水量达到或超过4 200m3/hm2时,作物生物量不再增加;当灌水量达到CK水平时反而出现下降趋势。从节水角度和小麦生物量积累的综合效果出发,4种灌水处理水平下,以4 200 m3/hm2灌溉水平最佳。

4参考文献

[1] 周维博.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1(1):2-4,69.

[2] 张忠学,于贵瑞.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2):1-4.

[3] 曹翠玲,李生秀,杨希文.灌水模式对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56-59,64.

[4] 李守谦,谢忠奎,兰念军,等.干旱地区春小麦耗水量和节水措施的探讨[J].高原气象,1993,12(6):209-216.

[5] 石岩,林琪,位东斌,等.不同灌水处理冬小麦耗水规律与节水灌溉方案确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14(4):10-14,36.

[6] 马金虎,刘学琴,郭强,等.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7,28(3):7-9.

[7] 李凤霞,张晓煜,刘静,等.宁夏扬黄新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00(2):20-22.

[8] 关军锋,马春红,李广敏.干旱胁迫下小麦根冠生物量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1):1-5.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效应小麦
画与理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偶像效应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