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和创新中探索市属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之路

2009-05-12 10:30郭丽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发展

郭丽杰

摘要介绍了铁岭市农科院现状,总结了铁岭市农科院“十五”以来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

关键词市属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创新;发展;铁岭市农科院

中图分类号G32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75-01、

铁岭市农科院现有科技人员110人,其中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5人,分别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3.6%和23.6%;硕士和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1人,大学本科学历人员61人,分别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8.2%和55.5%。科技人员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2人、省优秀专家(拔尖人才)2人、市优秀专家6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50年来,铁岭市农科院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种项目505项,共取得科研成果236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24 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58项,市、厅级奖63项。发表科技论文326篇,出版著作10部。育成品种118个,已获品种权(或自交系)11个,品种权申请公告23个。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89亿元以上。

“十五”以来,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以人为本、出台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科技创新储备了人才基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相对合理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育种方向,调整育种课题,集中优势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加大优异种质的引进与利用工作,拓宽育种工作的遗传基础;积极争取上级科研项目,改善科研设施和条件;设立异地育种试验站,加强品种综合抗性研究,加快品种选育推广步伐;成立辽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公益性科研成果推广;创办企业,促进成果的开发转化,弥补单位科研和事业经费的不足等多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单位发展,7年来共计取得科研成果70项,育成品种59个,分别占建院以来的32.1%和58.4%,创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同时,人员结构更加适应科技创新需要,与2000年相比,铁岭市农科院高级职称人员增长了3.7倍,硕士学位人员实现零的突破。

“十五”以来,铁岭市农科院成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辽宁铁岭分中心,国家专用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国家大豆、玉米、水稻试验、示范、展示基地,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水稻良繁基地,辽宁省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争取到专项资金1 700万元。

“十五”以来,铁岭市农科院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到了较大进展,但同时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与国家的科技创新步伐还有一定差距。十七大的召开,使铁岭市农科院工作人员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铁岭市农科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实质,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强化科技创新主要环节,探索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1)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所作的重要报告和新《党章》,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理论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改革发展的观念,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思想氛围。按照《党章》要求,在条件成熟的中青年骨干中发展党员,调动骨干人员的积极性。

(2)进一步吸引和培养人才,提升单位科技人才队伍层次。在稳定原有人才队伍结构的前提下,继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使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3)努力争取项目。借助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和国家大豆、玉米、水稻示范推广基地落户铁岭市农科院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促使大豆、玉米、水稻区域试验站在铁岭市农科院成立。

(4)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优化课题研究方向和经费配置,使之适应推广开发的需要。

(5)完善异地育种试验站功能,加强自有品种的多点试验工作。为适应品种选育和市场推广需要,提升品种的综合抗性研究,加强品种外省市审认定工作,拓宽育成品种推广的区域。铁岭市农科院和铁研公司已经共同投资设立了丹东、郑州异地育种试验站,派出了4名有一定育种经验的同志开展育种和新品种适应性试种工作,同时派出专人负责品种外省市认定工作,2008年取得了较大进步。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异地育种站的功能,同时在条件成熟条件下在其他地区再设立更多异地育种试验站。

(6)继续加强辽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设立示范展示点、组建农业专家咨询平台、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一些公益性强、难于进入市场而又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成果推广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使之成为品种选育、推广开发的又一个新的有效途径。2008年,铁岭市农科院以创新中心为平台,争取了更大的项目支持,进一步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7)进一步发挥铁研公司的开发职能,加快新品种转化步伐。铁研公司虽然在前几年取得较快发展,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兵30多人,上缴国家利税240万元,但是和其他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在原有经营量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新品种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繁制种比例,提高经济效益,在做强的基础上逐步做大。铁岭市农科院投资建设的内蒙古赤峰铁研公司已经步入正轨,并将成为该院品种开发推广的又一个平台,将为弥补单位科研和事业经费不足作出贡献。

(8)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现和谐。按照统筹兼顾、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鼓励多劳多得的前提下,实现全院职工的共同富裕。

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民的富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这给农业科研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铁岭市农科院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得力的措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全力以赴促使农业科研和品种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发展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