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孔雀痛风病的诊治

2009-05-13 08:45婧,何武,李迎梅,都业良,卢伟民,杨国祥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诊治孔雀

陈 婧,何 武,李迎梅,都业良,卢伟民,杨国祥

摘要:经对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饲养的患病及急性死亡孔雀进行临床诊断、病例解剖、细菌培养与分离、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原检测,诊断死亡孔雀为典型内脏痛风病例。后经科学调整饲料配方,疏尿排毒等一系列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孔雀;痛风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09)12-0029-01

家禽痛风病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和肾脏受损伤,使其代谢产物尿酸或尿酸盐大量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临床上以消瘦、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居多,其病理表现为血液尿酸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囊、内脏、气囊、肾小管等处沉积,导致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由于血清中浓度升高以尿酸盐晶体沉着在结缔组织中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腹泻、排白色石灰样粪便。

1发病情况

2008年3月8日,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研究开发中心孔雀馆内圈养的30只孔雀(Morenia ocellata)突然发病,紧急隔离饲养,并投服维生素、抗生素均无效。3月9~10日,死亡孔雀11只。经现场勘查,消毒防疫工作完善,近来未有其他禽类引进,而与孔雀馆相邻的野鸭舍并未见类似病例,且园里所有禽类均注射过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因此,基本可以排除烈性传染病。

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发病孔雀精神食欲不振,喜卧,步态不稳,粪便粉白色,头颈弯曲,羽毛凌乱,腹部羽毛有排泄物粘着,部分孔雀死前出现拉稀症状,死亡时周围地面有白色硝酸盐样稀便。

解剖尸体发现,前后陆续死亡的10只孔雀都有着相类似的病理变化:胸腔各脏器表面、腔内壁、隔膜等附着了大量白色粉末状物质(见图1);同时伴有肾高强度肿大出血及肝脏的小面积坏死,外观如大理石状(见图2);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盲肠内壁出血,其内部充满气体,十二指肠严重出血;心脏和肝脏坏死表面均有大量白色附着物(见图3、图4)。

3诊断

解剖后分别对病料进行了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并开展了禽流感荧光PCR和新城疫PCR试验,结果均呈阴性。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以及免疫前后两种饲料样本的分析结果(蛋白质水平分别高达25.4%和26.1%),可以确诊孔雀患病为内脏型痛风病。

4治疗措施

(1)立即停止使用原有的饲料,调整日粮配方,适当改用低蛋白质饲料;加大饲料中维生素的用量,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的用量。

(2)全群按治疗量投用肾肿解毒药,解除由于营养不平衡而引起的肾肿和尿酸盐沉积,增强肾脏功能。与此同时,投放诺氟沙星1周,以缓解部分孔雀拉痢。

(3)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驱赶,以增加其活动量来促进能量的消耗。

经过采取上述治疗措施5d后,馆内孔雀无新增死亡病例,且群体状况迅速好转。

5分析讨论

通过对该馆孔雀饲养情况的了解,孔雀营养状况一直良好,死前10d左右全群注射过禽流感疫苗,同时为了增加其群体的免疫力,饲养员增加了高蛋白饲料,由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此病是由于孔雀长期饲喂高蛋白饲料导致嘌呤代谢紊乱,产生过量的尿酸,使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从而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孔雀与其他家禽一样,其肝脏均不含精氨酸酶,故精氨酸不能通过鸟氨酸循环水解成鸟氨酸和尿素,而会在肝脏大量合成为尿酸,而过量的尿酸又会以钠盐形式在机体内沉积下来,形成尿酸盐结晶物(即白色附着物)。该馆孔雀之所以会在免疫后大量发病,极有可能是注射疫苗后对孔雀产生了强刺激,机体代偿不能满足要求而导致的全身功能衰竭而亡。

猜你喜欢
诊治孔雀
孔雀
孔雀1
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孔雀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16例妊娠期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