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音乐启蒙教育中的作用

2009-05-21 05:31
琴童 2009年5期
关键词:旋律节奏儿童

熊 敏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可以用音乐去打动、去促进。”事实正是如此,音乐智能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而产生,调节着人类的节奏和韵律活动,对于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提升艺术品位有着莫大的作用。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经长期研究、试验,总结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育规律:婴儿降生后对音响就能产生反应:大约在5个月左右就能开始对音乐的音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应和记忆力;大约在7个月就可能会模仿简单的节奏;9个月时会辨别不同的旋律:16个月可以学唱部分旋律;2岁时就会学唱较完整的旋律。心理学家指出,定期进行音乐训练,能使孩子更聪明。据有关专家分析统计,在儿童各种能力的早期表现上,音乐能力最为突出,最先萌芽。

孩子的音乐启蒙并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稍稍用心,就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启蒙环境。那么,父母在音乐启蒙教育中该如何做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感受,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为了培养孩子学音乐的兴趣,父母应与孩子一起听音乐、唱歌或跳舞。同时,要引导孩子做有节奏拍手、敲击等游戏。

1和孩子一起玩。在您和孩子玩兴正浓的时候,放一些轻快活泼、节奏跳跃的音乐,他会很自然地把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和自己当时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而这种音乐感受又会很自然地被记忆。日积月累的音乐印象,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哄孩子睡觉。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前的时光是非常温馨的亲子时刻,给孩子听安静柔和、节奏舒缓的音乐。同时,讲一两个温馨的睡前小故事,不仅有助于孩子的睡眠,也刺激了孩子对音乐的感觉。

3给孩子一定的音乐时间。孩子情绪不错的时候都可以是他们的音乐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孩子经常听一首曲子,再穿插着听和这首曲子形成对比情绪的曲子。让其尝试着感受不同音乐题材的不同情感。儿时对旋律的记忆是深刻的,就像爸爸妈妈们小时候学唱的儿歌,到成年时还记得很牢一样。

二、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

父母应经常为孩子选一些内容健康、形象鲜明、风格迥异的中外音乐,让孩子听辨、赏析、比较。让孩子常听优秀的音乐,既可激发孩子的愉悦感,又可以发现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从三方面训练一是听声音。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表情艺术,它用音响的魔力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上升为“心灵的直接语言”。二是听节奏。有专家认为:节奏感越强,对音乐越爱好。因此,要充分利用身边自然环境中一切可用因素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如击锣、击鼓、石英钟、小闹钟的走动声、汽车的喇叭声等等。三是听乐曲。家长要坚持反复地选择一些内容健康、表现力强、节奏明快、简短悦耳、有艺术和欣赏价值,且又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童谣、儿歌、现代或古典音乐等陪伴孩子醒觉、进食、活动、睡觉,切不可以幼儿听不懂而放弃。这样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迷上音乐,形成良好的音乐修养。

其次是表演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扶志。主要从两方面训练一是玩乐器。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各种乐器的好奇心来辅导他们学习唱歌、练习音准、掌握音高,培养表演兴趣。4-5岁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综合和自制力,是开始学习乐器的最佳时期。要先练准单音,逐步由乐句过渡到乐段,进而全曲。如出现因单调而厌学的情况,家长不要生气,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磨炼意志的关键时刻。可改变训练方式,如走出家庭,邀约小伙伴一起练等,切不可废弃。二是玩音乐游戏:2至4岁的儿童已进入语言和游戏期,是音乐进入儿童的最佳时期。利用其爱唱、好跳、善模仿的特点,开展一些配有音乐的娱乐活动,如游戏、舞蹈,甚至家长与孩子一起唱唱跳跳、比比划划等都会使他们产生兴趣而获得满足和快乐,促进音乐才能的发展。

如上所述,孩子的基础音乐能力是在各种能力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因此,家长如果重视早期音乐启蒙教育,那么对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它不仅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促使其向高级阶段发展。

猜你喜欢
旋律节奏儿童
花有自己的节奏
春天的旋律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YOUNG·节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大地的旋律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