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路线图解

2009-05-21 10:09万晓艳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万年青交易中心菜农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是政府职责所在。

从1995年形成规模,走过14年风雨,有了自己的市场、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合作社,也有了自己品牌的李楼乡蔬菜产业发展进程就是一幅政府服务路线的明晰图解。

以市场兴经济

“200斤菠菜,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要是没有这个市场,现在还在路边卖呢!”

2008年4月1日下午4点,李楼乡桃园村60岁的菜农杜留太蹬着空三轮车向洛阳李楼蔬菜交易中心出口处驶去。

此时,安乐镇个体小商贩王丽丽拉着刚买到的200斤菠菜正在交易中心出口处缴纳交易费:“200斤菠菜,4毛1斤,2%交易费……”

原来,洛阳市有两个蔬菜交易市场:位于洛阳市区的中原蔬菜交易中心和位于李楼乡李楼村的洛阳李楼蔬菜交易中心。

洛阳李楼蔬菜交易中心,可同时容纳大型货车200余辆,三轮车2000余辆,每天可供2500余人正常交易,日交易量边,120万公斤。“相对起来,在这个交易市场买菜,价格要低一些,我今天买的菠菜,在这买4毛1斤,在中原蔬菜市场买就得5毛1斤。像我这样的小菜贩儿,在这买更合算一点。”王丽丽的话,也是大部分来此买菜的小菜贩的心声。

2002年8月初,为了适应李楼乡日益扩大的蔬菜生产规模,为菜农销售蔬菜提供方便,洛龙区委、区政府,李楼乡党委、政府,李楼村两委支持组建了洛阳李楼蔬菜交易有限公司,并开工建设了洛阳李楼蔬菜交易中心。

走进洛阳李楼蔬菜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大楼墙壁上粉刷的“带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兴一个市场,富一方经济”两行大字即映入眼帘。

正像交易中心成立的这一初衷一样,这个交易中心秉着“公平交易、诚信服务”的原则,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造福着当地的百姓。

“过去是‘马路市场,菜农在路边卖菜,一是阻塞交通,二是交易不便。”李楼乡人民政府乡长李建告诉记者,李楼乡蔬菜交易中心的成立,首先解决了当地菜农卖菜难的问题。

在反馈市场信息方面,李楼乡蔬菜交易中心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交易中心成立了经纪人协会,通过蔬菜经销商了解蔬菜市场供求信息,及时提供给菜农,菜农依此调整种植结构。”

当地菜,进入市场必检;外地菜,抽检。专版公布检查结果,及时通知、限制不合格蔬菜流入市场。该中心严格的蔬菜检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蔬菜安全入市。

以科技引领发展

说到李楼乡蔬菜种植、发展,就不能不提到“四新农业”。

何为四新?

四新,即新技术、新种苗、新设施、新农资。

成立于1996年的洛阳市四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李楼乡乃至洛阳市重要的农业技术研发中心。

在“四新农业”育苗基地,“四新农业”领军人物、“科技村长”、现年63岁农业科研专家王义军,正在精心地护理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

正是这位年过花甲的农业专家,在1988年研制出了我国首座骨架大棚。

“洛阳蔬菜看李楼,李楼蔬菜看北王。”回忆起骨架大棚研制成功初期北王村蔬菜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大,王义军记忆犹新,“我是北王村的,骨架大棚研制出来在村里投入使用后,村里的蔬菜产量提高了很多……”

今天,骨架大棚不仅在李楼乡广为使用,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四新农业”以自己的理念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以农业科技“桥头堡”的作用,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王义军的扦插育苗技术不仅惠及当地百姓,育苗品种也推广到河南省各市县蔬菜种植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以科技作为农业发展原动力的李楼乡,也正在依托科技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打开蔬菜销售市场。

合作社的探索性实践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裂变过程中,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楼乡万年青蒜黄专业合作社、太平黄瓜专业合作社的探索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诠释。

万年青蒜黄专业合作社,是洛龙区成立的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向菜农提供市场信息、化肥、农膜、种苗、技术培训外,万年青蒜黄专业合作社与河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合作研发的“脱水蒜黄”已经试制成功。

万年青村村委会主任、万年青蒜黄专业合作社社长白建军谈起了“脱水蒜黄”研制初衷和目的:“蒜黄种的人多了,投放市场的量大了之后,价格必然会降低。要保障菜农的收益不受损,必须另寻出路。”

“‘脱水蒜黄试制产品色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一旦调整到位。投放市场,那么,市场对蒜黄的需求量将是非常大的。我们就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生产蒜黄,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万年青村村两委领导班子对未来的十足信心是有充分依据的。

与此同时,太平黄瓜专业合作社也正在结合李楼乡蔬菜产业现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制适宜大众饮用的可口的果蔬汁。

特定环境下,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的这种探索性实践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引起质的飞跃。

“一杯蔬菜汁可以满足人一天的维生素需求量,可以销到远洋。一、可以保障菜农利益;二、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三、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为了加快推动果蔬汁的研制,太平黄瓜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太平村村支书冯国强等人正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与位于太平村的水厂加强联系。

类似的蔬菜专业协会,在李楼乡还有李楼蔬菜协会、李楼蔬菜经纪人协会、洛阳市洛龙区董村番茄协会等。

人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蔬菜专业协会、合作社,都是政府牵头成立,并以村两委领导班子为主力的专业组织。

在形成集技术研发、产、销、深加工为一体的蔬菜产业链条过程中,这些专业协会、合作社以农户分散经营所没有的整体观念、前瞻性眼光推动着李楼乡蔬菜产业的整体发展。

以品牌扩大影响力

品牌,是品牌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灵烙印,是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

李楼乡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农户+公司+基地”蔬菜经营运作模式,就是为了全面提高“李楼牌”蔬菜的影响力。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农户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将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规模化、公司化运作方式。这种模式势必从质量、服务、形象、文化价值各方面塑造“李楼牌”蔬菜。

这一切的实现,都建立在当地政府的思政、勤政、谋政基础上。

在当地政府的有力引导下,李楼乡蔬菜种植规模正日益扩大,集技术研发、产、销、深加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条也初现端倪。

栏目编辑万晓艳

猜你喜欢
万年青交易中心菜农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万年青
万年青
江蘇省蘇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露水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