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

2009-05-21 01:55孙克词
科教导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把握实践活动定位

孙克词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定位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把握 实践活动 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准确把握课程定位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单纯的活动课;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校本课程;还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学科课程。所有这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的误读,都是没有能够把综合实践活动看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将此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本质区别开来。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定位呢?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定位应该厘清以下一些关系:

1 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单纯的活动课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课程,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开放的学习途径和发展空间。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课程改革就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种。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活动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活动课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观念基础、资源基础、操作基础。但是当时的活动课随意性太强,实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简单地看作组织学生蹦蹦跳跳,或到社会去调查、参观、访问,将综合实践活动停留在浅层次的活动层面上,或简单地形式化。我们提出要以融合或拖带的形式进行主题设计,并不等于要把一些活动简单地拼凑在一起, 各项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和必然的联系。必须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团队活动、主题综合活动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当然,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学生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2)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会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3)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

3 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联系: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他各种课程为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学科取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发展,但其逻辑前提是体系化、理论化的间接经验,即知识体系。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学科课程则相对封闭固定。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科课程主要由专家统一开发出来的,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一定时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相对固定的。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取向的,学科课程是认知取向的。作为一种崭新的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单一学习活动。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促进认知发展,离开了间接经验或理论知识的习得,学科课程就不复存在。

猜你喜欢
把握实践活动定位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