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权力等级秩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2009-05-21 01:55董晓强
科教导刊 2009年33期

董晓强

摘要权力等级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等级秩序,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多有体现,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的空间布局,“数”的限定和装饰的颜色等方面。对于这些的研究可为现代建筑功能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建筑 权力等级 蕴藉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

建筑大师梁思成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或为我国人民居住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权力等级秩序在这种古代建筑中主要是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构件的数量和装饰物的颜色等体现出来。

1 建筑的空间布局

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的建筑,在施工之前都要辨别方位,设计平面的布局。《周礼》中:“惟王建国,辩方正位”,方位不但是建筑的地理标示,更是显示权力等级的一种手段。《荀子·大略》中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在五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中“中”是最高最贵的方位。因此“中心”“中央”便成了代表最高权力等级的象征。同时,据《左传》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经过研究,位于城市中心的都城最早是祭祀中心,用于祭祀祖宗和“上天”的场所,因此,“居中”便成了现实政治权力中心和观念宇宙中心的统一,成了人神天地的中心,也便是最高权力的中心,是“天”授于人“权”的所在,成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之处。纵观历代的都城建筑,都是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且还是以气势最恢宏的建筑群作为全城的中轴线的主体。如明清的权力所在地“紫禁城”,便是北京城的中心,且“皇宫不但占据着都城的中心,而且从城市道路,排水,用水和绿化等方面都显出了礼制意义上的‘中心地位”。另外,帝王的陵墓也是依照“择中”的原则而建的。从秦始皇陵到明清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全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2 “数”的规定

《礼记》中:“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中国自古作为农业社会,在其传统的农业文化思想中,虽不像古代希腊人那样注重数字逻辑的理性思维,但却注重具体的数字和奇偶的象征意义。《易经》中指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基本是按照偶数来推衍的。《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致按照奇数来传承的。其中“十”代表着达到了完满和臻于极致,但是“物极必反”,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九”,便成了最高的数字,中国先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的是“九天”“九霄”,将地分为九层,最低的是“九泉”,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华夏分为“九州”。因此“九”便成了沟通天地,连接人神的最高贵和最神秘的数字,“九五之尊”便成了最高的统治者皇帝的专称,成了最高权力的象征。这种最高权力的象征体现在中国古代与皇帝相关的建筑中大量使用“九”或“九”的倍数,如“九里”“九经九纬”“九轨”“九涂”“九阶”“九门”等等。如故宫的保和殿面阔为9间,进深为5间,天安门城楼也是面阔9间,进深5间,暗含“九五之尊”之意。圜丘坛所用石料上层为9丈,中层为15丈,下层为21丈,都为阳数暗合“天为阳”之说,三层之和为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3 装饰物颜色的规定

《礼记·礼器》说:“礼有以文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此以文为贵也”。说明天子的服饰用龙纹,诸侯的用黑白相间的花纹,大夫用青黑的花纹,士用黑色上衣和浅红色下裳,这样衣服的颜色便成体现权力等级的符号。这种颜色符号在古代建筑的屋顶、柱子、台基、斗拱、大门和内檐的装饰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周礼》中认为地谓黄,地即土,位中央,色黄,黄色属土处于中央,是最高贵的颜色,因此黄色的琉璃瓦只能用在皇宫和少数的高级寺观建筑,王公府第只可用绿琉璃瓦,一般官民根本不允许用彩色屋顶。

建筑装饰物的颜色对于权力等级的体现最集中的方面是彩画。彩画是古代建筑中很常见的装饰手段。一般是绘在建筑物的梁、柱、门窗及其它木构件上,起着装饰和保护建筑物木构件的双重作用。清代《工程作法则例》中规定在不同的规格和等级建筑物中应有不同的色彩和等级的彩画。在古代建筑中象征皇权的龙纹的和玺彩画只限于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如地坛的主殿“皇宫”中的文饰。比和玺彩画次一级的彩画是旋子彩画,一般用于衙署、庙宇的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殿,如故宫的长春、南薰等殿,东华、神武诸门等处。因此在封建社会初期多以宗教和民间图案(莲花、锦文等)为基本题材内容,主要是寓意神权和吉祥的彩画,随着皇权的日益强化,这种彩画也逐渐成了权力等级的符号。

4 结语

权力等级在古代建筑的体现,是古代建筑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为我们现代的建筑提供了无限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思想。古人充分利用建筑来外化和体现无形的权力等级秩序的思想。同样,现代人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建筑形式来凝固我们曾经的思想历史,记录现代的时代精神和风貌。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