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荣孟源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与实践

2009-05-22 11:31朱兰兰
档案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史料角度文献

朱兰兰

摘要:荣孟源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著作颇丰,他在整理和研究档案文献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献辨伪思想及方法,即从来源角度、制作角度、形式角度、印章角度、文字角度、文体角度、著录角度、记载角度等八个方面对档案文献进行鉴辨,标志着我国系统的、科学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的诞生,对今天档案鉴辨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荣孟源档案鉴辨理论

1荣孟源的档案文献鉴辨实践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荣孟源在延安边区师范及北方大学执教期间,就对史料学研究兴趣浓厚,并开始做搜集史料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校勘范文澜所著《中国近代史》里引用的原始史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荣孟源在北京各大院校以“史料与历史科学”为题作报告,倡议“以整理近代历史档案推动近代史的研究”。在编辑《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三部大型资料集过程中,他坚持一面勤恳地搜集资料,一面又细致地考证资料。他的考证方法源于清代朴学,而在马克思主义史观指导下,又达到了新的境界。以他收集、整理《太平天国》资料为例,他亲自撰写卷首的序言,并对文中太平天国38种官书不同版本进行了细密地校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起,荣孟源开始潜心搜集和研究孙中山著作和各种函电文物,因而掌握了孙中山著作的各种版本,从而也发现了一些著作被篡改过的真相,这为他顺利编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较详备真实的《孙中山选集》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4年,荣孟源负责编辑《近代史资料》杂志,他治学严谨,在研究中注意求实求用,又善于捕捉研究新趋向、新热点、新课题的独特学风,逐渐成为该编辑室的鲜明工作作风。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考证方法,全面系统研究了史料学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撰写了著作《史料与历史科学》。对该书中的每一个专题,他都广泛征寻古今典籍,从头开始对其发展进程进行周密论述。在《考订的传统》一节中,他指出:“从史学的出现开始。运用史料就要辨别纪事的真伪”。他征引《左传》、《孟子》、《礼记》等文中的例子,说明早在两千年前,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已经开始注意辨别史料纪事的真伪。他还列举《史记》中的一些文章来论证司马迁对史料的选择是如何的审慎。此外,他还以谯周著《古史考》、王劭撰《读书记》、李匡义为《资暇录》、刘知几作《惑经》和《申左》等为例,阐明了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之间史料日渐发展、辨别真伪工作也日益深入的特点和趋向。他又从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考异》、吴缜作《(新唐书)纠缪》等说起,指出了自宋代以后辨别真伪和考订异同的工作更为发展、更为深入的状况。他在点评清代乾嘉考据学时曾指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最盛,在史学方面有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名著,为研究历史的必读之书。

2荣孟源的档案文献鉴辨方法及理论

受清代朴学的影响和吴承仕教诲,荣孟源在儒家典籍笺释、史料搜补鉴别以及辨伪书、辑佚书、校勘、文字训诂、方志类书编纂等方面均有扎实的功底。他认真汲取前人在史学考据方面的成果,扬弃糟粕,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史观,融合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当代意识创立了一套新的治学方法,与以往旧的史学考证方法相比,荣孟源的考证方法主要有两个新的特点:第一,融合了与考证密切相关的史源学、史讳学、校勘学等学科的方法,摆脱了乾嘉学派那种单纯为了考证而考证的繁琐学风,考证方法更加科学、细致;第二。重视考证著作的思想,透视社会生活的真谛。荣孟源称自己这套考证方法的形成得益于范文澜的教诲和启迪,他说,“范文澜教我对旧的家法既要钻进去,又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钻出来。于是,我遂摒弃朴学中之陈腐,汲取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除了对史料的鉴定有充分的认识之外,荣孟源在实践的基础上也总结出了鉴定史料的一些方法。笔者认为,荣孟源鉴辨史料的方法,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

2.1从来源角度来鉴辨。荣孟源非常重视史料的来源,认为史料的形成、流传总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查清了来源,才容易确定史料的真伪、作者、时间、地点和用途等等问题,故从来源角度来鉴定史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他强调鉴别史料首先要考察来源,即考察其原始出处和保存、流传的过程。史料的鉴别首先考察原始出处,不论公私所存或商人售卖的史料,都要从这里考察起。其次,要考察保存过程。史料总有一个保存过程,弄清了这个保存过程,也就找到了原始出处,再次,考察传抄或翻印的源流。史料经过传抄或翻印,不止文字上会出现舛误,而且会被窜改,混乱了时间、地点和作者姓名,甚至掺入伪造品。

2.2从制作角度来鉴辨。荣孟源认为,史料的形成总是同一定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鉴别古代和近代史料要考察其制作的原料和技术,辨别历代纸、绢、铜、磁等制作的演变,从制作的工艺、材料、形式等人手来判定史料的真伪,因为在原料和技术上,一时一地各有特点,许多伪品都有可能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露出马脚来。

2.3从形式角度泉鉴辨。荣孟源认为,鉴别古代和近代史料,主要得从档案史料的装帧和外观形式等方面着手来鉴别史料真伪,考察材料中的行文格式或思想主题是否合于当时当地的制度,是否合理。

2.4从印章角度来鉴辨。荣孟源认为,历代王朝在长期的统治过程中都形成了严密的印章制度,印章有官私之分,代表政府的官印,历代政权都有定制。考察印章就要考察其制度,即考察印章的样式、尺寸、花纹、字体和文字内容等等的变化,从印章的使用情况出发可以鉴别史料的真伪。

2.5从文字角度来鉴辨。荣孟源指出,鉴别史料要考察文字,即考察手写的笔迹、印刷的字型、避讳改字和用字的习惯。他认为通过考察印刷的字型、避讳的情况、用字的习惯、方言等可以判定史料的真伪。

文献的印刷与当时的技术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文献印刷的字体人手,看其是否符合当时社会的情况来进行鉴辨。

避讳是特有的风俗,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来代替。荣孟源认为,鉴辨档案文献,必须注意避讳,尤其要注意避讳字开始和停止的时间,不然就会混乱是非,妨害鉴别史料。

考察文献的用字习惯,是因为随着时间、空间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及其他条件,各种文献的用字也各有不同。所以,鉴辨也要注意档案文献的用字习惯。

2.6从文体角度来鉴辨。荣孟源认为,一时一地或各个学派的文体各有特点,而一切文件、文章中的词藻也会随着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资料中出现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的语汇,那必是伪造的无疑了。

2.7从著录角度来鉴辨,荣孟源认为,鉴辨史料要

考察著录,即考察这份资料以前有无著录,有无征引,前人的著录或征引和今见本是否相同等等来鉴别真伪。他认为,鉴别史料要利用好已有的著录,如一切目录及文献著作,出版机构所编的目录和书报广告。此外,书报中有关文献的记载,以及文献本身中的材料也都可利用。

2.8从记载角度来鉴辨。史料在流传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记载和传抄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这些记载可以揭示史料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鉴别史料的重要标准之一。荣孟源通过实例来分析史料的真假,认为:一是记载不近情理,多半是伪造的;二是记载日期不合于实际,证明材料不可信;三是记载完全来自传抄或附会传闻,证明材料是伪造的。

荣盂源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史料和历史科学》中,书中以相当多的篇幅探讨了档案史料的辨伪问题。荣孟源认为历史档案这种历代的官方文书,在时过境迁之后就成为叙述历史的重要根据,是从事历史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史料,历来为史学家所重视,历史档案为历史科学服务有利于历史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建设。他认为搜集到的一切史料,不仅是文字史料,而且连实物史料、口碑史料都可能存在作伪问题,必须通过鉴定确定了真实性才可用,如果使用了伪造的史料,将贻害无穷。鉴别史料真伪要继承前人的传统,汲取其精华,提高辨伪能力。

此外,荣孟源还强调史料的鉴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从多个角度来开展。对于一时难以辨明真伪的史料,不要遽下结论,要运用多闻阙疑的方法详加鉴别,同时避免不节外生枝和随意怀疑,这样才能真正辨别真伪,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丰富可靠的材料。

尤为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档案史料有“真却是伪”、“伪反是真”、“真伪杂糅”三种特殊情况。如:“真却是伪”,是指一些以虚伪态度炮制出来的官样文章,如魏晋南北朝历次禅让的书、表,一些不学无术的帝王由文人代笔写成的诏诰,袁世凯准备称帝时“公民团”的上书“请愿”等,从文献上看是真的,但实质上是假的,不能用作真实史料。“伪反是真”,是指一些表面上看是伪的文献,在历史上却起到真作用或记载的事实却是真的,如武昌起义时有托名孙中山的布告,虽属伪托,却能达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作为革命文献则是真实的。

荣孟源这些科学的方法和充满辩证法的理论分析,在我国档案辨伪工作中逐渐被广泛运用,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我国系统、科学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已经诞生。

猜你喜欢
史料角度文献
神奇的角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史料二则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