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研究

2009-05-23 11:05董淑芬刘瑞翔
经济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创新型

董淑芬 黄 南 刘瑞翔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开展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探讨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内外部管理机制。其中创新型企业内部管理从制度层面的创新、业务流程层面的创新两个角度展开;创新型企业外部管理也从两大层面展开,一是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二是维持市场的公平和效率。这主要包括了资金激励机制、产业创新整合机制、人才机制、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组织载体,以及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等。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3-023-03

一、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意义

在以全球化、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没有自主创新,我国企业就很难在整个世界经济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更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起主导作用。要建设创新型企业,就必须重视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机制。必须加紧对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

1重视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是由管理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管理机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形成、凝聚、巩固各种创新型要素的重要渠道。建设创新型企业,需要各个方面的创新型要素,如资金投入、创新型人才、科学技术创新、知名品牌以及潜在市场,等等。每一种创新型因素,从什么地方来,如何保持持续增长,如何发挥正常作用,都需要科学的长效机制来进行管理。创新型企业要长期存在、持续发展,就需要每一种创新型因素能够持续不断地供给,更需要每一种创新型因素都能持久地发挥作用。每一种创新型因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持久地获得,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持久地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对这种创新型因素的管理机制。

(2)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沟通、联接、组合各种创新因素的重要枢纽。如果说各种创新型要素是创新型企业这个大机器的必要零件,那么,科学管理机制就是完成这些零件组装任务的组装车间。确定各种创新型要素的比例,通过合理的组织把各种创新型要素结合起来,增强各种创新型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各种创新型要素产生一种良性的合力,形成更大的创新力。如果各种创新型要素各自为政,互不沟通,则它们在一起不仅不能产生出应有的合力,而且会严重妨碍各自的成长发展。沟通、联接、组合各种创新型要素,使每一种创新型要素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并最终产生出最大的合力,正是科学的管理机制所能完成的任务。

(3)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激发、推动、引领企业创新的重要保障。管理机制是一个企业的统帅,它设定了企业的基本框架,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是不是创新型企业,能否进行真正的企业创新。能产生多大的企业创新,最终要看这个企业的管理机制。设置哪些部门,每一个部门在整个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需要哪些员工,每一个员工在整个企业中承担什么样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什么活动,每一个活动在整个企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等等,直接构成整个企业的基本气质,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基本功能。

2重视创新型企业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是由我国当前创新型企业的管理现状决定的。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来说。创新型企业都是一个同世不久的新鲜事物,理论界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企业界对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都还停留在刚刚起步阶段,这就决定了当前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还有众多不成熟的地方。从管理机制的角度看。当前创新型企业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强调科技创新,对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机制问题重视不够。不可否认,科技创新确实是我国企业亟需提高的一个重点,但是创新型企业不等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它包含着比科技创新型企业更多的内容。过于强调科技创新,甚至只看到科技创新,而忽视包括管理机制在内的创新型企业全面配套工作,会将创新型企业建设限制在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里,更不利于在全国各种层面的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

(2)对市场的消费需求重视不够,导致我国企业的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创新型企业的一个核心特点是以变动着的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无论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首要的前提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选择日趋多样的情况下,企业创新就是要从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信息开始。以新的市场需求作为自己创新的突破口。这就需要企业把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和市场开发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把管理重心放在生产、销售或服务上,只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突击市场词研工作,而没有建设长期有效的市场分析机制。

二、创新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一个企业的创新从企业内部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层面的创新,即治理机制的创新,主要从企业治理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创新问题;二是业务流程层面的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企业如何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企业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必须实行最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机制。

1企业的治理模式与创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是否形成足够的规模,例如,通用电器、松下等大型企业都在该背景下产生,此时投资者的资本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股东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环境正逐步发生了变化,例如,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资本的筹集变得更加容易,来自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励,新的市场机遇不断涌现,此时规模已经不再成为决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一些企业家可以凭借其敏锐的市场目光,抓住市场机遇,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如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谷歌(Google)等企业,这些企业自创业开始,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的顶级企业。这一切说明,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中的人力资本逐步成为形成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创业投资是随着新经济的产生而得以迅速发展的投资形式,为企业的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由创业资本所支持的企业,每单位资本所提供的创新贡献率是普通资本的三倍,风险企业之所以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运转经营,与其实行了更为合理的治理机制有关。与普通企业相比。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风险企业普遍使用了可转换证券作为融资工具;第二,风险企业中往往根据阶段性目标进行相机管理;第三,风险企业往往通过多阶段投资方式,即投资者往往并不一次性投入企业所需的资本,而是根据企业经营的状况,分阶段投入相应的资本。

传统的治理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以布莱尔为代表的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目标不应该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相关利益者在内的总利益最大化。特别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并趋向稳定之后,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已经不再是企业家的创意和组建企业才能,而是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的运营能力和来自组织内部持续的调整能力,即稳定后的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来源于经理和员工的人力资本,而不再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此时企业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激励经理和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这一目标,一种通过报酬制度使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租金更多地联系起来,如通过员工股票所有权计划(ESOPs)或者股票期权(opition)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通过授予员工关键性资源的进人权。因此,与传统型企业的权力集中在金字塔组织的顶层相比,创新型企业中的权力分散地分布于组织之中,并采用一些更为平等的组织制度安排。例如,企业中的水平等级制度(horizontal hiararchiea)取代垂直的等级制度(vertical hierarehiea),并更多地采用项目团队的组织方式。

总之,国外关于企业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的选择是决定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特别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能否充分调动企业家和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降低其投资风险,通过一些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如新型融资工具的选择、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管理或者多阶段投资等,在企业中形成合理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分配,是决定企业创新的关键。

2业务流程层面的管理与创新。根据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性提高。具体地讲,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重组,是对企业价值链的重新构造,是在新经济条件下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自业务流程重组思想提出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世界500强中有70%以上的企业实施了业务流程重组,尽管许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大量的企业在重组后失败的案例。1994年,CSC Index公司做了100个BPR项目的调查,结果67%的企业认为效果甚微或失败,只有33%的企业认为BPR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利用业务流程重组,本文借鉴国际的经验。针对中国企业,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技术只是业务流程重组的手段,在改造企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新流程的合理性。目前在国内企业中,对业务流程重组存在的偏见之一是,认为业务流程重组等同于在企业中上ERP系统。这种观点认为,BPR的核心就是要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因此不惜代价引入昂贵的管理系统,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实际上,信息技术只是业务流程重组的工具,业务流程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工具是否先进,而在于其战略是否合理,即业务流程重组首先是企业很好的战略管理工具。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用一种崭新的管理思维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过程进行再组织,重新塑造或者强化企业竞争力。

第二,在业务流程重组中要注意商业模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希望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从而有所创新的企业而言,必须有效区分企业的商业模式变革和经营效率改善之间的关系。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于企业而言是根本性的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而改善经营效率,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局部性的调整。

第三,业务流程重组要注意组织的柔性。所谓“组织柔性”,主要指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的能力。组织柔性强调企业的扁平化和模块化管理。在企业的流程中,纵向流程常常贯穿组织的各个等级,企业经营者需要收集相关信息,以便能够对相关问题做出有效决策。横向流程根据具体的项目组织团队,保证客户单点接触,确保任务落实。建立跨职能团队也是横向流程应用的一大特色,通常在执行企业战略上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在企业中存在较多的横向工作流程,为组织的运行带来管理柔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中不需要纵向流程,纵向流程可以对横向流程之间进行协调管理,以避免企业内部之间出现冲突。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横向流程和纵向流程之间保持相应的平衡,具体的选择与企业的问题和企业领导者的偏好有关。

总之,由于时代的变化,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变化,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其价值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其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国际性转移,一些跨国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给我国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也为区域经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其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带来新的机遇。这就需要我国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的方式,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调整,采取虚拟企业或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国际企业对接,以便抓住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

三、创新型企业的外部管理机制

创新型企业外部管理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创新型企业外部管理机制构建上的作用主要为两方面:一是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激发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力;二是维持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保护。综合来讲,主要包括了资金激励机制、产业创新整合机制、人才机制、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组织载体。以及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等。

1资金激励机制。在技术创新投资越来越多的今天,资金缺乏成为众多创新型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创新型企业中,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科技企业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对全国173家大中型企业和58家小企业的调查,在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展技术创新的问题上,大中型企业的动力远不及小企业强。但是中小科技企业在创业之初唯一具备的优势就是掌握有一项或几项科研成果和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的研发人才,它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多是缺乏进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本,而且难以从政府部门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有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因素,使政府在制定资金政策时所安排的国家投资、银行贷款、财政借款及拨款等大多向大中型企业倾斜,有限的财力使国家根本无暇顾及点多面广的中小企业,难以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第一,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在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方面,要改变过去以企业为主发放资金的方式,应构建根据重点项目以及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来安排资助对象的资金扶持机制。这样不仅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关键性的技术创新,而且为那些拥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获得较多资金资助的机会,促进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第二,构建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仅仅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来促进创

新型企业的发展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匮乏问题的,应通过财政投资、政府采购、信贷担保、发展基金、二板市场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体系,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建立企业创新基金,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探索建设风险投资机制及退出机制。同时要改进对企业的信贷服务,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对企业创新的信贷投入等。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行税收减免等方式减轻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问题。

2产业创新整合机制。产业创新整合的作用在于以重点产业的发展为导向,整合产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力量,从而达到促进重点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构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整合机制,构建的目的在于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创新源的问题。从目前中国科技研发实力的分布上看,科研中心、大专院校等学术和科研机构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它们的专利发明申请量拥有量、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均远远高于企业。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创新源不足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则面临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整合二者的技术创新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源问题,同时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要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各项服务。同时要强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尽快组建起一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有经营思想,又懂政策法规的高级营销复合型技术经纪人队伍。另一方面要构建创新型企业间的模块化创新整合机制。随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科技创新周期的逐渐缩短,现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开展技术创新。因此有专家认为:“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这需要政府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相互合作的信息,使企业能够根据产品等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这一方面增强的企业的相互竞争,使企业能够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寻找到优秀、合适的合作伙伴,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3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能够不断创新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科技人才短缺是一些创新型企业发展上的最大障碍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每万名劳动人口中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瑞典是86人,日本是85人,美国是74人,澳大利亚是66人。法国是61人,而我国仅有7人。对此,政府应该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撑。这需要:第一,加强创新型教育。一方面创新型教育要从小开始,从基础教育开始。我国要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以及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另一方面。改进大学教育体制。大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关键的阶段,对此,大学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在培养方式上,应采用更柔性、科学,适宜的培养方式,为青少年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第二,建立对人才的吸引和留住机制。政府一方面要为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创造优越条件,加大吸引的力度,向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的创业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条件,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实行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尤其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才引进办法。代之以“侯鸟式”或“两柄式”等多种人才流动政策。第三,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教室等手段发展远程教育,解决工学矛盾;组织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内外企业学习,加快培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优秀人才等。第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我国的传统文化有非常优秀的精华,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对创新的束缚因素,缺乏冒险精神、不求上进、但求无过等思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创新人才的思想和行为。创新文化核心是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它是张扬个性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统一。营造创新型文化环境,对于发挥和调动创新型人才的聪明才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各国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来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些法律法规应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投资政策、融资政策、专利保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鼓励创新的各种奖励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法》等政策法规,但是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在有关创新型企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政府应出台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有关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技术推广,以及政府支持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活动减免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制定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特别要注意对发明人的激励,以及对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鼓励到国外申请专利。政府还应通过行政和管理机构的有效运作。规范科技创新行为等。

5组建创新型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有效的管理和扶持,但是目前在我国还缺乏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创新型企业专门的管理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存在多头管理、管理缺位等现象。对此,政府需尽快建立起具有综合功能、权威性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创新型企业的各项工作,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实施,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等,改变目前创新型企业多头管理的局面。除此之外,政府还需组建一些专门性的机构,如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机构、技术推广中心、信息咨询系统、技术创新咨询中心等,通过专门性机构的设置,帮助解决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难题。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