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精密仪器测量课程开发与配套器材的研制

2009-05-25 03:32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高级工精密仪器课题

谢 艳

[摘要]本课题研究旨在提高企业高级钳工和高级机加工的培训质量,满足高级工在设备精密装配的检测要求,使高级工掌握各种精密量具的使用。同时,确定高级工精密实训教学项目,编制配套的校本教材,制定相应的精密测量教具,完善高级技工教学内容。为企业生产服务。

[关键字]精密仪器测量高技能教育

一、研究背景

在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精密仪器进行测量,如经纬仪、自准直仪和双频激光干涉仪等精密仪器,用以检测设备的安装中心、平面、直线等精度。目前,在各类技能培训过程中,很少涉及到这类项目的教学。就企业高级工培训来说。较少开设有这些精密测量实训项目,原因是没有设计出相应的课题和制定合适的具体项目,同时也没有配套的培训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器件。因此,培训的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针对目前状况,应开发与研究高级工精密仪器测量课程,制作、配置合适的器件,构建实训项目,以解决现场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应用实训项目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训教学让学员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实际操作,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工程测量问题。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理论与实践,合理设计项目,通过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测量的器件产品,利用工作任务提出引导性问题,编制相应的校本培训教材,满足学员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实际需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培训工作。

二、研究过程

(一)明确精密仪器测量教学的相关要求

1、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实践。教师只有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工作内容。同时,由于工作内容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要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当前教师若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职业实践将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编制适合企业高级工的培训校本教材。

2、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课题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不仅要娴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对教师而言,这是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必须与同事建立联系,关注其他专业领域的发展,这样,编制出来的教材才具有实用性,设计制作的实训器件才具有正对性,培养出来的高级工才具有综合价值。

3、精密仪器测量教学要求高技能教育。高技能包含几个方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手脑并用”;有比较高的立足点并与国际接轨;有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等。为达到以上效果,在课程开发中,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项目内容、步骤,针对项目的难点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引人相关的理论教材;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教学理念;编制教学内容要讲究深度和广度,并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激发受训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精密仪器测量课题研究与实践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对学员提出高技能教育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员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任务与目标

1、研究的具体任务是:(1)调查企业高级工在装配精密测量中应用。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场生产需要,结合生产岗位实际,确定项目的培训内容,使高级技工精密测量培训工作任务不偏离方向。(2)确定切合实际的精密测量培训项目,完善高级工培训项目。研究高级工培训实训项目内容。进一步完善高级工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综合高级技能人才作贡献。(3)编制高级工精密测量校本教材。课题组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编制高级工精密测量校本教材,满足培训教学的需要。同时,为学员的自学提供资料。形式采用课题引导式,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制作精密测量元器件。根据需要,添置部分精密测量仪器,设计制作部分配套精密测量元器件。

2、研究的目标在于提高企业高级钳工和高级机加工的培训质量,满足高级工在设备精密装配的精度检测要求,学会使用各种精密量具。确定高级工精密实训教学项目。编制配套的校本教材,制定相应的精密测量教具。完善高级技工教学内容,力争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

三、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任务一:测量平面度误差。

任务: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

任务三: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

任务四:CA6140车床G1、G3、G7、G11精度的检测。

任务五: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机床导轨溜板精密位移距离和数显累积误差。

(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研究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教学模式和标准。

四、研究成果

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与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完成了高级工精密测量校本教材的编制

课题组成员深入生产现场调查研究,了解现场生产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本项目的高级工精密测量培训工作任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制完成五个工作任务的校本培训教材。满足高级工精密仪器测量课程的培训。

(二)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研水平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一个教师只有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之路,才能将教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教师成为学术之师、研究之师的必由之路。课题组教师,从课题的调查论证、工作任务的项目确定、教材的编写等过程中,不断论证和研究,广泛搜集、整理资料,反复论证,教研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教研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克服过去只重教学,不注重总结和教研的思想。

(三)完善了培训内容和提高了培训质量

培训教材的编写和补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没有相应教材的局面,使培训能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充实了培训的内涵和深度。同时,改变了学员学习没有学习资料的被动地位,学员能按工作任务,一步一步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培训质量。从对部分中级工和企业高级工的培训教学来看。效果比较理想。

(四)设计添置了项目教学器材

课题组研究添置的教学器材有:测量平板300X300规格12块,MJS5A普通型双频激光干涉仪1台,JB-1C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1台,表面粗糙度对比块4套,百分表及表座5套,框式水平仪2个,HYQ03光学平直仪1台。设计制作4000mm凸型测量导轨一条。有了精密量具和设备,可以满足高级工培训教学的使用。

五、结论与反思

经过不断探索,本课题研究取得了既定的效果。从探索中,可得出如下结论与反思:第一,本课题研究包括许多综合复杂的工作内容,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能达到教学要求,今后我们拟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第二,我们拟借鉴本课题研究的初步经验,逐渐开展其他学科项目教学的研究。第三,本课题的研究刚开始。实践和尝试仍需不断进行、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得出预期效果。第四,建议本课程尽量安排课题组成员担任教学任务。第五,任课教师应经常与其他成员交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第六,课题组成员应继续积极参与所需器件的设计和制作。

猜你喜欢
高级工精密仪器课题
电子精密仪器接地系统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校企工作室引领同步生产化训练”
浅谈五年制高级工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暗挖隧道下穿精密仪器厂房爆破振速控制技术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基于生产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