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局

2009-05-29 09:04林振宇
华人时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范增鸿门宴西方人

林振宇

吴雨/责任编辑

editor by wuyu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问题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天大的事儿,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因为人们只有首先解决吃的问题,才能考虑其他事情。

饭局在中国人看来既寻常又重要。说它寻常,是因为饭局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我们早就习以为常;说它重要,是因为饭局不仅仅是为了吃而吃,其意义可大可小,小则关系个人的利害得失,大则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像“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等饭局,妇孺皆知。如此饭局载入中国史册的,不可胜数。可以说,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往往就蕴藏在这小小的饭局里。

现今的饭局古时称“筵席”,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周礼·春宫注》:“筵,亦席也。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位也。”按古代礼制,筵长一丈六尺,铺上缁布(黑色的麻布),席长八尺,铺上绿色的丝绸。饮食时又要“食坐尽前”,以防食物玷污坐席。坐席又有尊卑高下之分,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东向西向以南为上。《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鸿门宴的座次就很具体,“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是主位,东向坐,则南向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可见范增在项羽军中的地位之尊,张良地位最低,不叫坐而叫侍,侍就是在旁边陪坐。由此可见古人阶级尊卑观念之一斑。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当代中国人的饭局已经没有古时候的那些礼仪规矩了,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饭局之意不在饭,而在局。像“鸿门宴”不就是一个“局”吗?当然,并非所有的饭局都暗藏玄机,险象环生。一般情况下,饭局只是中国人社会交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或者说是媒介。通过它把人联系起来,以此达到设局人的目的。

饭局如棋局,棋有多少局,饭就有多少局。饭局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太紧密了,承担的功能也太多了!这是别的国家都难以比拟的。

在我们身边,饭局名目繁多,无处不在。过节有饭局,结婚有饭局,死人有饭局,生孩子有饭局,过生日有饭局,考学有饭局,开会有饭局,约会有饭局,谈判有饭局,赔礼有饭局,搬家有饭局,就是在一个单位的同事,因为某种原因要各奔东西了,最后也得有个饭局,美其名曰“散伙饭”。

中国人为什么特爱请客吃饭呢?

其实,并非中国人好吃,这里面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办事情不太注重规则而强调关系。

譬如说,假使某个中国人驾车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把他的开车牌照扣下了,此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冥思苦想,看看亲友当中谁在交管部门里有熟人,然后通过关系把此人请出来吃顿饭,待酒足饭饱以后,再把所托之事说出来,请此人出面疏通,麻烦就这样被解决了。

中国人的饭局为什么如此之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人际交往最便捷、最有效的一种社交方式。凡事都可以在饭局中商讨解决,这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势。

再有,就是中国人的群体意识特别强,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的凝聚力就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个体生活在群体中,迫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如果个体不注重群体的人际关系,势必孤立无援,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个体就会想办法通过饭局这种社交方式,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中,以求获得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建立起来的关系来满足其他需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公私观念、游戏规则没有西方人那么清楚。西方人也有饭局,但吃饭不是为了办事,西方人很可能在办事的过程中因为合作愉快,为了庆祝一下,也会请客吃饭,但要各自付款,这就是曾经在中国流行的“AA”制。虽然这种制度有许多好处,但它不被大多数的中国人看好,所以就没能流行起来。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中国人的饭局,往往是办事的媒介或工具,而不是办事的结果。中国人聚在一起吃饭,隐约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如果各自付款,实行“AA”制,就会让人感到不自然,彼此显得很见外。这是中国人不希望的,也是不愿意接受的。既然是自己人,办起事来就容易多了,公事也会当私事办;应该坚持原则的,也可灵活应变。即使吃了饭而事没办成,那也没关系,中国人大方着呢!谁还会计较一顿饭钱?少说没丢面子,因为掏自己的腰包请客,显得仗义,豪爽;再说了,留得人情在,下回也好说……当然,也有一些人办私事而让公家报销的,而受请之人是不太在意这事儿的。“今天你请我,明天我做东”,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中国人的饭局其实就是人局,有人的地方就有饭局,饭局和人局往往是相通的。研究中国的人文历史,或者研究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大可从饭局着手,饭局里隐含的信息足以让每个中国人反思!

猜你喜欢
范增鸿门宴西方人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范增的悲剧及其背景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军师范增的短板
谋士范增不及格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