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照片

2009-05-29 09:04郑自华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底片胶卷照相馆

郑自华

每天到这个时候,照相馆里就排起了长队,用酒瓶装进显影液、定影液

现在的人说起DIY照片,会不屑一顾,那有什么稀奇?数码相机拍好后,连接电脑,然后剪裁、拼接点什么,搞成最佳效果,最后用打印机就可以直接打出来了。严格地说,这不能算DIY照片,这是高科技带给人类的成果。我这里所说的DIY照片,是指那个年代。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兄弟几个喜欢上了拍照。那时家里穷,维持生活都很困难,根本就不可能买照相机。物质条件的匮乏并不妨碍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大哥那时就读于一所中医学校,每月有几元钱的津贴,于是他向同学借了一台相机,买了一卷胶卷就拍了起来。那时没有数码相机,是那种用胶卷的120相机,经过调节,可以拍摄12张或者16张照片,16张的尺寸是4×5.5cm大小。

照片拍好,将相机拿到照相馆里,将底片洗出来,于是看到了底片。底片,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可以看到大致图像,要看到清晰的图像,还需要将照片印出来。而当时印一张照片也要几分钱,一卷胶卷要印16张,价格不菲哦!于是决定自己印照片。

印照片,首先要有暗室。我家亭子间有5平米大小,找块布将窗子遮没,用红布将灯泡包起来,一间暗室就这样土法上马搞好了。印照片要有显影液、定影液,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家照相馆,每天下午3点开始出售显影液、定影液。这些显影液、定影液是照相馆使用以后准备倒掉的,那时以几分钱一斤出售。虽说是报废的,但供业余爱好者使用还是蛮不错的。每天到这个时候,照相馆里就排起了长队,用酒瓶装进显影液、定影液,然后倒入陶瓷的钵斗内。

印照片当然要有印相机。我一直以为,印相机是很复杂的。二哥向别人借来一只,并将图纸画出来,然后自己做了一只,我一看,其实十分简单,里面2只红白灯泡,木盒上面是一块磨砂玻璃。

我第一次看见印照片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只要将开关开开关关,然后将那方方的纸放入某种液体里漂几下,就显出图像,整个过程就像变魔术一般。好在技术含量不算很高,经哥哥们口头培训,我也就走马上任,专司显影、定影。我将曝光过的相纸放入显影液里,看见图像出来,考虑到在红色灯光下的反差,略深些就可以,当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要发黑,最后将显影过的相纸放进定影液里。

印照片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曝光,对时间需要精确到秒,由哥哥亲自操刀。那时家里没有钟表,该曝光多少时间心中无数,因此就数1、2、3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毕竟,人为控制带有情绪化,我们仨兄弟就一起数数,保持节奏一致,速度一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数数是很严肃、很庄严的,有点搞笑。

印好了,还要上光。没有上光机,用家中的玻璃窗代替,弟弟妹妹早就将玻璃窗揩得干干净净,而且没有一点杂质。将照片贴在玻璃上,然后用硬纸板在相片的背面将照片里的水分挤出来,等相片自行从玻璃上掉下来,就大功告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裁剪照片,没有切纸刀,先用尺划好线,然后用削铅笔的刀使劲划,让照片整齐划一,效果还不错。

我至今还保存了不少那时印放的照片。现在看来,无论在拍摄、印制方面,都比较粗糙,然而,在我的眼里,那些我们全家齐动员印放出来的照片比现在用数码相机拍摄,然后用机器打印出来的,不知好上多少倍!

猜你喜欢
底片胶卷照相馆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A LONG LENS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保护光明的“底片”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两家欧洲公司复产黑白胶卷
照相
社会底片
“扫描”珍贵记忆
莹莹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