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09-06-03 06:28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22期
关键词:热忱信仰错误

新知宗教真的是“鸦片”?

马克思所说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悠扬

关于宗教,中国人最熟知的是马克思的说法,他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最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麦克•因兹利奇(Michael Inzlicht)发表在《心理科学》的论文,就从科学上揭示了宗教的力量。

因兹利奇的团队考察了50名不同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大学生,其中基督教徒占了大多数,但也包含了穆斯林、佛教徒和无神论者。通过脑电波记录,考察大脑中一个独特的区域 :前扣带回(ACC)。“ACC的激活,通常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噢噢,注意了,有什么东西不对劲了的情况。”因兹利奇说。这个区域在大脑中起到一个“报警器”的作用:它负责监控焦虑、冲突的情况,进而参与调节人类的行为。

在因兹利奇的研究里,志愿者们参与了一个简单的测试ACC功能的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判断一个带颜色的字词是什么颜色,但字词的颜色可能与字词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样的测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Stroop实验。在类似研究中,人们往往会在字义和字色不同时产生困惑,比如判断一个红色的“蓝”字是什么颜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受到“蓝”字本身自己的影响,因而影响到对“红”作出正确判断。

此外,被试者还需要事先完成有关宗教热忱和上帝信仰的测验,以判断他们对宗教的忠诚程度。通过分析反应结果,因兹利奇发现,宗教热忱和对上帝信仰虔诚的人,完成Stroop任务时犯的错误也更少。这些信仰者并非天生在认知能力上优于常人,只是因为他们在反应时更加谨慎认真:他们在“不一致”条件下耗费的时间和他们的宗教热忱成正比。

不仅如此,脑电波的结果显示,笃信上帝的参与者,判断错误时ACC的反应比普通被试要降低三到四成。即便是在控制了自尊、智力和其他人格特质因素之后,人们的宗教信仰还是可以显著地预测ACC活动的变化。因兹利奇认为,这是因为宗教信仰在人们感到不确定和错误时,起到一种和抗焦虑药物一样的缓冲效果,“有信仰系统的人会认为世界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错误和不确定。”

不过,会不会是天生ACC反应小的人更容易拥有虔诚的信仰呢?在因兹利奇的另外一个实验中,所有被试者都是教徒。因兹利奇让他们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宗教信条和最喜欢的季节。研究发现,只有当他们写下与宗教有关的信条时, ACC才会减小活动,而写下与季节有关信息时,则没有显示出与常人的差别。

心理学家洛伦萨扬(Ara Norenzayan)认为,这和人们之前对宗教的很多理解不谋而合。宗教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的框架,让我们清楚何时做、怎么做,和如何处理特定的情况,为我们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一个蓝图。信仰宗教的人,对生活有一个更长远的看法和宏大的信念,因此不会轻易对自己作出的判断感到焦虑和后悔。不过,因兹利奇认为,这也是一把双刃剑:降低了焦虑的同时,宗教也可能会让人们失去修正错误的能力,最佳的方式还是尽量去找到某种平衡。

有趣的是,这和之前一个与政治信念有关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之前,纽约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阿莫地(David Amodio)的研究表明,共和党的美国人比民主党的美国人在ACC上反应更弱。或许共和党稳定、不变通的政治信念和宗教在应付人们的焦虑和冲突方面有相通之处。不过因兹利奇认为,宗教超乎政治的一点在于,宗教可以提供一种终极的解释,甚至对于我们身后的未知事物,宗教都有一种极大的控制感,也因此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安慰。

猜你喜欢
热忱信仰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征订启事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胡国安的电商热忱
不犯同样错误
构建积极心理暗示,提高语文学习热忱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