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中渗透“规则教育”的四点尝试

2009-06-04 05:07平保南
体育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队列规则意识

平保南

学校规则教育,就是在校园环境中教师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遵守各项制度或章程,使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各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可肆意违背的。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那么,如何具体实施对学生的规则教育呢?笔者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依赖其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渗透 “规则教育”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效果。现作些简单介绍,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在队列练习中,渗透规则教育

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教师们的观念转变了,学生的热情高了,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了。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组织纪律性大不如前,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还得时常在体育课上把队列操练操练。有人认为那种严格的队列练习抑制学生个性发展,而笔者则认为良好的队列作风能带动“课堂作风”,强化规则意识。例如,笔者利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一段时间的队列强化练习,学生的队列作风明显好转,排队不再拖拉、松散。通过练习,学生的尊重意识、服从意识、合作意识也有了一些提高。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进行不定期的、间隔性的队列队形操练,以使学生们的队列意识、规则意识在将要淡化时得到一定强化。这样一学期下来,课堂纪律好起来了、课堂组织的有效性加大了,就连课上的安全事故也少了。所以笔者认为加强队列练习是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规则行为的。

二、在小组活动中,渗透规则教育

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时常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有些学生却不愿意扮演部分角色或是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在体育课堂中,学生要根据活动需要扮演练习者、帮助者、队员、观众等等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不同的参与乐趣,能体验到不同角色所要履行的不同职责。例如,体育课上笔者先组织学生玩些无规则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无规则”是怎样“不成方圆”的。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来完善游戏,再体验有规则的和谐与乐趣。最后再让学生在自主制定出的规则下,根据游戏规则分配自己与他人要担任的角色,再体验不同角色所要履行的职责。这样学生们在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就自然养成了。

三、在健康教育中,渗透规则教育

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但不适当的运动却会伤害身体。因此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锻炼很有必要。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学生来说,平时锻炼适宜做有氧运动,而不宜做大强度的无氧运动,这是生理规则;通过体育锻炼调节个人的情绪,则是心理规则的体现。笔者平时注意给学生传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锻炼小知识。如:生理状况与项目选择的关系;饮食与锻炼时机的关系;心情与运动的关系等等。以此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规则,进而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用生活去感知规则的存在,而后再用规则去体验生活,进而形成了不少自觉的规则行为。最终我们所实施的规则教育也就回归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了。

四、在场地器材中,渗透规则教育

课堂上不按教师的分组进行活动、霸占别人的活动场地、把排球当足球踢等无视纪律的行为,都会在一个规则意识淡薄的学生身上发生。那么,怎样来纠正他们的这种无规则的行为呢?笔者开学初在班上建立了一个“规则督查组”,在课堂上记录同学们规则行为情况,并进行量化。比如:某某同学踢软排一次,扣1分;帮助同学或老师收还器材一次,得1分;霸占他人活动场地一次,扣1分等等。以此再定期评选出“规则卫士”四至六名,并组成下一阶段的督查小组。这样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就会让全班同学们看得到,并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尊重。学生规则意识的有与无也就成为了一个看得到的现象,我们的规则教育也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说教上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既激励了学生要尊重同学、爱护体育器材,又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且能把自己的规则行为在场地布置、器材使用上表现出来,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以上四点尝试后发现“规则教育”是能在课堂很多细节中进行很好地渗透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教育学生要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入手,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226500)

猜你喜欢
队列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缓存淘汰算法研究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青春的头屑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