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色满家园》演唱心理分析与把握

2009-06-08 03:35李卫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

李卫玲

摘要《万里春色满家园》是歌剧《党的儿女》中著名唱段。该曲是整部歌剧情感的最高潮,演唱的好坏关系到整部歌剧表演的成败。作者以情感变化对歌曲进行分层,然后针对演唱心理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演出经验对演唱时心理把握提出看法,为更好的演唱该歌曲服务。

关键词党的儿女;万里春色满家园;心理分析:心理把握

歌曲《万里春色满家园》,我国经典歌剧《党的儿女》中著名唱段。《党的儿女》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县桃花乡处于白色恐怖中,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下,与其他两位女共产党员秀英和慧珍自发组成党小组,坚持斗争。为掩护游击队通讯员安全运送给养,被敌人发现后田玉梅挺身而出,英勇就义的故事。

《万里春色满家园》是整部歌剧的最高潮,主角田玉梅临上刑场的一段独唱。在这首长达7分多钟的唱段中,蕴含了对死的轻蔑、对敌人的愤恨、对家乡的依恋、对光明的憧憬、对悲苦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女儿的不舍等种种情感,是全剧情感的升华。若想唱好这首歌曲,演唱者必须要对这诸多的情感的充分把握并将这些情感与自身气息、状态和演唱技巧相结合,使用规范的、科学的发声技巧,结合自身表演经验才能够比较完美的演绎这首歌曲。

下面,按照个人演唱经验对《万里春色满家园》以情感为线索进行结构化分割并分段阐述,进而对这一歌曲中心理情感的把握、表现与歌唱技巧进行探讨。

整个歌曲从情感的变化分层以及歌词理解来说可以分为四大段:

一、从“我走”到“我们堂堂正正的还”

这段落核心情感可以以“英雄的大无畏气概”来概括。田玉梅作为一个革命工作者,坚强、宁死不屈是革命党人的潜在精神所在,所以该段落中最后一个字的“还”的处理相当有力量,在高亢的高音上加衬上梆子的急速敲响让人对在那种大无畏的英雄不自觉的充满崇敬之意。在处理情感时,演唱者的心里应该充分理解和感觉到革命党人临危不惧、大义凌然的精神,否则的话,即使在气息和高音上达到了要求,仍旧使此段的演唱缺少灵魂和必要的精髓。另外,在充分考虑到情感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气息与声腔的作用。开始的气势,如果没有好的充足的气息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而高音的震撼力同样离不开胸、咽、鼻、头等腔体的充分扩张。声腔空间的充分扩张才会给予充分的共鸣腔,才会使声音更有张力、更有穿透力的同时不失悲壮的感觉。同时,该段落中,玉梅在不畏惧死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孩子的不舍,这点又使得这段的情感中又有了个小的起落,刚中有柔,更贴近人心。

二、第二段落从细致上说由两个小的段落组成

核心情感是“对家乡和亲人的不舍以及对以前生活的留恋”。但其中的情感又有所不同:

1、从“告别了……”到“罗明哥”。这一小段重点述说了玉梅对家乡和亲人的不舍。在这一小段中,歌唱强调优美流畅,娓娓吟唱。玉梅强忍着悲痛一句句的叮嘱和告别,在平静中内心却充满波澜壮阔似的情感流动,演唱者在处理这段时就必须体会到那种满心悲痛却强忍不言的情感方能左右好演唱的状态和情绪。

2、从“告别了众乡亲”到“苦也甜”。这一段的情感比较第一小段又有了变化。它的情感从激越又回归于坦然和平静,从心理角度来说,这时的玉梅心态处于一种幻想意识中,她想到的都是以前的经历,有伤感又有甜蜜,“苦也甜”正是画龙点睛之句。

前后两小段的感情变化完全取决于玉梅自己临刑前的心态,坦白说就是情感的转换。歌唱的吐字不仅仅是为了叙事和说明,更重要的是在说明情感,根据汉语划分规律,我国的汉字是一字一音,每个音节基本上都是由声母(字头)和韵母(字腹和字尾)组成的。字头的轻重会造成不同的艺术听觉效果,重则有仇恨、哀怨、愤怒的感觉;轻则表达回忆,倾诉的意义。在这一段落中,大部分乐句都起于弱位,正好符合了该段中不舍、回忆的情绪。演唱者在这一段落处理时同样要对字尾的演唱有一定得控制能力,声音对字腹字尾的控制力是对声乐技巧能否充分运用的一个较好的证明。这段落中有大量要求这一技巧的乐句,如“水”、“山”、“嗯”等。同时,演唱这段唱段时气息要绵绵不绝,换气、呼气点要处理得当,严格而灵活地按照情感起落程度和乐曲的情绪转折点来运用气息,否则会破坏这一回忆、倾诉的整体感觉。加上该段高音起落幅度较大,必须在充分的保持同一声腔状态的基础上进行演唱,各部声腔都必须高度兴奋。另外有一点,段落中有些极细微的唱腔转换,类似于戏曲中的转腔,不仅给乐曲增加了效果,更加使整个歌曲散发出深厚的民族民间气息。当然,这也增加了演唱难度,给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一段急速的小快板过后,整首歌曲的情绪从深情回忆的感觉立刻转到对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歌词中充满了欢快向上的气氛

下面分别从段落情感层次和气息演唱技巧上加以解析:

1、三段“孩子啊……”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了这种情感。第一段,表达了一种对未来家乡充满光明的向往,内心充满欢喜与欣慰的情感;第二段是一个过度段落,前半段在领伴唱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后半段则直接将乐句上行走动,表现出一种豪迈向上的形象;第三段加一段振奋人心的小快板,充分地表达了作为革命儿女的田玉梅坚信革命成功的顽强信念。

演唱者在演唱这三个“孩子啊……”之前一定得把其中潜在的情感变化剖析明白,把握清楚,否则会使乐曲整体排比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这一段中的情感表达很容易令演唱者产生误区:虽然这一段整体情绪是欢快的、向上的,但是千万不能彻底脱离当时环境下田玉梅内心当中“悲痛”这一心理背景。也正是这种悲痛下的快乐表现了、塑造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不惧生死的伟大形象。

2、对于唱好该唱段,也十分有必要从它的音程跨度上了解这些技巧,以便与气息更好的结合。每一小段开始便是在“啊”上连续的音程跳度,而且是从中音区跳过换声区到高音区,这点要求演唱者更好的气息支持和内在状态的兴奋。除了气息扎稳外,一定要有充分的口鼻头腔的准备,否则会破坏这种深情悲痛却又面带笑容的情绪。后面“好一片明朗的天”,连续高音小跳,再加上吸收了戏剧戏曲的因素,使得此段演唱的难度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演唱该段落时,气息要求正好而不要过多。气吸得过饱满反而会浪费体力,作为一首大作品,怎样巧唱才是最主要的。本段中的乐句以“言前”韵为主,使得开口音的咽腔、头腔要开放有度,开的过大会影响民族歌剧中要求较严的吐字,开得过小又使得共鸣和穿透力不够。这点要多去逐字磨练。

3、最后一段是该唱段的再升华段落。中国古代文法中主张“起承转合”,最后一段既是呼应第一段落展现玉梅的英雄气概,也是给这首歌曲的高潮,这部歌剧的高潮中的高潮,情感进发而出,发人深省。

气势不凡的“我走……”之后,立即转入悲愤的吟唱,“我成春风去……土里眠”表现了田玉梅敢于正视死亡,怀着无比高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该段演唱随着梆子声的起落,充满了阳刚的弹性,婉转缠绵中刚强之意丛生,不仅没有伤感,而且还很从容。必须注意的是,在这部分乐句中并不是单薄的一味英雄气概大于天,而是在悲愤之中充满了豪迈、向上、义薄云天的情感。“待来日花开满神州”一句充满了铿锵之意,表达了田玉梅临上刑场的从容和坦然:“莫忘喊醒我……满家园”一句达到了全剧情感与精神的最高潮,那个高音是全段乃至全剧的感情至高点,高音处的音色依然要求明亮而气势磅礴。这是一股向上的力量,是让人感染到血脉奋张的强烈情感。如此震撼的力量使这一幕悲剧尽显魅力。对于处理好该句的情感,心理把握一定要准确,在这乐句中:有悲、有恨、有仇、有愤,高亢中带有深情,自由中带有坚定……演唱者必须充分的理解到这点把这乐旬演绎得尽善尽美。

在最后一段演唱过程中,气息的支持、支撑,语言的强弱变化必不可少。该段落中,大量铿锵有力又富有弹性的乐句比比皆是,这对于气息与声腔的结合程度要求甚严。另外“莫忘喊醒我”中的“我”字的气息变化依旧是演唱的一个技巧点,要求由弱到强再到弱,“笑”“春”要充分有气息支撑的同时,声腔的转换要及时,以便于在最后的高音上及时达到状态。有一点误区是,演唱者不应该去过度想吸进多少气,去在高音上拖几拍。应该是以情带声,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唱片中,彭丽嫒演唱的《万里春色满家园》:大气而细腻,豪迈而抒情。她的表演就是与田玉梅融为_、体,演唱起来刚柔并济、气韵饱满,表演十分精彩到位:或刚毅或柔情,或欢快或悲愤……把这首歌的每一个字都处理的一丝不苟,正是“激昂处如高山瀑布势不可挡,轻柔如涓涓小溪绵绵诉说”是对这首作品最好的诠释,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