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2009-06-08 03:35李惊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陈奂生辛亥革命阿Q

李惊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鉴赏。刘勰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像,务必博观。”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离不开对作品的多次比较鉴赏实践,做到博取与精取,求同与比异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经常涉及。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择好材料,选择好比较的角度,对于诗歌,主要是意象间的比较,散文主要是文字的娴熟,或深刻,或隽永的韵味的比较。小说教学的比较则是人物之间、情节之间、环境之间、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方法之间的比较。特别是小说的特殊性使很多名篇名著被搬上了荧屏,这样一篇作品的不同处理方法之间的比较,更易达到教学效果,在比较中见异见美。

小说的特殊性使得比较选择的角度灵活多样。比如教读《陈奂生上城》:从故事的背景,人物的形象这个角度可选择何士光的《乡场上》来比较阅读,它们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深刻变化为背景,人物有相似命运:都是长期贫困的本分农民,陈奂生曾经是有名的“漏斗户主”。而冯幺爸原本是一个“出了名的醉鬼,一个破产了的,顶没价值的庄稼人”,他们都是精神上的受压迫者。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广大农民追求精神解放的艰难和痛苦。但两文也是有区别的,《陈奂生上城》更多地表现了“陈奂生们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通过陈奂生表现一个“难以言清,难以消除的隐在的痛”,而冯云爸在艰难的斗争后跨出了精神解放的第一步,是“农民精神解放的宣言书。”

比较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既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推理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美情趣。以“葛朗台”为例,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时,当那“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中,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窥视到葛朗台的内心世界,这是个地地道道的贪婪成癖且至死不变的守财奴,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攫取金钱,占有金钱。无独有偶,《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临死未死,直伸两指,直到其家人悟其意,挑灭一茎,才“放心”断气,用笔省俭,却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十足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一中一西两相比较,也更让学生明白两人虽国别不同,生活时代不同,但同样罪恶的社会土壤滋生出了两个异出同工的吝啬鬼,激发学生对罪恶时代,丑陋卑劣人性的痛恨之情。

随着影视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文学名著《药》、《阿Q正传》、《祝福》等被拍摄成了电影;《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被制成了电视连续剧,这也为小说的比较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以《阿O正传》为例,原著的主题思想有三大方面:(1)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一精神胜利法。(2)揭露封建势力的凶残狡猾,(3)批判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不彻底性,课文节选的《革命》、《不准革命》两章是从革命与农民的关系的角度(《药》从革命与城市市民的关系角度)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这一主题的。阿Q在土谷祠的“革命幻想曲”是重点,阿Q宣布“造反”后回到土谷祠,在清醒状态下,展示了他对革命的认识。在他的观念中,革命的性质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革命的对象是小D、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王胡,革命的目的是:(1)报私仇,凡是平时欺负过自己的,或是同自己不对劲的,统统打倒,一律杀头;(2)拿点东西;(3)找个女人做老婆传宗接代,而且还挑肥拣瘦不中意。

由此可见,阿O对革命的认识何其模糊、有限,甚至还是错误的。正是在此认识指导下,才有了阿Q一系列荒唐、谬误的革命行动,并最终成了“革命者”枪下的“好汉”。阿Q的革命确实该严肃批判,但阿O悲剧的根源又是什么呢?责任该谁来负呢?让人深思,领悟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电影《阿Q正传》通过演员的出色表演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渲染得比原著强烈突出,在揭露封建势力的凶残狡猾上,强化“寄箱”,增加了“讨箱”的情节,更具故事性,但在批判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不彻底性上就不如原著那样深刻了。

首先,把土谷祠中阿Q的“革命幻想曲”由“清醒”的跳跃想象改为了“做梦”,虽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也可以表现阿Q的“幻想”,但还是不如“清醒”更让人沉思:更何况把“梦境”搞成了一场“闹剧”,只让观众觉得阿Q实在可笑、荒诞;其次,“革命对象”的处理显得简略,不如原著强烈,“革命目的”过份寻求“找女人”的戏剧效果,似乎只让人感到阿Q的愚昧无知,滑稽可笑。特别是片末“点睛”式的旁白:“阿Q死了,他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同小尼姑所骂的那样‘断子绝孙,因为,据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虽然深化了“暴露国民的弱点”这一主题,却削弱了原著对辛亥革命批判的力度。

总之,在小说阅读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别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只要使用得当,较之其他文体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猜你喜欢
陈奂生辛亥革命阿Q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从文学到舞台,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转变
——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阿Q和老A
陈奂生与当下农民精神之比较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