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徐永辉

2009-06-08 08:03
文化交流 2009年9期
关键词:叶家叶根农家

袁 艳

用镜头记录新中国农村的巨变

一名摄影记者,对一户普通农家——叶根土一家进行60年的跟踪采访,先后完成《一户农家十年间》《传家宝》《一曲难忘三十年》《历史的一页》《一户农家四十年》《一户农家五十年》等10多篇报道。

60年间,他用手中的镜头真实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农民的生活变迁;60年,他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热情开创了富有特色的跟踪摄影报道。60年来,他一直追踪报道叶根土一家的生活,经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间跨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摄影记者跟踪报道的跨度,这是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创造的一大奇迹。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跟踪摄影第一人”的浙江日报高级记者徐永辉。新中国60华诞间,已是八旬高龄的他再次走进叶根土及其子女的家中,摄下普通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片断,追忆他与叶根土一家60年不解之缘。

60年前的偶遇,点燃了

他跟踪摄影的思想火花

1950年初春,徐永辉到浙江省嘉兴县采访,路过七星乡二村村口时,被一阵孩童的歌声吸引——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循着歌声,他发现了两个孩子正在晒场地上欢快地唱歌。而这两个孩子正是叶根土的儿女。徐永辉也因此结识了叶根土一家,并为他们摄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全家福”,画面中的大人和孩子衣衫褴褛。

“当年,虽然这一家子都还穿着破烂、脸上的愁云没有散尽,但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农民一定能够摆脱贫困,生活会好起来。”徐老谈着往事,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张“全家福”冲洗出来后,徐永辉就把它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盼望这户农家有朝一日过上幸福生活。

1954年秋天,徐永辉再次赶到嘉兴七星乡寻找叶根土一家。但叶家已搬离嘉兴。他就多次去乡里到处打听。凭着那股执著,几经周折,徐老赶到黄岩,终于在1959年9月找到了叶根土一家。原来,解放后,连续4年农业大丰收,务农的叶根土攒了点钱,带着全家回到原籍黄岩县凉棚岭村和老娘团聚,从此在黄岩安家。有了自留地,养了肉猪,过去一无所有的他们,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当我再见到根土时,他们一家已全无当年贫困的模样。我乘兴拍下了叶家的第二张‘全家福。”徐永辉回忆说,那张照片以《一户人家十年间》为标题发表在《浙江日报》上,并配发了一首诗,这是他跟踪摄影的第一幅作品刊发在《浙江日报》上。

之后的50年,徐永辉跟踪拍摄叶根土一家的生活变迁,并成了叶家的挚友。1962年的一天,徐永辉收到叶根土寄来的一封信,原来这位农民朋友邀请他参加大女儿叶桂凤的婚礼。“我看完信特别开心,因为这是一位翻身农民请我去看看他们的好日子、新生活。”徐永辉说,他特意带着放大的《一户人家十年间》照片作为礼物到根土家祝贺。而这幅照片也被叶家作为珍贵的“传家宝”陪嫁到桂凤家。

徐永辉的亲和、谦逊赢得了采访对象的尊重,叶根土的儿女亲切地称他为“徐伯伯”,现在叶家的第三代已经长大成人称呼他“徐爷爷”。每年临近春节,徐永辉都会自己掏腰包准备许多食品、衣服等年货,送给像根土一家这样生活在农村的跟踪采访对象。

60年后的今天,往昔的5口之家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衍生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透过他的镜头,看到的

是寻常农家的生活巨变

在徐永辉家中,有一间工作室,里面珍藏着100多个整齐排列的文件盒,每个盒子里都装着见证历史发展、记录农民生活变迁的珍贵照片。

翻阅着一组组跨越数十年的专题图片,带给人们的是心灵震撼和感动。一户户普通农家命运变化的照片,折射出全国几亿农民的生活巨变,记录着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现新中国60年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虽已是80岁高龄,但徐老依然经常背着心爱的照相器械,忙碌于记录日新月异的百姓生活。“工作阶段有退休一说,但新闻事业没有尽头。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不仅是拍摄,更要忠实地记录历史,做时代前进的见证人。”徐永辉说,他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记者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捕捉普通百姓大众的生活变化,因为发生在百姓身上的变化是最真实、最感人的,最能反映我们国家的巨变。因此,徐永辉从共和国诞生以来就拍下了很多普通农民的身影。

1994年,徐永辉和他的跟踪摄影作品——4幅历史跨度为45年的“合家福”走进春节晚会,首次在央视亮相,向亿万观众展示农民叶根土一家从苦到甜的故事。

2007年,徐永辉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展示农民叶根土后代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

这些年里,中央级主要报刊纷纷介绍了叶根土一家的这些报道,照片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这些出自徐永辉之手的图照已不是单纯的照片和资料,而是承载着中国农民厚重的历史。

李招娣,是徐永辉在1957年冬天坐了两天汽车、冒雪上山、步行一天半才找到的采访对象。当时她是龙泉县一个山村的扫盲女教师。在一间没有电灯的破屋里,这个青年妇女背着孩子,全神贯注地教村民识字。

胡香,一名普通而坚韧的女农民。1961年,徐永辉在下乡时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名20多岁的女青年,正跟着一个老人学耕地。只见她一手握着犁耙,一手拿着牛鞭,满头大汗都不肯停歇。

……

徐永辉跟踪拍摄的系列主题图片犹如一部部电影,用可感知的画面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向人们展示着新中国走过的光辉历程。

一位研究农村政策的专家曾如此评价徐永辉的跟踪摄影作品:这些材料最重要的一点是记录了真实的故事。虽然老照片现在随处可见,但是有名有姓有故事情节的却很少,如此完整的更是少见。

八旬记者继续迈开

跟踪摄影的脚步

如今,徐永辉的跟踪摄影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用他镜头记录着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

今年,笔者有幸随徐永辉到黄岩采访。叶根土的儿子叶兴友家的3层水泥楼房宽敞明亮,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厨房里也用上了煤气灶、抽油烟机。“我与共和国同龄,我们赶上了好时光。60年前,父母带着我们3个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是彻底大变样了。”翻阅着徐永辉随身带来的老照片,不善言辞的叶兴友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和老婆是1979年1月结婚的,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致富啦!”

兴友和千千万万农民兄弟一样,靠着好政策,凭着勤劳的双手,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两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女儿叶珠菊嫁给了一位大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囡囡都快5岁了,现在叶珠菊还自己创业开了家米店。儿子叶呈剑学了厨艺,现在跟着表兄一起在路桥经营一家饭店。

叶根土的外孙杨辉军走南闯北忙着致富。这几年,他和妻子走出黄岩,在上海近郊承包了10多亩土地种植大棚西瓜,虽然一年有近10个月在异地辛苦种瓜,但每到丰收的季节总有说不出的喜悦。除去各类成本、生活开销,杨辉军夫妻俩种植西瓜,一年一般能有三四万元的积蓄。

今年,叶家可谓喜事连连。杨辉军的女儿杨希晨顺利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杨辉军自己也在“七一”前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

咔嚓,咔嚓……徐老飞快地按动快门,摄下一幕幕令人感怀的画面。

徐永辉感叹:“苍天大树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百姓生活的日益富足归根于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从告别贫穷到走向温饱,从实现温饱到走向富裕,每一次农民生活的幸福变迁,都折射着新中国农村的日新月异。”

猜你喜欢
叶家叶根农家
Substitutions of vertex configuration of Ammann–Beenker tiling in framework of Ammann lines
农家笑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基于有限元模型仿真的风电叶根T型螺母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春回农家
三齿枞树型叶根轮槽型线优化设计
叶家山西周编钟的年代及所反映的若干问题
仰止高山“叶家样”——赞叶毓中“俊逸豪丽”新画格
精铣叶根的叶片测频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