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用量对高油玉米脂肪含量和积累的影响

2009-06-08 02:15胡青峰等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东农高油子粒

胡青峰等

摘要本试验以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品种问春玉米子粒脂肪以及种胚脂肪含量的变化,以期为高油玉米合理施用氮肥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关键词氮素高油玉米脂肪含量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高油115,龙单13,东农250

1.2试验设计:试验于2008年在大庆市杜蒙县腰新乡农业站试验田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行长6m,7行区,行距70cm。试验设置四个施肥处理,分别为NO、N100、N200、N300(即每公顷施纯氮0kg、100kg、200kg、300kg),氮肥1/2作种肥,1/2作追肥,于拔节前施入土壤,施用P2O5150kg/hm2、K2O100kg/hm2,磷、钾肥一次性施入。4月27日播种,其他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1.3取样方法:分别于吐丝后21天、28天、35天、42天、49天和成熟期,每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果穗,取果穗中部子粒,取出胚,成熟期的子粒在室温下浸泡24小时,用解剖刀取出胚,先在105℃的烘箱内杀青,然后在80℃恒温条件下烘至恒重,待处理测定。

1.4测定方法:采用残余法测定(任志秋等.2003)。按以下公式计算:脂肪含量=(m1-m2)/m×100%

2、结果与分析

2.1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子粒脂肪含量的影响

春玉米子粒脂肪百分含量的变化总趋势表现为“s”型曲线,不同品种不同氮索用量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在吐丝后不同品种春玉米脂肪含量均表现为NO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最低。高油115在吐丝后子粒脂肪含量的变化N200处理表现为“快—慢—快—慢”,到成熟期时子粒脂肪含量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他处理表现为“慢一快一慢”,到成熟期时也略有下降,NO子粒脂肪含量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35天,N100,N200脂肪含量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42天,N300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8天,在吐丝后的7~14天内,高油115 N200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21~35天内N300处理表现为最高,到成熟期时子粒脂肪含量N200处理又高于其他处理,从吐丝后的28天到成熟期施纯氮200kg/hm2龙单13子粒脂肪含量最高,在灌浆的末期NO,N100,N300处理脂肪含量差异不大;东农250从吐丝后7天到21天,NO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从吐丝后的21天到35天N200处理脂肪含量较其他处理高,说明在子粒灌浆的中期施纯氮200kg/hm2,对东农250子粒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在成熟期东农250不同氮素用量处理子粒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大。

2.2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种胚脂肪含量的影响

高油115在吐丝后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其中N100处理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8天,其他处理的峰值均出现在吐丝后35天,在出现峰值之前N200,N300种胚中脂肪含量先缓慢增加再迅速增加达到峰值,N100处理迅速增加到最大值,在达到峰值以后各处理之间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大;龙单13在吐丝后种胚中脂肪含量N100,N200,N300出现了两次高峰,在吐丝后21天各处理均表现为迅速增加达峰值,而后NO迅速下降,N100、N200、N300在达到第二次高峰后都迅速下降,在成熟期时各处理间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差异很小;东农250在吐丝后NO、N300种胚中脂肪含量先迅速增加到峰值,N100、N200在达到峰值之前脂肪的积累速率慢于NO、N300,峰值之后各处理均迅速下降,在成熟期时各处理种胚中脂肪含量又有上升的趋势,N100、N200、N300处理间差异不大,但脂肪的含量均高于NO处理。

3、讨论

3.1氮素用量与春玉米子粒和种胚中脂肪含量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认为,在吐丝后不同品种春玉米脂肪含量均表现为NO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最低。高油115在吐丝后子粒脂肪含量的变化N200处理表现为“快一慢一快一慢”,到吐丝后49天子粒脂肪含量略有下降的趋势,其他处理表现为“慢—快—慢”,到吐丝后49天也略有下降,NO子粒脂肪含量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35天,N100,N200脂肪含量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42天,N300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8天,在吐丝后的7~14天内,高油115N200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21~35天内N300处理表现为最高,到成熟期时子粒脂肪含量N200处理又高于其他处理,说明高油n5在子粒灌浆的前期N200处理有利于子粒脂肪的积累,在中期N300处理较好,到灌浆的后期N200处理较好;从吐丝后的28天到49天N200处理龙单13子粒脂肪含量最高,在灌浆的末期NO,N100,N300处理脂肪含量差异不大;东农250从吐丝后7天到21天,NO处理子粒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从吐丝后的21天到35天N200处理脂肪含量较其他处理高,说明在子粒灌浆的中期N200处理对东农250子粒脂肪的积累有利,在吐丝后49天东农250不同氮素用量处理子粒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大。

高油115在吐丝后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其中N100处理的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8天,其他处理的峰值均出现在吐丝后35天,在出现峰值之前N200,N300种胚中脂肪含量先缓慢增加再迅速增加达到峰值,N100处理迅速增加到最大值,在达到峰值以后各处理之间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大;龙单13在吐丝后种胚中脂肪含量N100,N200,N300出现了两次高峰,在吐丝后21天各处理均表现为迅速增加达峰值,而后NO迅速下降,N100、N200、N300在达到第二次高峰后都迅速下降,在吐丝后49天各处理间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差异很小;东农250在吐丝后NO、N300种胚中脂肪含量先迅速增加到峰值,N100、N200在达到峰值之前脂肪的积累速率慢于NO、N300,峰值之后各处理均迅速下降,在吐丝后49天各处理种胚中脂肪含量又有上升的趋势,N100、N200、N300处理间差异不大,但脂肪的含量均高于NO处理。

4、结论

4.1春玉米子粒脂肪百分含量的变化总趋势表现为“s”型曲线,龙单13和东农250(N300除外)子粒脂肪含量的高峰值较高油115提早。

4.2不施氮肥均会降低春玉米子粒脂肪含量,从品种间来看,不同氮素用量处理均表现为高油115子粒脂肪含量最高。从以上对春玉米子粒以及种胚中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合理施肥可以提高高油玉米的子粒脂肪含量,即可以实现高油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东农高油子粒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不同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几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品质形成的比较
大籽高油品种湘花2008高产栽培技术
干旱和复水对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番茄新品种东农716的选育
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高油玉米的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