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买臣传》随想

2009-06-10 12:07王耀臣聂凌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太守前妻夫妻

王耀臣 聂凌燕

李白有诗云:“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中的“会稽愚妇”,是指《汉书·朱买臣传》中朱买臣的妻子。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不能忍受他的做法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对朱买臣对他妻子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朱买臣是知恩图报,可谓是仁至义尽。因为他的妻子在他落魄时嫌贫爱富,离他而去,而他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之时,竟然不忘旧情,不计前嫌,把妻子带到太守府。“置园中,给食之”。还有的人认为朱买臣是个心胸狭隘,得势忘形之徒。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一、朱买臣妻子的离去

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从这一段描写来看,朱买臣夫妻矛盾的起源,及其最终导致夫妻离异的原因,不是因为朱买臣贫穷。其妻随之也已有20多年了,要是嫌贫爱富。早就离他而去,何必要等到人老珠黄?朱妻后来改嫁的那位丈夫,也是贫贱人家。可见她并非如后人所指责所诬枉的嫌穷爱富。朱买臣“常刈薪樵,卖以给食”。“常”,即一直如此。朱家也并不是乍穷,而他的妻子则一直是“负担相随”,与夫同甘共苦,“夫唱妇随”,岂有嫌贫之意?她能随夫过贫贱的生活,但她不能容忍朱买臣之酸:担着柴薪,灰头土脸,破衣烂衫,还要“行且诵书”“歌呕道中”。妻子“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但他对妻的阻止丝毫不理会,反而“愈益疾歌”,体现了朱买臣的不在乎。妻的离去是因“羞”而求去的。并不是因为生计的困苦、贫困的生活;在朱买臣落魄之时,妻子向他伸出过援助之手。朱买臣却是个不知羞愧、不知廉耻、没有自尊的轻狂、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之徒。

二、朱买臣妻的自杀

朱买臣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之时,“人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这里没有交代朱买臣与故妻“相遇”,是预先安排抑或邂逅?一个“呼令”形象地刻画出朱买臣的吆三喝四、仗势压人、得势忘形之相,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而且“令”表明故妻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也就是说,身为平民的前妻,看到朱买臣得意洋洋地回到故里时,她不得不与现任的丈夫一起接受前夫的“施舍”。妻子为何自杀?“居一月”,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作者没有交代。若是朱买臣真的不忘旧情,不计前嫌,要帮助贫困的前妻及其夫,他就该派人暗中送些银两给他们,让他们买田买地买房子,改善生活条件,岂不很好?何必“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把他们安置在太守府中,给食之?这不是埋汰人吗?可以想象,像朱买臣故妻这样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女性,每天生活在自己要求离去的前夫眼皮底下,内心是怎样的感受?而且。这一月间,不难想象朱买臣以一副怎样的模样出现在故妻面前……得意洋洋,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挖苦讽刺、羞辱折磨……她在屈辱、折磨、没有尊严中生活了一月,最后毅然自绝,捍卫了一位有骨气、自尊的女性的人格尊严。而且妻自杀后,“买臣乞其夫钱,令葬。”然后“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有恩的,都一一报恩了。它的潜台词是有仇的,也要一一报仇了。所以朱买臣对“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的行为,是与前面朱买臣对他前妻的行为遥相呼应。因此,朱买臣对他故妻是报复。由此也可以看出朱买臣是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之徒。他之所以要报复他的故妻,是报当年被妻“休”之“羞”吧。

文中的其它故事也可证明这一点。“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及张汤行丞相事,而买臣为长史,“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俄而。武帝知其冤,尽诛买臣等三长史。”可见朱买臣是一个气量狭小、善于打击报复的小人。

猜你喜欢
太守前妻夫妻
让子弹飞
男友离异和过去没断干净
薛宣割黄绢断案
老公对前妻好,我可以说“不”吗?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80后小夫妻
老公的前妻想复婚
离婚后前妻过得不好,让我很纠结/李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