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讨论教学设计摭谈

2009-06-10 12:07卢德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孔乙己独立思考题目

卢德明 梁 静

讨论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是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

讨论课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而当前语文讨论课的现状是许多教师爱用但不善于用,讨论设计粗糙,效果不佳,往往留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的。

语文讨论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根据讨论进行的时间顺序,划分为课堂讨论的准备、课堂讨论的过程、课堂讨论的总结三个环节。

一、课堂讨论准备的设计。第一,讨论前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的内容。讨论问题要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讨论的问题应简明,题目必须明确具体,用词恰当,不能模棱两可意思含混;讨论题目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有讨论、钻研的价值,题目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具有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的问题,否则讨论既费了时间又无多大意义。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浯交际”,讨论问题的焦点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流行音乐”,这个话题学生感兴趣,对学生来说很有现实意义。课堂讨论的题目不可过多,一至二个即可;题目应该深浅适当,难易适度,面向大多数学生,题目过易,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谈,过难,则摸不着头脑,也谈不起来。例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可设置这样的讨论题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第二,要在学生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和阅读参考书,要求学生按题目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阅读,在阅读中认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按题目的要求写出发言提纲,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学生才可能有所收获。第三,要有便于讨论的组织形式。讨论可以分组进行,也可全班进行;可以用整个课时,也可以是教学的某个环节。讨论小组通常以五至七人为好;著讲议结合,最好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便于分和合。讨论还应有中心发言人(主持人)、记时员、记录员等,分工明确,责任具体,这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不至于讨论“冷场”。

二、课堂讨论过程的设计。先要考虑在讨论开始时应对讨论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掌握的重点进行说明,以便学生能围绕中心进行发言。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大家普遍发言,而教师只提供最必要的信息,给学生背景知识,要善于把问题扔给学生,不要过多地发言将讨论封住。教师要有民主态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对争论中的问题,要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不能生硬的下结论,特别是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充分肯定,对有创见的看法要充分尊重。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积极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为使讨论能围绕中心,一是应用适当的方式制止夸夸其谈的发言以及对枝节问题的争论不休,而阻碍实质问题的探讨;二是教师要善于发现争论的焦点,随时点拨。使问题明朗化,或提出争论的“引子,以激起争论并正确引导争论。教师可重点参加一组的讨论,注意倾听和发现典型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有重点地记载学生发言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讨论,也便于有生动、充实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要根据主要问题辨明的程度,控制好“火候”,及时决定讨论的结束和延续。

三、课堂讨论的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有明确的结论。一是教师应简要概括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二是课堂讨论的总结主要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把学生理解不深刻、不正确的问题给予补充、纠正与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要能够从众多的发言中发掘问题的本质,准确地找出论证中的要害,进行有理有据的、令人信服的驳斥或论证。例如“市场经济中要不要讲诚信”这个话题教师可以这样总结: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要战胜竞争对手有时确实是“不择手段”,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忘了为人的基本道德标准——“诚信”,同时必须指出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合理合法,任何违法的竞争都是不可取的。在合法的条件下,讲究竟争策略,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运用讨论法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生尚处于心理开放期,表现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不怕失误。教师要在内容和技巧方面引导他们向高层次发展。高中生进入心理封锁期,表现在课堂上发言慎重,教师要了解和掌握这种心理发展的特点,要在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上来组织发言和讨论。讨论中教师还要通过学生发言的声音、表情、动作等,来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如缄默是不愿发言,声音小是胆怯,环顾同学是寻求支持等。

猜你喜欢
孔乙己独立思考题目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孔乙己(下)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