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榜诱导了什么

2009-06-10 05:30博洛尼的蔡明
幸福·悦读 2009年5期
关键词:钱钟书杨绛菜园

博洛尼的蔡明

胡润财富榜之后,是全球福布斯财富榜。这400位富翁们因为2008年大陆和香港股市50%到60%的跌幅受挫不少,报道说他们的总资产从2890亿美元缩水到1730亿美元。

这又如何向这些榜样看齐,不少人的奋斗观(赚钱观)还是中国目前主流观点:以财富多少论幸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精英理论自然是有大量的生存空间和土壤的。有钱才能有面子、有尊严,放在几百年前其实把“钱”换成“功名”,那么一切都似曾相识。

于是赚钱成为了生存的意义。

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贪得无厌,为什么会有葛朗台?事实上,这不是经济上的贫穷,是一种心态上的贫穷。因为对国家对社会的不信任感,而拼命地去聚敛财富,就好像一个在海上漂流挨饿很久的人,在遇救之后情不自禁地拼命去聚敛面包一样,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我们的社会就是如此。

很多欧美人士其实本身钱很多,这次金融危机就体现出来了。但他就是有一种我生活在富裕国度,我才不会饿死的态度。所以欧洲有那个著名的故事:一个人在海滩边钓鱼,别人说,你应该赚钱,然后买船,然后捕鱼,然后买更多的船,然后捕大量的鱼。然后就富裕了。他问:富裕以后呢?别人说:富裕之后你就可以不用干活了,每天晒晒太阳,睡睡觉,钓钓鱼。他说:没错啊,我现在不就是这样的吗?

这种心态的例子,在中国也有。下放干校时,杨绛被派去看守一个破菜园,钱钟书每天来看她。杨绛对先生说:给咱这样一个屋子,一个菜园,咱们就住下,怎么样?钱钟书先生想了想说:没有书。

说穿了,这是一个是否豁达的心理反应。金钱是你完成人生目标的副产品。你向你的希望去努力了,赚到钱了自然好;但当你的爱好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暴利行业,你只能成为一个平常人过着温饱的日子时,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除了赚钱没有其他任何追求,爱好就是钱,找工作的目的就是看钱和将来能不能赚更多的钱,那种人生会很没意思。

精英理论本身没有错,不过随着中国的逐渐富裕和文明,追求精神享受和自由生活方式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这种观点其实是西方中产阶级的主流观点,目前在中国这个阶层其实没有真正形成。

正因为有许多追逐精英理论的人,中国才能更迅速地发展。正因为有许多追求享受生活享受自由的人,中国才会更繁荣。繁荣和发展,本来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是将赚钱上升为人生意义的这代人,将来会忘记怎么花钱。因为只有不断赚更多钱这个目的,才是他们的支柱。

饮鸩止渴。

有的人追求的是社会认同,有的人追求自我认同感。前一种人在成功前已经输了,后一种人在一开始就赢了。很遗憾,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前一种,而这也是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摘自《知识窗》

猜你喜欢
钱钟书杨绛菜园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选择
选择
小小菜园有惊喜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疯狂大菜园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我家的菜园
菜园里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