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价格

2009-06-10 05:30柯云路
幸福·悦读 2009年5期
关键词:张君父女俩执法者

柯云路

一次偶然的火车旅途中,我结识了一位在司法界工作的张姓朋友,姑且称他为张君吧。

他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我写的《新星》,并曾为之热血沸腾,和不止一个同学立志以后要效法李向南从政,做廉政为民的改革家。

但接下来他话题一转,谈到时下的司法腐败。说这和医疗界、教育界的腐败一样最容易毒化大众的道德信仰,因为这三个领域原本都该是最神圣的。他讲到一个概念,“良心的价格”,引起我注意。

包厢里只有我们两人,我问:“怎么讲?”

张君说:“年轻时选择当法官的大多是正义感比较强的人,最初谁也没想到以后要腐败受贿。但这年头金钱无孔不入,你判案,常常会有金钱的力量加进来想影响判案方向。很多人第一次知法犯法收钱时,内心是很冲突的。一个当然是利害考虑,怕以后事发了,自己栽进去。二是良心上不安。职业操守,道德观念,过去怎么也是有一定基础的。”

我问:“那么,是怕出事的利害考虑制约大,还是良心不安制约大?”

张君说:“这个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怕出事的利害考虑人人都会有,良心上的不安肯定也人人都有,但是张君说,他讲一个纯粹良心不安的例子,还说明良心是有价格的。

他认识一位后来栽了的法官,第一次收钱时,良心很不安。有理的一方是父女俩,很穷很冤,值得同情。无理的一方则很有钱。这无理的一方就把钱想方设法送过来了,十万。这位法官头一次拒绝了,但钱加到二十万、三十万时,他内心冲突起来。那个案子基本掌握在这位法官手里,有理的父女俩连律师都请不起,更没有任何社会资源背景,绝无反水的可能,案子怎么判都没什么风险。但是,法官良心上不安,特别是那个老头长得有点像他父亲,他尤其下不了狠心。可最后,钱加到了五十万时,他良心崩溃了。看着父女俩在宣判后抱头痛哭,这位法官事后说,他觉得自己的良心卖了五十万。你看,这不是良心的价格吗?

张君又说,良心一旦开卖了,会越卖越便宜。当然,偶尔又会卖得贵。

我问:“越卖越便宜怎么讲?”

张君说:“这和小偷偷东西一样,谁也不是天生的小偷。第一次、第二次偷东西,偷了肯定不安。以后越偷越惯了,到最后就没什么不安了。”

我问:“偶尔又会卖贵怎么讲?”

张君说:“这是触景生情的事。”

他提起一个我不久前也在报纸上读到过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偷偷了一个女大学生的钱包,因为看见她口袋里还有手机,于是仍旧跟在后面想逮机会。没想到女大学生看见另外一个贼偷人,于是喊着上去抓贼主持正义,被贼砍得鲜血淋淋,女大学生就是不松手。跟踪的小偷看到一个女孩能这样,忏悔了,决定重新做人。张君说:“这种事贪赃枉法的法官也会遇到,哪次良心发现了,也会有升值的情况。”

我当时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颇思忖了一下这个话题。

良心有价格,这在商品世界或许符合经济学的某种原理。时下很多东西都可以卖钱,知名度可以卖钱,权力可以卖钱,各种批件可以卖钱,人情可以卖钱,良心自然也不例外。

要防止腐败,道德教育是需要的,使执法者的良心价格升高,可以增加行贿者“行贿的成本”。法官良心值五十万,行贿的人有一些;值五百万时,行贿的人可能就少得多了。当良心无价时,就有楷模人物出现。

另一个,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的监管。制约知法犯法,良心不安总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怕事发”、“栽了”的利害考虑,也就是怕监管制度下的制裁。这就是要加大执法者“受贿的成本”。

一切领域的反腐大概都需要这样双管齐下。

摘自《今晚报》

猜你喜欢
张君父女俩执法者
雨中“伞”(大家拍世界)
家暴的代价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家暴的代价:拘役兼婚内赔偿
了解条件反射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怕接电话
感悟生命——采写几位优秀执法者带来的人生体验
法治理念和道德观念对执法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