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令》与《哈姆雷特》比较

2009-06-15 03:13于萍萍
电影文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通缉令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于萍萍

[摘要]由安吉丽娜·朱丽、詹姆斯·迈克沃伊和摩根·弗里曼联合主演的《通缉令》是2008年最火爆的美国动作片。本文从作品的主题到语言特色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通缉令》与《哈姆雷特》这两部相距400多年的作品,展示了文学巨人对后世作品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呼吁人们勿忘经典的魅力。

[关键词]《通缉令》,《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由安吉丽娜·朱丽、詹姆斯·迈克沃伊和摩根·弗里曼联合主演的《通缉令》(Wanted)是2008年最火爆的美国动作片。会拐弯的子弹,破玻璃幕墙而出,火车上用枪杀人,等等充满奇幻色彩的打斗场面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观众再次体验了动作电影的惊险与精彩。然而,当我们离开剧场,从那被称为能载入史册的特技场景回到现实之中再回味该片的主题及语言特色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透过现代高科技所制造的光怪离奇的场景,我们不难看出《通缉令》的主题相当古老,即人的命运与个人选择。这就很容易让人想到400多年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及其不朽的戏剧《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作描述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亲正要匆匆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就在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人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是生存还是毁灭”,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nti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在经过内心矛盾的激烈碰撞后,哈姆雷特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下决心替父复仇,他开始装疯卖傻并设计了戏中戏以证实叔父谋杀父亲的真相。在复仇的计划中,哈姆雷特误杀了相爱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导致她伤心过度,精神失常,溺水身亡。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唆使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并在其剑上抹了毒药,还在现场准备了一杯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在决斗中,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夺剑反刺对方。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当众披露了克劳迪斯的毒计。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怀着新仇旧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报了父仇,同时自己也毒发身亡。

《通缉令》的编剧承袭了《哈》剧的主题:韦斯利·吉布森(詹姆斯·麦卡沃伊饰)刚刚步入25岁的黄金年龄,然而“命运弄人”这4个字用在他身上似乎特别恰当。在单位,苛刻的女老板已经把折磨他当成了人生的一大乐事;回到家中,见异思迁的女友又把他当成虚无的空气一样视而不见。在韦斯利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消磨时间,等待死亡。正当他沉浸在无比的无奈与痛苦之中时,父亲的意外亡故再度将其倒霉的命运变得离奇起来——他从一个绰号“狐狸”的神秘女子(安吉莉娜·朱莉饰)口中得知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个杀手集团的头号杀手。此番遭毒手则是他们组织的死对头所为。而韦斯利则遗传了父亲优良的杀手基因,只是尚待高人指点。为了改变窘迫的生活现状,为了替父报仇,韦斯利毅然踏上了先人之路。并在“狐狸”以及杀手集团老板斯隆(摩根·弗里曼饰)的悉心栽培下,迅速历练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杀手。但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完全超乎他原本的想象,一切都变得更加离奇。他逐渐察觉到身边的危险伙伴并非如当初所说的那样伟大崇高,他们是为着一套古老而又牢不可破的法规而活着:顺从宿命,执行指令。他是否要继续盲目跟从组织的杀戮式报复?还是善用自身的强大力量成为新一代英雄?韦斯利靠自己的能力在充满谎言的世界中追寻真相,并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

尽管学界多有争议但仍普遍认为《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即以人为本,歌颂人的尊严和理性,同时也揭示人的缺点乃至弊端。《哈姆雷特》的持久魅力在于它把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这种“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恩格斯语)同生动的戏剧情节、复杂的人物性格塑造予以完美结合。虽然当今的电影艺术已经把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电影文学作品应反映人性的善恶,反映人与命运的抗争,这一主题应是亘古不变的。《通缉令》之所以受到观众的热捧,不仅在于其惊险绝伦的动作,更在于动作后面所蕴涵的主题。

《通缉令》中刺客集团的老板斯隆对初来乍到的韦斯利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Its a choice,Wesley,that each of us mustface:to remain ordinary,pathetic,beat-down。coasting through a miserable existence,like sheep herded by fate,Or you can take control 0f your own destiny and join us,releasing the caged wolf you have inside……This is the decision that lies before you know:thesheep,or the wolf,The choice iS yours,(韦斯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是继续在悲惨的生活中品尝平凡、可悲和沮丧,就像被命运驱赶到一起的羊群?还是加入我们的行列,释放囚禁在你内心深处的狼性,将宿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你真正做出决定之前,你并不知道,要成为羊,还是成为狼?这由你自己选择。)

本段中,单词or前后连接的to remain(=you can remain)ordinary……和you can take control of……是两个并列成分,分别描述了被命运主宰的“羊”和主动把握命运的“狼”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由表示“选择”的or连接的并列成分在英语中很常见,听完这段话,不用说那些英语为母语的观众,大凡是学过英语的人都会想起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独自——起码是独白开头的一行:“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

是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几百年来的莎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尤以《哈姆雷特》的研究为最,单是单行版本就多达800种以上。相关的著述和论文,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该剧中“To be,or not to be”这段独白。莎评家们从语境、语篇,词语、句法乃至语音等角度,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这段独自的真正意蕴,尽管理解不一却促进了这段独自的深入人心,几百年脍炙人口,魅力不衰。

人们喜欢这段原文有33行的诗体独白,是因为它虽用词平实,语句简短,却既能恣意纵横,慷慨陈词,也能沉思冥想,低吟浅叹。它富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辨,涉及生与死的问题,探索生的苦难和慨叹,拷问死的向往和疑惧,思虑与行动的矛盾等。在思索“生”(to be)时,具体而又真切,——述说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探问“死”(not to be)时,不停留在一死了之的快意,而深入到“死后”的状态(that sleep of death)和那无人返回的“神秘王国”。这是非饱尝了人生巨变、穷究人生难题而不能流露的内心表白。独白在词语音调的选择、节奏的铿锵和诗行的安排等方面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它在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是无人能比的。

后辈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包括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商家给商品做广告都曾模仿套用过这段独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在其《哈克芬历险记》中就模仿了这样一段:To be,or not t0 be,that is the bare bodkin/That makes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一把出鞘的短剑,使灾难变成了长期的折磨……)美国著名作家西赛拉·博克(sissela Bok)写过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 s Dilemma(撒谎还是不撒谎一一医生的难题),该文已被收录在国内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是大学生必读篇章。美国一家卖T恤衫的商店在其网站上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Two Bees or Not Two Bees T-Shirt from Zazzle.com,美国一位老师给其12年级学生布置过一次作业,要求学生以马克·吐温为例,仿写哈姆雷特的独白,于是想偷懒的学生就写了To Slack,or not to slack,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zeros and low marks of outrageous assignments。/ Or t0 take pens against a sea of compositions,…(偷懒还是不偷懒,这是一个问题;是默然忍受作业上那让人厌恶的零蛋和低分还是拿起笔来去和那无尽的作业抗争……)爱吃的学生就写了To eat,or not to eat,that is the quandary)/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hunger and temptation of food savory and fine,/or to grab it and devour it au,…(吃还是不吃,真叫人犹豫不决,是饥肠辘辘且要忍受美味佳肴的诱惑还是饿虎扑食般将其吃光喝尽……)等等这些,叫读的人忍俊不禁。

《通缉令》的编剧及众人套用莎翁的名言警句当然是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从而打动听的人,抓住读者和观众的眼球。电影里,斯隆就成功地说服了韦斯利,也给银屏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00多年来,莎士比亚作为文学巨匠,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如上所述,这种影响已经深入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笔者呼吁大家能挤出点时间来回味莎翁作品,重读经典名篇,一方面陶冶情操,一方面加深对当代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理解。

猜你喜欢
通缉令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小行星通缉令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