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2009-06-16 05:29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外阅读小学生

范 容

【摘 要】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这样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读出自己富有创见的观点、思想,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能力培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课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读出自己富有创见的观点、思想,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既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又是激发创造力、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只有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营造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为了使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他们会尽其所能,有的精心地在书店里购买书籍,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适合同学们“口味”的书,有的让父母购买自己指定的书籍……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爱书的过程。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经民主选举,班内产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班内图片的管理与借阅。每天课间,教室内除了休息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阅读,同学们可以随时向管理员借阅书籍进行阅读。

2.树立学习榜样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业余时间收集自己最喜爱的中外作家的生平资料,寻找他们成功的奥秘,树立学习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3.赏析美文,激发兴趣

教师撷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自己所写文章的精美之处。在品读过程中,师生的情操得到共同提升,阅读兴趣也必然大增。

二、教给方法,养成习惯

可以说,没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老师,是不称职的教师。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第一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并应使学生养成天天读的习惯,使之成为书迷。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非常用心,对老师的要求总能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地完成,可谓品学兼优。但要他单独面对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却呆若木鸡,束手无策。他们只满足于对知识的机械理解,从不想到用所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所以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任务,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发展。可见,阅读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纲”。教学一定要全力以赴地举好这个“纲”,使之“纲举目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可创造条件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其他行为动机和需要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例如,现在很多的是呆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根据这一现象,我在家长会上布置了一个作业:给孩子买一些课外读物,我向他们介绍了挑选读物的要求,并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而不是走走形式,还要经常性地和同学们交换读物,以增加阅读量。我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阅读效果。如指名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你在哪个故事里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等。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的检查活动让学生觉得趣味盎然,从而较好地完成作业。学生由于感到阅读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的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并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学会质疑

没有怀疑,就不会有创新,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和发展。要创新,就一定要有敢于怀疑前人之说的精神。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有所创造,是从小学时期就应注重培养的一种宝贵品质。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1.勇于挑战。教师遇到学生挑战时要冷静,不要勃然大怒给学生当头一棒,要切实保护好学生“不畏权威”的思想,鼓励他们和教师“抬杠”,鼓励他们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鼓励他们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主动探索,不要过分迷信课本和权威,培养他们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精神。

2.标新立异。学生脑子里框框少。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观点,有时在成人看来这是很幼雅的,甚至是离奇、荒唐的,但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如讲愚公移山时,学生提出愚公不应“搬山”而应“搬家”,把家搬到山外的小镇,既能免于辛劳,而又能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再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学生就提出“如果我是国民党军队的首领,我一定下令炸掉铁链,你红军再厉害,难道真的能飞过来吗?”对于这样的观点,作为教师不但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引导。

3.善于发“问”。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时,还要激发学生“敢问”。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容易处于被动,受到压抑,产生一种上课就是答问的定势。要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其次,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会提”、“乱提”、“提不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限制学生提问。其实,只要紧扣教材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学生是能达到“会问”、“善问”,从而形成独立的质疑问难能力的。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课外阅读小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