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情悠悠

2009-06-23 09:35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竹乡竹片竹编

李 迪

博爱县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犹如镶嵌在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县城西边翠竹环抱,我可爱的家乡便掩映在片片竹林之中。

你要是来到我的家乡,一定会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竹子的世界。因为这里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大路小径,房前屋后,到处是竹的海洋。仿佛整个大自然都是由竹子构成的。风儿一吹,竹海涌起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站在高处望,那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子,就像铺开来的大毯子。春天,笋儿冒尖、拔节,让你惊叹:夏季,任凭烈日曝晒,竹下永远是你乘凉的好去处;秋日。金黄的竹叶也不吝为秋光添一笔亮彩;冬晨,万千竹竿顶着白雪冰凌,玲珑剔透。走在竹海中海底隧道般的小径上,你时不时会被屏风一样的竹林挡住去路,但当你径直走过去的时候,竹子忽然又像谁摁动了机关似的往两边移开了,颇有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前些年,县直机关的工作人员每人出资200元,在我们竹乡修建了一个竹林公园,于是乎,绿意盈盈、婆娑秀逸的竹林,便以它那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吸引着节假日的人们来此休憩游玩。无论是风暖雨细、云轻气润的日子,还是万花齐开、斑斓如锦的时节,竹林公园都不缺少满脸喜气的大人和欢呼雀跃的孩子。大人们躺在亭子里或坡地上,在竹风的轻抚下闭上眼睛,对俗世的悲欢扰攘暂不动容;孩子们则跑到荷花池边。看游鱼戏水。清澈的水流从喷管里迸出,孩子们掬一捧润喉,再咕咕灌一肚子。水冰凉、洁净、微甜,孩子们胖嘟嘟的小脸上以及小酒窝里,都斟满了天真的笑意。

当竹林映着落日,晚风便带着清澈的凉意,把那酡红如醉颊的暮色慢慢催深。一弯新月,恰似一支角笛,姗姗而来的夜晚吹响了它。近处的人们就带着一身竹香,满意归去。远道而来的朋友,则住宿在别有一番滋味的小竹屋里,继续领略竹乡的魅力。小竹屋的四堵墙都是由竹片编织而成的:窗子一推即起,由竹段固定,门也是竹门,开关之时。“吱呀”之声乍然响起。如此小巧的竹屋,一连数间,错落有致,或倚树而搭,或倚石而起,或倚草而建,或倚竹而成。竹屋之间的小道,斗折蛇行,穿行其间,让你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风景。

一夜好梦睡到天明,临竹溪伸伸懒腰掬捧清水,洗漱一番后,以溪为镜。会发现自己神清气爽。当小竹屋的主人喊着“吃饭啦”,一顿丰盛的早餐就上了餐桌:香喷喷的大米粥、刚挖的竹笋炒的鸡蛋、沾露笋芽炒肉片、笋丝、青葱炸油饼……美味下肚,竹乡便永远留存在了记忆深处。

迎着晨曦,绕过竹屋后的竹林,你可以看到一条石块垒叠的路。走上去,就能依次观赏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三次游玩过的仙山琼阁和晨钟暮鼓、绿竹烟云的月山寺;如果出了竹屋向南走,你就能看到竹林七贤遗址碑、吉鸿昌将军的雕像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工作过的一望无际的农场:它们与竹林公园浑然一体,共同承载着竹乡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

竹屋的西边是竹编市场,这里一街两行,竹编器具琳琅满目。竹篮、竹帘、竹桌、竹椅、竹沙发、竹架板、竹刨花板……几百个品种里,大件的竹编样样豪气,小件的竹编无不玲珑。竹农们有着奇思妙想,他们将竹编样式翻新,又赋予它们艳丽的色彩。就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如果你好奇,随便走入哪家,都能看到正在辛勤劳作的竹农。他们有的腿上垫一块皮垫,一手执一柄锋利的切刀,一手拿起分好的长长的窄窄的竹片,快速地挑断竹片间的骨节:有的把竹子一根根在水盆里过一遍,据说水洗后再火烤,可以让竹子颜色更加柔和。他们舍弃机编用手工,为的就是能够形成有波纹的图案。尤其是把圆竹进行弯、盘编织加工的“盘竹”工艺。为本地所特有,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多年来,家乡的许多竹编能手走南闯北,为公园、宾馆、酒店、住宅小区加工竹亭、竹桥、竹楼阁等竹建筑,因样式新颖、编织精巧,不散架、不受虫蛀而备受客商的好评。同时,这些竹制品还打人了国际市场。先后有3万把舞扇销往韩国、20万挂燕帘销往日本。据说,清代时。我们竹乡的竹货就被列为贡品,1914年冬还漂洋过海,到美国旧金山参加万国博览会。现在,随着竹农们的观念更新、技术提升,竹编面临着更美好的前景。

“修竹分外茂,竹乡好风景。家家能编织,户户竹为邻。人道江南好,此处胜江南!”我心中的这份竹乡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如悠悠白云一样飘于心田!

指导老师赵优梅

猜你喜欢
竹乡竹片竹编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名家书画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竹乡娃
竹乡永安
做竹简
竹乡风情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