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领导过程与结果的影响

2009-06-25 03:29吴福平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宏观微观

吴福平

指南针,如果有意识的话,它会以为它是按照自身的自由意志指向北方的。——19世纪西方哲学家所作的比喻。如果借用来考察现代领导理论发展历程的话,可以发现环境因素论的提出,使领导理论置身于一个更坚实、更科学的基础上。任何管理决策或组织形式,都不应看作仅是领导者自由意志的体现。任何一种样式的领导,都必然受制于环境因素。在有的时候,领导者采取的管理决策和组织措施处在不得不如此、别无选择的地步,即受环境限制,只能那样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次金融海啸中,某些企业的领导者,作出“破产”的无奈决策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别无选择的领导困境,可以启示我们:领导特质、领导能力、领导体制,所有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空间决不是无限的。一个单位或部门,它的领导人的素质可能很优秀,能力可能很强,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可能很合理、很健全,但是面对不良环境时,在组织(单位或部门)自身已难以与外部世界(环境)进行积极互动交换时,它一样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但是,又不能将环境因素绝对化,优秀的领导者、良好的体制(内部与外部的)仍然有可能将环境不利因素的冲击降低到最小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理论的发展并非简单的消减或增长,而是多元素的不断进入、丰富和融合。优秀的领导、有效的领导、成果积极的领导离不开领导者、体制和环境这三个要素。

对于环境因素的理解,也不应拘泥于字面。扩大而言,行为论所指向的人际关系、感情因素,特质论所指向的领导者素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折射权变论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影响领导过程与结果的环境因素中,最难控制和驾驭的是宏观层面的东西,宏观环境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中,虽然可以研判宏观环境变动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对于特定组织、特定领导范式或领导者而言,除了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外,再难有别的选择。

微观环境,同样能深刻影响领导过程和领导结果,只是有时这种影响的过程比较缓慢而已。好比一个水壶,它的底部有个肉眼都难以发现的小孔,导致水不断渗漏,不加细察难以觉知,而在觉知时,水可能已漏掉许多。因此研究微观环境对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智者总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涓涓不塞汇成江河”,对每一个处于领导岗位的人。对每一个参与领导、从事决策和实施的人具有极大的警省作用。而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关注微观环境对决策及组织实施的影响,也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微观环境中消极的、不利的因素。因其隐蔽和显现速度缓慢,会使人视若无睹或熟视无睹,一旦这些消极不利的因素暴发出来就会极大干扰乃至根本扭曲决策及决策实施,导致领导失败的结果。

纵观领导理论发展的历程,细心的人不难发现,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在实施领导时,必须慎重对待与决策、实施相关联的人群的心理状态。这次金融海啸之所以难以阻挡,原因之一是市场信心不足。而市场信心,对于企业决策来说也是种环境,它显著影响着决策成效!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应将被领导群体的心理状态纳入环境因素的考虑之中。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宏观微观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宏观与政策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宏观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能能力的环境因素探讨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