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减轻产痛

2009-06-30 01:01
母婴世界 2009年5期
关键词:准妈妈吸气呼气

艾 嘉

生孩子当然伴随着疼痛,为了减轻自然分娩的痛苦,准妈妈们什么方法都愿意尝试,其实,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呼吸训练。你做到了吗?

错误呼吸损耗体力

因为紧张和疼痛,小文在阵痛刚开始的时候就时不时地大呼小叫,结果,到了推进产房那一刻,已经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最后,自然分娩条件本不错的她,不得不进行了剖腹产。

分娩自然免不了疼痛,但是疼痛程度和精神紧张息息相关。因为恐惧、紧张以及压力过大都会使肌肉紧张,从而疼痛感更加明显,可能出现难以忍受的宫缩剧疼。

错误示范:

紧张的时候很多人的呼吸会变得浅而快,肩膀会向上耸,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肩膀肌肉的紧迫和僵硬,有可能开始过度呼吸,喘气强烈,把空气迅速地吸入肺部然后迅速地呼出来。这样的呼吸方式时间一长,容易让准妈妈感觉到头晕甚至失去意识。

正确呼吸缓解疼痛

医生说,像小文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她不懂得正确的呼吸。其实,现在很多医院都为准妈妈开设了产前课程,在怀孕时期医生会对你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只要在分娩时正确使用这种方法,不但能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和紧张,更能避免过多地消耗产妇的体力。在医院进行最多的,便是“拉梅兹分娩呼吸法”。

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的原理

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的另一个名称是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它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缓和及控制分娩时的疼痛,可以说是种精神性的无痛分娩。

分娩时采用这样的呼吸法,能有效地让准妈妈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对能够自然分娩充满信心,并对疼痛来袭保持镇定,让宝宝的来临更加顺利。

不同分娩时段落不同呼吸方法

时段:分娩开始时

分娩刚开始的时候,宫口大约开了3cm左右,子宫每5-20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收缩约长30-60秒。

呼吸法:胸部呼吸法

鼻子深吸一口气,随着子宫的收缩就开始吸气、吐气,反复进行,直到阵痛停止才恢复正常呼吸。

小提示:胸部呼吸是一种不费力且舒服的减痛呼吸方式,准妈妈可以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准确地给家人或医生反映有关宫缩的情况。

时段:宫口开大中

在胎儿一面转动,一面慢慢由产道下来的时候,宫口一般开至3-7cm,子宫收缩频繁,每2-4分钟就会收缩一次,每次持续约45-60秒。

呼吸法:嘻嘻轻浅呼吸法

全身放松,眼睛注意某一个地方,接着,用嘴吸入一小口空气,记得呼吸要保持轻浅,让吸入和吐出的气量相等。这个过程完全用嘴来完成,并要保持呼吸高位在喉咙,就像发出“嘻嘻”的声音一样。当准妈妈感到子宫收缩强烈时,需要加快呼吸,采用浅呼吸法;子宫收缩不强烈时,则可以减慢呼吸,恢复深呼吸。可以从连续20秒慢慢加长,直至一次呼吸达到60秒。

呼吸需要支持

当分晚的剧痛一波波袭来,而体力一点点消耗,此时的准妈妈会感到生娩的过程仿佛无止境一般,这个时候要维持呼吸的节奏和放松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分娩的时候准爸爸一定要陪在妻子身旁,给予安慰、鼓励、支持。准爸爸可以随着准妈妈一起呼吸从而帮助妻子维持呼吸的节奏,眼睛要望着妻子,保持眼神接触,并且握住准妈妈的手,让她依靠着你,或者候在妻子的一侧,将手置于妻子的腰背部,用手掌对准脊柱骨部位下压、按摩,下压时手要保持稳定,以小圆周运动转动手掌。手上可涂些粉或油以防摩擦引起皮肤酸痛。

时段:即将临盆时

当宫口开至7-10cm时,准妈妈感觉到子宫每60-90秒就会收缩一次,子宫的每次收缩维持30-90秒。这已经到了产程最激烈、最难控制的阶段了。

呼吸法:喘息呼吸法

这种方法有点像在吹气球,比上面的呼吸方法更浅一些。先把肺里的气排出,然后深吸一口气,接着快速地做4-6次短呼吸。同样可以根据子宫的收缩速度来调节呼吸速度。从一次呼吸持续45秒慢慢加长,至一次呼吸练习能达90秒。小提示:在子宫收缩的间隔时,准妈妈应吸吮一些水,保持口腔的湿润以防止过于干燥。

呼吸与运力

很多准妈妈平时呼吸训练得好好的,可到了生产的时候,却不懂得把呼吸和用力运用得恰到好处。正确的做法是子宫开始收缩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呼气的时候用力。有些妈妈在运力的时候会长时间憋气,这么做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会使身体缺氧,容易疲劳。

呼吸小窍门:

呼吸时可以闭上眼睛,这样容易集中注意力,同时注意呼吸的节奏。吸气后、呼气之前要有个短暂的暂停,呼气的时间应该长过你吸气的时间。呼气的时候可以发出“哦……”或者“啊……”的声音。

猜你喜欢
准妈妈吸气呼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难言之隐常扰准妈妈有因寻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