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猛将程咬金

2009-06-30 01:01
军事文摘 2009年5期
关键词:唐军李密李世民

文 楚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这在正史中有传记载。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以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都出自这些历史小说。

生于乱世

程咬金生于公元593年,卒于665年,享年72岁。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他屡立战功,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九。《隋唐演义》如此描写程咬金的第一次出场:

双眉剔竖,两目晶莹。疙瘩脸横生怪肉,邋遢嘴露出獠牙。腮边倦结淡红须,耳后蓬松长短发。粗豪气质,浑如生铁团成;狡悍身材,却似顽铜铸就。真个一条刚直汉,须知不是等闲人。

这段对程咬金相貌和气质的描写倒是和正史非常接近。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县)人,青年时期骁勇善战。据《旧唐书·程知节列传》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槊并不是传说中的板斧,而是一种长杆的矛,在马上抡起来很威风。不过,程咬金当时用它只是为了保命。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十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这说明他最初出道并不是跑到瓦岗寨当混世魔王,而是为了保乡里的安全,换句话说,程咬金非但没有当强盗,反而是率领乡民抗击盗贼的大英雄。

七年的战争让农民起义军的规模由小变大,实力由弱变强,他们逐渐冲破地域限制;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佑领导的江淮义军。此时各地都在起事,盗贼蜂起,程咬金这支“土八路”的生存非常艰难,必须依附于某一支更强大的力量才能继续生存下去。于是,程咬金依附了瓦岗军的大将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此时李密简选八千名勇敢异于常人的兵士,以四骠骑统领,号为内军,程咬金即四骠骑之一。李密常对人讲。“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可见他对程咬金的重视程度。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连续四次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在瓦岗军和隋朝大将王世充在北邙山的决战中,程咬金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英雄气概。王世充率众猛攻单雄信统领的外马军,李密见状就命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也是勇猛骑将,先行冲阵。行到中间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当此紧急关头,程咬金拍马赶来,连杀数人,王世充的隋军望之披靡。程咬金杀到裴行俨身边,俯下身来,一把将亲密战友拉上马,横抱着就往自己大营退却。王世充又派骑兵追击,程咬金因抱着一人,不如平时灵活,只觉得胸口一热,一杆长槊透胸而出。程咬金缓缓回头,目眦尽裂,瞪得那个杀手胆战心寒。只见程咬金霹雳一声大吼,撅断了长槊,掉转槊头刺死了那个杀手。王世充军见状不敢再追赶,二人顺利返回本营。

李密与王世充大小近百战。胜多败少,但洛水之战大败,‘败投李渊。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人不得已,归于王世充。王世充对这批勇猛的降将十分看重,优渥有加。然而程咬金却看不上王世充狡诈狭隘的性格,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不久,王世充与李世民战于九曲,程咬金等人列于战阵,忽然与秦叔宝等人拨转马头,面向王世充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身后有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地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追其后。这就是程咬金和秦叔宝归唐的戏剧性过程。

屡建奇功

程咬金和秦叔宝二人归唐后便成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李世民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咬金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程咬金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

在李建成集团和李世民集团争夺太子之位的血雨腥风中,李建成为了斩除李世民的羽翼,把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咬金对李世民以言相激:“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奎。”在诸将领的拥戴之下,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集团,两个月后胁迫李渊把皇位拱手相让,李世民正式登基。程咬金因这一场大功劳,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拜将封侯,实现了古代社会臣子的最高理想。

讨伐突厥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已经六十多岁的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在鹰娑川一役中,和4万西突厥大军狭路相逢,前军总管苏定方亲率500骑兵迎战西突厥,结果以少胜多,西突厥大败,苏定方乘胜追奔20里,杀、俘1500余人,缴获马匹、器械等战利品不计其数。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忌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洧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此外他还意犹未尽,居然告诉程咬金说皇上另外有密旨给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可深入追敌。

程咬金一听皇上有密旨给副帅,只好无可奈何地听从了王文度的计策。唐军带着庞大的辎重深入西域,粮草不继,理应主动出击,速战速决,这一来却犯了兵家大忌,致使唐军终日骑行马上,身披重甲。严寒朔风,人困马乏,相继冰冻而死。

苏定方认为其中肯定有诈,暗地里劝谏程咬金应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然而此时的程咬金已无年轻时的锐气,竟摇头不从。

唐军推进到了恒笃城(今哈萨克东南)下,城中数千胡人开门请降,王文度说:“这些胡人是假投降,等我们离开,定会反叛,干脆把他们全杀了,还能得大笔钱财。”苏定方一听大怒,反驳道:“大唐堂堂正义之师是来平叛的,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盗贼了,怎能称得上捏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

这一场杀戮,因为屠杀的是投洚的平民,在西域引起了严重的后果,西域各部再也不敢存着归附唐朝的念头了。唐军孤军深入,又得不到支持,只好班师还朝。

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兔官。后来虽然又被起用。但毕竟器短,他主动请求退休,从此在家颐养天年。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寿终正寝,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猜你喜欢
唐军李密李世民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三张纸条
皇帝不能玩权术
“天生创业家”唐军:五年赚取100亿
以诚相待
唐军 留守少年的逆袭
你来帮帮我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战友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