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要从教案抓起

2009-07-02 08:36熊志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案预案理念

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关注到,课堂上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问学生懂不懂,不管学生听不听,老师只顾自己表演得高兴。如果你把这个教师拉出来与他谈论教学方法,他肯定有另外的说法。由此我觉得:改革教学,创新教学,真正实践新课标理念,还要从源头抓起,那就是从教师的理念和备课抓起!

语文教学创新的源头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计划预案创新——教案的创新。

任何前瞻性教学理念,都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在课堂中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的理念才具有推广价值。教学预案就是实施这种理念的开始,而编写预案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一.创新教案的编写理念

1.教案要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现行的新课标强调的是师生的互动,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彻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师主导一切的课堂模式。既然这样,那种传统的教案设计当然也要进行更新,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设计”(“师本位”)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生本位”),只有教案设计中教师的角色创新了,教学过程才可能实践并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如果没有在教案中想过这样做,又怎么会在实践中去操作呢?

2.教案要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的转变 第一要转变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倡导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教师的创新教案无疑在学习活动中要体现这些方法,摒弃传统单一的讲授,练习,检测模式。可以把设问、预习、合作探讨、引导、小结等活动贯穿教学设计过程中。

第二要转变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方式高中语文广东版教学参考书在编采教学辅助材料方面已经“杂取种种,合成一书”了,符合我们广大教师的不同采用口味。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本来就应该摒弃单一的定性分析,而采取多样化的可能性分析。多元解读,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个结果的产生就起源于教师的教案设计,这也符合学生的个性解读。而如果没有教师的多元解读的预案(教案)引导,教学活动不就变成了“预设的陷阱”?所以创新教案的材料选取要尽量丰富、多样,避免单一.枯燥,当然也要精当,不能不分取舍全盘托出,也不交给学生鉴赏方法,那样真成了“没有说法”了。(当然,我们期待着评价制度与方法多元化,否则这种局面永远无法出现。)

第三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再生和开发。生动的课堂上自然会产生新的教学资源,即从学生的分析过程、结果中产生新问题,新结论,这些问题和结论就是很好的课堂再生资源,是教师下一步教学设计的基本方向和任务甚至是内容。创新教案应该关注学生,关注人性(当然更应该关注科学,关注真理!),再生资源可以充实我们的下一个教案!此外,学生或者教师、学校也可以作为开发校本教材的很好资源载体,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治校理念、学校热点问题及现象,结果也可以编入创新教案中,摒弃过去那种“唯教材唯教参”的备课法。

要将“死教案”写成“活教案”,设计的教案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不能为了实施教案设计而不顾课堂学生实际或者新生备课资源。

第四要重视过程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往的教案注重的几个环节,创新教案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全盘抛弃。首先,目标设定就要改革。江苏洋思中学的“四分三清”教学法效果不错。“四分”即分层设标、分层教学、分层检测、分层评价。“四分教学法”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个体特征来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其次洋思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有利于“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这是围绕目标设计的,注重实效。新式教案也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安排符合学生个体或者小群体的认知活动,改变过去课堂上教师教参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充分考虑学情的情况下,真正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综合学习”来设计编写教案。

二.创新教案的编写形式

1.要改填空式的教案为多样化的“个性教案”。有经验和负责任的教师编写的教案不仅体现了教风,还体现了学情。按照教参的目标及过程,强行推进教学的方式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过程设计有“问题激趣”“认知目标选择”“兴趣预习”“预习反馈”“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情景激发”“师生互动”“小结提高”“活动巩固”等,而不是为了书写或评价的方便,使用统一印发的教案纸,甚至是“教学通案”,不强调或者忽视教师的个人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特性。集体备课可以,但使用通案不可取,通案的本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如果教研组安排得当,一课可以安排多人备课,可以“一课多案”。

2.要提倡创作使用“活教案”。纸质教案或电子教案既然已经生成,我们就叫它“死教案”,可是有多少人愿意在实施过程中去“照本宣科”“遵照执行”呢?很多人实际上运用得最多的是“腹案”,就是在自己的大脑中生成“现场教案”,这才是真正理解后的教案,才是教师的再创造!它是先有了“死教案”,之后才产生的,没有纸质或电子教案,就很难有真正好的“活教案”。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使用活教案的,作为领导不要以此判定这些教师“没备课”,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的备了课。可以想象教师照着课本或教案读给学生听的课堂是怎样的沉闷!

3.要创作有“教后案”的教案。再完整和考虑周详全面的教案都只是“预案”,而预案与现实的课堂总会有出入,把对“出入”的处理过程重新写进“预案”后,编写“教后案”,不同于简单的“教学后记”,这样做可以提高我们今后编写“预案”的水平,检验我们的预测能力,有效减少错误或问题预案。有 “教后案”的教案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教案。

每一次的学生和课堂实践都是新的,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照抄的教案,尤其是教后案!

4.要简案与详案兼有、有形案与无形案共存。一线教师应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又不能陷入书写教案的繁重劳动中,所以提倡简案与详案共有,“无形”的“腹案”电子教案同有形的纸质教案共存。经验丰富的教师上课时有很强的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即使被强迫写了详案也不会照着讲,这是现实。即然这样,作为主管领导还不如允许简案存在,预留足够时间让老师思考,“写腹案”。当然年轻的缺乏应变和临场发挥能力的教师则不同,要多写详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无案”上课,即使是简案,也应该有新颖的课型、明晰的思路、细腻的层次、生动的语言、充分的活动、丰富的积累、完整的过程,不可简单到让他人看不懂,让自己没有思路。

有形的纸质教案与先进的电子教案相比,缺少了生动灵活性。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生成有声音、图像、动画、情景、过程的多媒体无形教案,应该是创新教案的生力军,有条件的地方有能力的老师都应该在教案形式上多样化。

语文教改任重道远,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源头没有清流,想直接得到活水,好似“缘木求鱼”事倍功半。仅以此为猛士们助威!

熊志锋,教师,现居广东东莞。

猜你喜欢
教案预案理念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立定跳远》教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半张纸》教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