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9-07-02 09:50赵红娟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3期
关键词:世界观方法论经济社会

赵红娟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时期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世界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89-01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四)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所回答的是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任何决策,都应立足于决策所涉及的各阶层、各群体、各地域人员的实际状况、实际利益和现实需求,特别应注重研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的实际状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考虑所作决策对他们的切身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

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科学发展观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体现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自然观,是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

[3]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发展的整个过程.200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猜你喜欢
世界观方法论经济社会
智能化的“世界观”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世界观—雕塑遗产》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