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不必为GDP伤神

2009-07-07 16:28
环球时报 2009-07-07
关键词:变化日本经济

庚 欣

一则“中国GDP超越日本”的消息,在中日两国激起阵阵波澜。危机当头,中国的GDP不降反增,至少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正是这一原因,使日本也非常看重上述消息。

其实,无论喜忧,为GDP过多计较、伤神,都是不必要的。实际上,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就已经引进“超GDP发展观”,开始采纳参考预期寿命、教育及人均GDP值等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人类发展指数(HDI),以此反映人类的生活质量。仅限于GDP等传统视角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过去,特别是仅强调GDP“增长率”更有失偏颇。

对于“中国GDP超越日本”,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这点变化(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现象)并没有改变中国及日本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对于中国而言,虽有进步但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还没有自满自得的本钱,更没有评功摆谱的资格。GDP的些许增长,至多是在万里长征中又迈出了一步而已,仍需继续保持实事求是、锐意改革、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日本的角度而言,担忧倒也不无道理∶中国经济近年来不断登上新的台阶,GDP超德国,持美国债占先,且这种势头有增无减,对日本当然构成压力。综合来看,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社会、文化特别是国际地位上近年来全面上升,“GDP超越日本”是在这种综合变化中的一个敏感点,日本自然会有反映。不过,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中的“次强”,不会脆弱到因为GDP总量的一个变化就丧失自信的程度,因此日本即使忧患意识加重,也是一个大背景的反映,“GDP”问题所占比重可能并不大。

最需要强调的是,如同发展观超越“GDP”的变化一样,中日关系也已经超越了过去零和博弈的格局,向战略互惠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各种数据表明,日本从中国成长中切实得到的好处大大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失,连一直与中国不睦的原首相小泉也多次表示“中国发展不是威胁”。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日本在中国GDP及整个经济社会成长中,“近水楼台”,占有很大的利益份额。

中日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优质的战略互惠关系—————既有全方位的互补,又有长时期的磨合,更有最合理的配置。无论是轻重工业等传统型的成长,还是节能环保等新兴型的发展,双方的相互依存、互利合作都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不愿意看到一个萎靡不振的日本,因为中日强强联手也是中国的冀望。日本也希望中国GDP及整个经济更快增长,因为中国的牵引对日本无疑是一种福音。中日正在成为今后世界经济舞台上一对颇有默契的双打选手,任何一方的强盛或好运都会使双方受益;但任何一方的衰败或失利都会使双方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的这种合作还具有辐射性,影响着东亚乃至世界经济的氛围,不断朝着互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中日不但不必为GDP孰高孰低计较、伤神,反而应该举起双手欢迎对方的强盛,因为互惠的框架已成定局。▲(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变化日本经济
探寻日本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日本神社
经济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