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品质是企业内控制度发挥效用的根本

2009-07-13 01:49乔彦军
财会学习 2009年5期
关键词:守则职业道德规则

乔彦军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不差钱》令人捧腹,令人忧虑。苏格兰情调大酒店服务员在收受了客人给予的好处后,置酒店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于脑后,完全为客人所使、所用。服务员利用职务之便捞取好处,真的是不差钱,差的是诚信、职业道德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如果这家酒店的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管理人员也和该服务员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是十分健全的内部控制,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讲诚信和职业道德,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毫无作用的摆设。

◎缺德失信严重侵蚀内部控制机能

防止错误和舞弊,消除欺诈和败德,是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最初目的。上世纪70年代基于对“水门事件”的调查结果,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了《1977年反国外行贿法案》(FCPA),该法案包括有反贿赂条款、会计和内部控制条款等。支撑该法案通过的关键理念便是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对非法的支付构成有效的威慑。1985年创立的全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其主要目标是识别引发欺诈性财务报告的各种常见因素,并为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提供建议。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如果操作者道德沦丧,不仅无法为内部控制所阻遏,反而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的功能,小可致企业某项控制措施失效,大会使企业控制系统瘫痪、让企业遭受重创、甚至令企业灰飞烟灭。

诚实守信历来被认为是重要的道德表现,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更被奉为经济行为的最高境界。然而,当今社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十分鲜见。现实则是随处、随时可见失信、缺德、违约、投机、欺诈、利令智昏、为富不仁等。《不差钱》中的服务员虽然是小巫一介,其危害却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无限放大,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上世纪末,“蝼蚁”级人物里森,违背职业操守,利用一个搁置不用而未及时取消的错误账户,以隐瞒、作假等手段掩盖属下、好友及自己进行期货交易的损失,欲罢不能,愈陷愈深,最后终结了创立于1763年的世界首家商业银行巴林银行的命运。

巴林银行倒闭与其说是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不如说根本上是内部控制操作人员道德防线的失守。里森的所作所为并非天衣无缝,巴林银行有关方面和人员也不是没有任何察觉。巴林银行曾经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里森假造在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只要发一个询证函就可以水落石出,查了一个多月却没有人发现。1995年1月,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曾发函巴林,提出他们对里森维持错误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却未得到巴林总部应有的重视。内部监督重要力量的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巴林总部对交易所的疑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无不表明与里森事件有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完全尽到各自的职责,而尽职尽责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往日教训似乎已经随时远去,今日棒喝又在随机袭来。由华尔街次级债引爆的金融危机,把道德堕落再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伯纳德-麦道夫,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创始人,堪称企业高管中欺世诈人的巫师圣手,他导演了一场旷世、惊世、警世的投资大骗局。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12日,面对检方提出的证券诈骗、投资顾问诈骗、邮件诈骗、汇款诈骗、三项洗钱罪、提供虚假证明、作伪证、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供虚假报告和从员工福利计划中盗用资金等11项罪名,麦道夫逐一认罪。这样的道德破落者,既让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欧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Man Group、美国对冲基金FairfieldGreenwich Group、国际奥委会等显赫者成为受害人,也把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推上了不归路,其本人将面临最高150年监禁的惩罚,这比他现在年龄的两倍还要多,余生被监,来世遭禁!

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可以对那些最为精细的内控系统也难以控制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管理人员出现道德问题(他们有条件凌驾于内控之上),他们会带坏团队,他们会很容易摧毁看似十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古井集团原董事长王效金等人的腐败窝案十分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根据亳州市检察院提供的情况,王效金任职期间,古井集团无论是领导者岗位,还是物资采购、计划、财务、人事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均有相应的责任制度,但是,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甚至将其束之高阁。起诉书显示,自1991年10月至2007年3月间,王效金利用职务之便,在原材料采购、广告承揽、合股经营、企业收购等方面大肆收受贿赂,同时为他人谋取利益。上梁不正下梁歪,王效金的受贿模式被他的属下竞相效仿与复制。王效金失节始于他及古井集团取得成功之后,在他一手缔造的古井帝国里,权力无边,无人节制,什么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职业道德,都可以不问、不理、不循。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分析古井集团发生腐败窝案的原因时谈到一点主观因素,即企业领导人员放松个人世界观改造、放松道德修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管理人员的权力一旦为私欲所用,道德一旦为铜臭所污,多么健全的制度都是一堆废物。不管是谁,既然担当企业高层重任,就必须要一心一意为企业效力。

◎内部控制不可或缺道德伦理规范

按照诺斯的观点,制度是人类设计的一种强制,用以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化,它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构成。正式规则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安排。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规则指明应当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实施是规则的执行,实施机制在于确保行为者因执行规则而受到激励、因违背规则而受到惩罚。

两类规则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补充、不可偏废。正式规则以组织的正式文件出现,非正式规则大多存在于人们的习惯、信念、理想之中;正式规则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约束,非正式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觉性约束;正式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较高成本,非正式规则的实施成本则很低;正式规则的建立可以在较短期时间内完成,良好的非正式规则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培育过程。非正式规则形成在先,进而上升为法律、制度等正式规则,一定的正式规则确立后便会约束、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形成新的非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相符时,对正式规则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它会成为与正式规则相悖的力量。

在制度的规则意义上,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及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属于社会或国家层面上的正式规则。这些文件为企业建立符合自身

实际的规则提供了基本规范和指南。

内部控制涉及治理结构、组织设置、权限义务、风险评估、政策程序、控制方法、交流沟通、监督机制等,企业需要在这些方面建立起相应的正式规则,借以对企业中的每一位人员实施外在的强制性约束。内部控制还涉及职业道德等大量的非正式规则,面对大量的非正式规则,在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把一些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内容提升为企业的正式规则,通过教育等形式,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树立起企业所希望和倡导的理想和道德价值观念,激发出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力量,借助内在力量来弥补正式规则所不能约束的种种空白。COSO认为,作为其他构成要素基础的内部环境,设定了企业的基调,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为内部控制提供了秩序和结构,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在内部环境的诸要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便是企业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可能超越创造、管理和监控这些制度的人们的诚信度和道德观。这种把诚实和道德置于相当高度和十分重要地位来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按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界定,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与COSO对诚信、道德等在内部控制中重要意义和作用的阐述相比,这里提及的内容虽然不少,却难以让人准确领悟到企业文化和道德建设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当然,这是我国规范性文件的一贯写法,对于某些方面的重要性一般不会在文件中直接说明。至于我们的实践,这些年来不少企业开展了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经营理念、使命等等,都写在了纸上、贴在了墙上、挂在了网上、说在了嘴上,而放在心上、用在行上的并不多。

有着几千年历史和厚重文化、哲学积淀的我们,在今天却遇到了道德难题和诚信危机,而且问题十分严重,不单单是企业,整个社会都是如此,真是无颜面见先祖。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从先哲那里学习一些至今仍然闪光的东西,就足够我们经国治世之用。孔圣人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按照孔子的这一思想,在重视外力他律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内力自律建设,尤其是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民众行为、用礼教来规范民众行为,促使民众树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是非观、价值观、伦理观,自觉地按规则行事。列祖列宗有这样的高远之见,又何必非要向西方学者取经呢,说不定诺思还是从东方淘取的宝贝。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企业内部控制自然也可以从中获益,诸如“道之以德”的主张即告诫我们,企业诚信、道德等非正式规则的建设,不能缺少,必须加强。

◎立信祟德切实提高内部控制效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等人评价说,麦道夫以“庞氏骗局”吸金500亿美元,是个骗子,华尔街整体上和他没什么两样。金融危机以来,不少人认识到,华尔街不只需要经济救援,更需要道德重建。米塞斯和哈耶克凭借对于1929年大萧条提前发出的警告曾经赢得过很高的声誉,他们强调导致萧条的诱因,试图按照因果关系,把导致萧条的因素从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分离出来,并认为只有千万年来从传统、社会、家庭的教化中习得的自然正义和责任伦理,才可以解决经济生活的一切困境。赵志强(2009)在反思这场金融危机时,重温了哈耶克等人的主张,进而建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的强势地位,以传统的“中庸之道”和自律精神为基础,强化社会和公民的责任、伦理和道德培育。

加强道德伦理建设,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共同打造一个有序的、理性的、道德的、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要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观念,执政为民,讲诚信、重道德,切实解决腐败,积极化解矛盾,重拳打击邪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企业则当施以仁政、以信立业,以德治企,把文化、道德等的建设视为实现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来大力推进。

1、建立正式的行为守则

通过正式的行为守则,把企业的是非观、诚信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高道德标准的要求展现出来,人手一册,以便于员工充分理解、积极接受、自觉遵循。行为守则应当考虑并覆盖企业的所有行为事项,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须要言明,对于利益冲突、非法或不正当交易及支付、内幕交易等尤其要旗帜鲜明。仁、义、礼、智、信是后人对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精华所在,是需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予以承继并发扬光大的。企业员工行为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实施。

2、开展职业道德宣传教育

在人力资源招聘环节,道德价值观考察必不可少,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应聘者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以期招聘到真正德才兼备的员工。对于一些关键管理岗位人员的招聘,在进行全面的专业胜任能力考察基础上,可实施道德一票否决的做法。如此可以让每一位入职企业的新员工在招聘环节即深刻地感受到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3、树立职业道德标兵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兵是一种有用的做法。关键管理人员应成为当然的标兵,以发挥其在伦理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企业关键管理人员的行为和榜样是遵行道德标准的最佳保证,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也给企业各层次、各方面、各环节传递着强烈的信息。

4、开展职业道德监督检查

道德规范的作用是自律的,开展职业道德监督检查可以促进广大员工更为自觉地遵守。行为守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应着重于:关键管理人员是否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行为,对偏离既定政策的行为是否进行调查和记录,企业是否存在极端的刺激和诱惑而导致行为偏离,薪酬和业绩是否仅仅依据短期业绩目标的完成来确定,行为守则是否在企业中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员工在做正确事情过程中是否感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管理层是否对违反行为守则的行为作出反映和处理,违反行为守则而采取的惩罚措施是否在企业中产生影响,是否存在拒绝员工合理福利要求的行为,等等。

猜你喜欢
守则职业道德规则
现代人守则:昏死之前请把手机格式化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花花世界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