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尔斯华绥的《品质》

2009-07-14 03:11
文学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格斯靴子橱窗

宋 林

每次读到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总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初读《品质》时为格斯拉先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所折服,同时也为他悲惨的命运唏嘘不已。如此精湛的手艺,如此高尚的人品,却最终饿死的结局,让人为其悲惨的命运泪流满面,不能自已。等到反复读了几遍之后,突然发现格斯拉又是如此的幸运——能为自己所迷恋的理想奋斗一生,以至到死又是怎样的幸福啊!要真正的解读《品质》,深入了解格斯拉,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三种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小说主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我”与格斯拉的关系。

一.理想与现实

小说不止一次的提到了格斯拉的靴子理想: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上身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品质》震撼人心之处或许就在于每个人都能在格斯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理想的风遇到现实的墙,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格斯拉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直面现实的苦难,永不向挫折低头?也许有一天,我们站到人生终点上,突然之间会惆怅若失,想起来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年轻的行囊里,那就是一直还没有打开的梦想,从来没有放飞过,从来没有跟随过自己,陡然一身,走完了一生的历程。当我们想再去捡回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弯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格斯拉是幸福的——至少他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文章是通过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之口来描述格斯拉的最后时刻的。与其说格斯拉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拼命工作,倒不如说他是在为自己的靴子理想燃尽最后的生命之火。

作为格斯拉理想之火象征的是那橱窗里陈列着的几双靴子,作者是这样描述它们的: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语言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起来好象已经穿了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这几双靴子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它们陈列的地点是两间打通的铺面写着包含着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的橱窗里。等到店铺的生意陷入困倦,最终不得不盘掉了一个铺面。而这些靴子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他们也象征着格斯拉的理想之火在现实的风雨中渐渐的暗淡了下去。文章的最后,格斯拉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我们惊奇的发现他的那些经典靴子却意外的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靴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这一细节的描写似乎正宣告了格斯拉的靴子理想的实现,同时也暗示老鞋匠的生命在他制作的靴子里得到了延续。

二.小说主题与时代背景

诚然,理想与现实这一对矛盾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但高尔斯华绥给这个话题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形成了剧烈的冲击。这样特殊的背景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而导致了格斯拉饿死的悲惨命运。小说中格斯拉有这么一段话:“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事实正如格斯拉所预料的那样,他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最后那位盘下他店铺的年轻人是这样形容他的:“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在这段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假如格斯拉活在崇尚手工打造的今天,可以想见他将是追求个性和时尚的人们追逐的对象。他的那些做工精美、质量上乘的靴子定会受到高档消费者的青睐。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了格斯拉的悲

剧。

三.“我”与格斯拉

结构上来看,文章中的“我”显然是一个线索人物。通过“我”与格斯拉的具体交往,塑造了诚实、守信、敬业拥有高超制靴工艺的老手艺人形象。情感上来看,“我”对格斯拉的情感又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对格斯拉的高超手艺和敬业精神无比敬佩,以至于“我”走进他的店铺就像走进教堂那样,心灵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所以“我”总是不自觉的接近格斯拉;另一方面,“我”对格斯拉又有一种潜意识里的畏惧,“我”在潜意识里总是在逃避着格斯拉。

文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又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我想,人们是不喜欢那样的感觉的;因为过了好几个月以后,我又到他的店铺里去;我记得,我去看他的时候,心里又这样的感觉:“呵!怎么啦,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也许会看到他的哥哥呢!……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他实在叫人难过;我真高兴离开他。”这种畏惧源自格斯拉背后的信仰的力量。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周围的人,有时会“裹挟”着我们的意志:“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他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事实上,文中的“我”正象征着那些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们。“我”敬重像格斯拉那样有着高尚品质,勇于追求理想的人,但潜意识里“我”又在逃避着这种人。因为格斯拉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威压着“我”。有一次“我”穿着一家大公司制造的劣等靴子进他的店铺,格斯拉仔细打量我的靴子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我”是这样评价他的那句话的:“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虽然“我”并没有见到过这种无形力量的威力,但“我”可以感受到那深藏其中的巨大能量。或许正是这一股奇异的力量促使“我”产生了既想接近,又不愿接近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也是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投射在“我”身上的具体表现。

理想与现实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格斯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他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为那些正在追逐梦想的人们点燃了前行的火炬。当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漫长的等待而无所收获时,格斯拉似乎在前方为我们点亮了希望的明灯,鼓舞着我们前行。

宋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格斯靴子橱窗
《zoo coffee 橱窗展示设计》
橱窗风景
小斑马买靴子
圣诞老人靴子
好梦幻!伦敦各大百货商店点亮精美圣诞橱窗
福格斯公园逃生记
福格斯不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