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2009-07-16 09:33邵水游
书屋 2009年6期
关键词:彻悟无涯瞿秋白

邵水游

重翻瞿秋白先生的《饿乡纪程》,当首就有他写的诗《无涯》,愁绪低徊,疑问密布。“知否?知否?倒悬待解/自解解人也。/彻悟,彻悟,饿乡去也,饿乡将无涯。”他到底是个旧文人,却在政治的浪涛中翻滚,由不得自己,怎能“自解解人”啊。这首1920年写的诗,比起同时代的胡适的“蝴蝶体”不知要强多少,更不输当代的“朦胧诗”。“倒悬待解”又何止政治与文学的纠葛,又何止是物质与精神的挣扎?!

早在瞿秋白写这首诗之前,1914年3月杨昌济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席间座客所谈,多赌钱、渔色、招权、纳贿之事,此皆中上等社会,宜为国民之模范者,乃腐败恶浊如此,良为可叹。彼等习惯已成,未由挽救。惟与青年之天良尚未凿丧者讲明义理,使未入腐败社会以前,即知此等事之为俗恶,庶将出入社会之时不为所动。”此等状景,移之目前,仍然可矣。这么多年的文明进步终未化融这般“俗恶”,中上等社会犹然,而青年之天良仍未开凿出适当的智慧之源,人人身置其中,个个乐于趋众,不醒不智,哪来源头清洁?这事用得着“倒悬待解”的。

近来读民国元老颜惠庆的自传,他在后记中有一段话,还是抄录如下:“……在我国历史上,王朝兴衰,治乱循环,决不鲜见,一位贤能明君的出现,就会出现一朝太平盛世。真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我国国民非常守法,善于效仿榜样,愿意随时为家庭幸福和国家繁荣辛勤劳作和贡献智慧与力量。所以,仁慈和强有力的统治者,只需维持天下太平,就可以开创一个隆盛的黄金时代。千百万民众所求只是安屠乐业,读书人有书读,农民有地耕,手艺人有活干,商人有买卖做。”“黄金时代”确是民心所向,伟大民族的复兴实是梦寐以求。“干百万民众”的要求也是生活的基本底线,然现实之中“安居乐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日常生活幸福的指数到底有多高,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这怕是也要“倒悬待解”的。

萧一山在《清代史》里也写道:“复次民权主义而论,社会原有自治的规模,乡里的道德,被推主持其事,权力很大,所以人民对于官府,除了纳粮兴讼外,几乎全无关系。自清末抄袭日本的成法,颁布自治章程,由官代办,这真是剥削民权,摧毁几千年社会的基础!……前清的人民有冤抑,可以‘告御状,民国的人民有冤抑,简直打不起官司。几项基本的自由,一点都没有保障,人民还敢要求行使四权么?……”前清如何,民国又如何,明眼人一看就知。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怪相”,乃至民国的人民不敢要求“四权”,那时人心思变,法律又谨严,出现这等情况该打谁的板子呢?同样要“倒悬待解”的。

“自解解人”需要清明的理性,更需要真正的民主与法治,还有精神健康、向上提升的社会道义。

猜你喜欢
彻悟无涯瞿秋白
老年岁月乐无涯—湖北省鄂州老年大学校歌
再读瞿秋白《多馀的话》
如意剑
无声的彻悟
无声的彻悟
《学有恒艺无涯》
刘野 《国际蓝》:童趣无涯
瞿秋白三次被捕
懂得放弃
彻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