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新增关键词解析

2009-07-20 10:06孟华群
新语文学习·高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烟雨爷爷创作

孟华群

2009年《考试说明》关于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要求与去年相比,提法略有变化,且增加一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下面就三点要求中的几个关键词,作简要解析。

一、“创作背景”

按照常理,创作背景是我们解读作品时除文本之外的最重要凭借。老师在上课时,常常是先交代创作背景,然后再让学生解读文章。现在要求同学们自主探讨,就应该关注文题、作品的写作和发表时间、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等相关信息。

例1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1991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相关文段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文中作者只写自己拜谒托尔斯泰墓的所见和感受,无一字提及今天是什么日子。但联系文章的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和文末的注解“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就可知答案:托尔斯泰诞生100周年。虽是一个简单的减法,但注意搜罗跟“特殊的日子”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不在正文中的有用信息,才是解开这道创作背景题的有效途径。

有很多作品,要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体悟寓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是一个好途径。把文本的阅读同作者写作背景联系起来,把复杂的历史背景同文本的解读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可能发现很多仅仅从文本中发现不了的情感密码,体悟出文章的深刻寓意。当然,对文本的解读也要尽可能避免失真、武断。我们说体悟寓意,并不是机械的比附,而是要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细节、情感历程,从更为综合的层面上,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蕴和情感内涵。

例2文中“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选文季羡林先生的《马缨花》第17题)

文末注写作时间1962年10月1日,联系文中“才一转眼的功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一句,可知作者写1949年北京解放前后,新旧两个时代马缨花的对比。花,成了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

二、“创作意图”

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作者是不会明言的。我们可以从作品反映的时代、氛围的营造、主人公的情感走向等方面探讨。

例3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006年高考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7题)

相关文段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农人唯一的财富,其实不也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那个场景尽管太古老太原始,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我忘情地凝神,凝视,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拍一张照片吧,或者干脆就像我那样,用目光把它留在心中:那是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在遥远的梦中看上一眼,暗夜醒来,泪水也会悄然涸湿枕角——一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怎么都是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的永远的牵挂。

本题表面上看是考查景物描写,实际上是考查对作者氛围营造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为了歌颂农耕文化,之所以写烟雨,首先是表现农耕生活中那种自然和谐之美,其次是为了营造一种朦胧的诗意氛围,同时,烟雨迷茫,也是作者思绪迷茫的表现,作者眷念古老的农耕文明,对它终将消失感到惆怅。这样,就把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融化在了一片迷漾的“烟雨”之中。这片“烟雨”,既是景,更是一种意境,一种让作者和读者深深沉入其中的意境。

散文重在以情感人。这种感人的“情”,并不是作者抽象地去发议论,或空洞地抒情,而是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中用心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情调。这种氛围、情调会让潜心阅读的人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从而沉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它能考查你能否从散文的意境人手,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4作者为什么要写“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2009年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卷《过滩谣》第14题)

我们可以从作者少年时做纤夫那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对纤夫同伴坚毅顽强的品格的赞叹和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深刻思考几个方面去探讨。

三、“不同的角度”

所谓角度,可以是思想内容或者是艺术表现手法,可以是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

例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2008年高考江苏卷《侯银匠》第15题)

命题者以小说的“文不对题”这一矛盾现象为探究点,涉及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可以从写法方面探究“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明写与暗写”,也可从表达效果方面探究“突出重点与避免平铺直叙”,也可从小说主旨的角度探究侯菊的精神品质与侯银匠之间的关系。

例6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象征”一词的丰富内涵。(2009年1月南京市期末调研卷《提琴》第14题)

小说中家庭内部的四个人中,“我”和爸爸知道提琴是赝品,而舅舅和妈妈却毫不知情,把它视为珍宝。对提琴的不同态度,使得提琴有了多重象征意义。舅舅在父亲缺钱时决定卖琴资助,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所以琴是亲情的象征;父亲和我得知琴是赝品却不说破,保护舅舅的梦想和妈妈的希望,所以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母亲把琴作为危急时刻的最后指望,所以琴是精神寄托的象征;“我”在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琴是精神财富传承的象征。

四、“不同的层面”

所謂层面,可以有表里、浅深、显隐、虚实、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之分。

例7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2007年高考北京卷《湿湿的想念》第20题)

相关文段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全文一共四次提到“湿”这个词语:题目“湿湿的想念”,文中吟咏的爷爷的话“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想到这句话“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结尾处“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联系全文可知:爷爷的回忆都和沅水边的生活密不可分,与河流密切相关,所以都带着水边的湿漉、鲜活和流动;而一想起这些湿漉漉的哀乐往事,因为它们浸润着深沉的情感,所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题中“湿湿”二字,就把沈从文的生活环境和作者真挚的怀念形象地展示出来,让抽象的情感有了质感。

例8结合全文,探究“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多重含义。(2009年1月苏州市高三调研卷第14题)

相关文段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

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

这几句话明晰地提示了行文的三个层面:朴素本色的麦子——平凡而艰难地生活着的人——公平而睿智的大自然,由浅表至深层。

猜你喜欢
烟雨爷爷创作
Jazz
烟雨·追梦人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水 袖
烟雨江南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