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鱼玄机诗歌多种辞格的综合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2009-07-24 08:51李素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艺术效果辞格诗歌

关键词:鱼玄机 诗歌 辞格 艺术效果

摘 要:鱼玄机的诗歌善于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用典、复叠、列锦等多种辞格,各种辞格又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技巧。鱼诗各种辞格的综合运用能精妙传神地写景状物,挥洒自如地表情达意,达到了委婉含蓄、生动形象、典雅精工、意境浑成的艺术效果。

鱼玄机是晚唐一位才貌出众而命运又十分悲惨的女冠诗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约十五六岁时为李亿之妾,因李亿夫人妒忌不能容被遣咸宜观为女道士,后因怀疑婢女绿翘与自己的相好有染而笞杀绿翘致死,因而犯罪,懿宗咸通戊子(868)年被处死。她的诗歌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辞格,如对偶、排比、比喻、用典、复叠、列锦等,各种辞格往往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技巧。

一、善用对偶

对偶是古代诗歌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修辞格式,原则上它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①鱼玄机50首诗歌中,对偶修辞文本用得十分广泛,有42首诗用到对偶,其中两处对偶23首诗,三处对偶8首,一处对偶6首,四处对偶3首,六处对偶1首,十处对偶1首,断句5处有4处对偶。这么多的对偶修辞文本明显是基于鱼玄机对平衡对称和谐形式美的认同心理的。

按照上下两个结构所体现的语意关系分类,鱼玄机诗歌的对偶主要有正对和反对两种形式。

(一)正对即上下联内容相近,互相补充。如:

①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赋得江边柳》)

②鸳鸯暖卧沙浦,鸂鸂闲飞橘林。(《隔汉江寄子安》)

③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春情寄子安》)

④西看已有登垣意,远望能无化石心。(《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

例①中意象密集,翠色、荒岸、烟姿、远楼,借助严整的对偶形式组成了优美的图画,一横一纵,营造了一个极美的艺术境界,读者读来并不觉得突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对偶这种形式。袁行霈先生有过很好的论述,他说:“对偶是连接意象的一座很好的桥梁,有了它,意象之间虽有跳跃,而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对偶便是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连接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②例②中“鸳鸯”对“鸂(勅鸟)”,“沙浦”对“橘林”,“暖卧”对“闲飞”,一近一远,一动一静,意象上打破空间的局限,抒发诗人对李亿的深情思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不如鸟的无奈心情。例③中对偶与比喻相结合,即景设喻,因冬行途中“冰销远涧”、“雪远寒峰”而联想起丈夫李亿的倜傥身影,非常形象生动,颇似李白《清平调词》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独特构思,同时对仗十分工整;例④中对偶与用典相结合,既含蓄委婉,又精炼工整。

(二)反对即上下联内容相反,互相补充。刘勰说:“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③鱼诗中反对用得较多,如“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赠邻女》)是诗人鱼玄机被李亿弃后郁闷情怀的爆发:“易”对“难”,“有”对“无”,在意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无价宝”本极难求,却说它“易求”,借以反衬“有心郎”之难得。这既是诗人从自己切身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痛苦结论,也是对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遭遇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这两句诗喊出了封建社会中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苦闷心声,也是对那些玩弄女子的负心汉的强烈谴责。从心理角度来说,造成反对的心理基础是对比联想。

对偶本身都具有一种均衡美,对比之后又有一种反差美。鱼玄机诗歌中的对偶通过整齐匀称的形式表达凝练的内容,使读者读后易于感知、联想、记诵,和谐的节奏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善用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似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成串的一种格式,在形式上不像对偶要求那么严格,只是要求大体上整齐匀称,整齐中有参差,参差中又透着整齐。这种句式也可以包含丰富的内容,表现连贯的语势,适合阐述道理,叙写景物,或者抒发感情。

鱼玄机的诗歌体裁多样,除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外,还有五言七言排律、六言古诗等诗歌体式。在五言七言排律、六言古诗中,用排比手法的较多,这是诗人汲取赋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必然结果,而在遣词用句上,则较五律七律更见诗人功力。鱼玄机这种诗体格律严谨,属对精工,气势磅礴,挥洒自如。她有两首六言古诗较为特殊,都是善用排比的典型范例。如其中一首《隔汉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鸂(勅鸟)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之间形成的是排比关系,同时前三联又形成对偶关系,这种方式,有语势顺畅和对比鲜明的双重功效。首联以“江南江北”对“相思相忆”,以“愁望”对“空吟”,颔联以“鸳鸯暖卧”对“鸂(勅鸟)闲飞”,以“沙浦”对“橘林”;颈联以“烟里歌声”对“渡头月色”,以“隐隐”对“沉沉”。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鱼玄机与李亿隔江相望的愁苦、惆怅之情。此诗的基本句式虽然不出传统六言诗的“二二二”旧例,但由于诗歌在吟咏时可依格律确定字词的抑扬顿挫和长音短音,所以节奏流畅轻盈并无单调呆滞之感,鱼玄机确有其高明之处。

在《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因次其韵》一诗中,作者写道:“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诗人用排比的手法铺写,盛赞姐妹三人容华丰美,文采富赡,心灵手巧,针绣精致,吟诗饮酒,风流娴雅,才貌双全,琴艺高超,天生丽质,清丽绰约……显示了极高的文学才情。胡应麟在《诗薮》中对鱼玄机此篇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余考宋七言排律遂无一佳,唐惟女子鱼玄机二篇可选,诸亦不及云。”并用行下加小注的形式曰:“施肩吾百韵在二作下。”④而这一篇即胡氏所云“二篇”其中之一。另外像《寄刘尚书》、《春情寄子安》、《暮春有感寄友人》、《遣怀》、《感怀寄人》等诗同样既用排比,又用对偶,形成排偶的句式。

三、善用比喻

鱼玄机的比喻不仅类型多样,而且用得贴切新颖、生动形象。“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春情寄子安》),用眼前所见的远涧寒峰比喻李亿的潇洒倜傥的神韵,显示了鱼玄机对李亿的爱慕之情。《寄子安》诗中有:“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一联,暗喻人间的聚散如云飘不定,恩情却不能如水长流,表达感情委婉曲折、缠绵悱恻。“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这句巧用比喻,将男子秉性比作云,飘浮不定;将女子比作水,水性柔弱,随器成形,很难有自己的形状;写出了女子对男子的无可奈何的依赖性和在这种依赖性下的寂寞、痛苦之情。以上诗句不仅比喻贴切,而且对偶工巧。

鱼玄机还善用倒喻,倒喻是本体和喻体次序颠倒的一种比喻。在《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中,作者有两句“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如果按正常的逻辑似乎应为“脸恨如朝露缀花,眉愁似晚风欹柳”,但鱼玄机偏偏倒反顺序,移情花柳,新近丧亡,花木同悲。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花缀朝露似乎是悼亡者脸上哭泣的泪水,晚风欹柳似乎是他的愁眉;花在泣,柳也愁,与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得情景交融,缠绵悱恻。

四、善于用典

鱼玄机的诗用典多,出典广,寓意新。纵观其50首诗歌,有50多处用典。且有两大特点:如盐溶水,浑化无迹;反意用典,弥见创新。

鱼诗用典十分灵活,正用、反用、明用、暗用等等无所不备,最能显示其灵活性的,主要表现在对某一典故的反用。反用典故,是用典中比较高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驾驭典故的纯熟程度。如《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的颔联“西看已有登垣意,远望能无化石心”,不仅连用两个典故,而且对偶工整,第一个典故出自于《登徒子好色赋》,赋中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好色,宋玉则以东家邻女至美而其不动心来反驳:“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第二个典故出自于中国的望夫化石的传说,根据魏晋时期的《列异传》记载: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随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⑤《列异传》原书已佚,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辑录佚文数十条,因而后世才得以见到部分面貌。后人一般用来比喻妻子思念丈夫,或者形容精诚之至。鱼玄机反意用之,自比为东家女,弥见创新,说西邻已有登墙窥己之意,我也岂能无望夫化石之心,非常委婉地表达对西邻的爱意与精诚之心。

在《感怀寄人》的最后一联,作者写道:“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此联出自于《后汉书·党锢列传·杜密》:“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⑥轨,车迹也。言刘胜告老还乡之后避绝人事。玄机不扫门前红叶,意在说明自己虽为道士,却不欲与世人隔绝,并等待知音的到来。诗人用这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知音的主动追求。“如松匪石盟长在”(《春情寄子安》)是语典,“匪石”出自于《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言石可转,而心不可转,从正反两面比喻鱼玄机对李亿的爱情坚定不移。

鱼诗用典不仅可以丰富艺术形象的思想内涵,含蓄地寄托诗人的思想情感,而且使诗篇呈现出“辞约义丰”、“委婉含蓄”和“典雅精致”的审美效果。

五、善用复叠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论道:“复叠是把同一个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共有两种:一是隔离的,或紧相连接而意义不相等的,名叫复辞;一是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名叫叠字。”⑦顾炎武《日知录》云:“诗用叠字最难,‘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鳣揭揭,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⑧

在鱼玄机的诗歌中,叠字共出现了22次。叠字出现的位置十分灵活,或句首,或句中,或句尾,如:

灼灼桃兼李、苍苍松与桂。(《感怀寄人》)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寓言》)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隔汉江寄子安》)

叠字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叠字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

复辞就是所谓“交错之体”,即为重出。重出者,谓一句或一首诗中,一字或数字再现之谓。刘勰于《文心雕龙》炼字篇云:“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者俱要,则宁在相犯。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⑨行文遣词,诗文家皆避重出,然有时却以重出为能。鱼诗重出的地方达12处之多,也绝非偶然现象。在《迎李近仁员外郎》中,作者写道:“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这首诗是写玄机听到李近仁到来时欢欣的心情及行动。首句连用两个“喜”字,第二句中连用两个“灯”字,使诗句在缠绵重复中呈现了流转如珠的音律美,突出了情绪的欢快激昂,给人以喜气扑面之感。

六、善用列锦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这个名称是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提出的,他对列锦的解释是:把具有关键性的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这种修辞手法叫“列锦”⑩。中国的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

“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诗中全部用名词短语构成,没有连词,也没有副词,但它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形成对照,与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像这类型的句子还有“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早秋》)、“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寄刘尚书》)等。

总之,鱼玄机诗中综合运用多种辞格,能精妙传神地写景状物,挥洒自如地表情达意,达到了委婉含蓄、生动形象、典雅精工、意境浑成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水涓)

资金项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编号为JYCJY0704

作者简介:李素平,硕士,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①周亚生.古代诗歌修辞[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52.

②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3.

③⑨周振甫. 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8-319,351.

④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69.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5.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2198.

⑦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3,175.

⑩谭永祥.修辞新格(增订本)[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203.

猜你喜欢
艺术效果辞格诗歌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诗歌岛·八面来风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语形辞格的象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