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在“流观泛览”中诗意栖居

2009-07-24 08:51孙国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陶渊明

摘 要:《读山海经》是陶渊明的作品。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陶渊明 《读山海经》 “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的思想极其复杂。他一方面有儒家的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又深受老庄道家的出世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佛教影响,重视对人生的参悟。陶渊明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归隐。辞去彭泽令之后,他参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之后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归园之后他写了许多田园诗。他的田园诗主要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以及躬耕陇亩的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由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情景生动逼真,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含着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种善于将田园生活诗意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意义和浓郁诗味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

《读山海经》是一组组诗,共13首,一般认为,《读山海经》组诗属于“咏怀诗”,是诗人读《山海经》、《穆天子传》后有感而发,寄托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读山海经》(其一)是组诗中的第一首,也被称为“序诗”。就这首“序诗”本身来看,带有陶渊明的田园诗味。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幽居自得、耕余读书之乐。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

诗人写归园田居之乐,集中体现在“吾爱吾庐”上,即现在所说的“我爱我家”。 那么,“家”究竟有什么值得诗人“爱”的呢?在全诗开头的环境描写中,出现了田园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诗意化的景物意象:草木,绿树,小屋、小鸟等,所有这些意象在诗中营造了典型的田园氛围,使诗歌具有陶诗一贯的恬静风格。陶渊明在诗歌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家”本身的外在建筑特征以及内部的陈设、装潢等,但给我们每一位读者留下了和谐、温馨而又充满自然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印象。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和“长”点明草木得其天时而恣意纵横的动态生长过程,突出了草木繁茂旺盛的特点。诗人面对自然界如此自由健康、充满无限生命力的草木怎么不会引发对这种自由健康生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绕屋树扶疏”其神来之笔就在于一个“绕”字,它一方面写出了绿树环屋生长的情态,透露出自然无限的生机,让读者想象出树影婆娑婀娜的美好画面;另一方面,以动衬静,突出了田园的安谧,整句勾勒出宁静而富有生气的周边环境;与此同时,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亲近感油然而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众鸟欣有托”,字面上是说鸟儿遇此嘉木“欣然有托”,实际上想要传达的是作者得此家园而“吾爱吾庐”。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自己选择“幽居自得”的生活方式后,精神得以安顿的快乐欣慰之情。如果说归园之前的诗人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那么如今的陶渊明终于实现了“鸟归林”、“鱼归渊”的美好愿望。陶渊明诗歌中的鸟常与树结合在一起,这种类型中的“鸟”是寻觅精神归宿的陶渊明本人的象征,而树木则是他最终精神家园的象征。田园能让诗人快乐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诗人在这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句诗既是全诗的诗眼,也是领悟诗人耕余读书之乐的关键句。那么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呢?下面分别从读书的环境、读书的情形、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目的四个方面作进一步说明。

(一)读书环境:清幽宁静,远离嚣尘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这是描写诗人的读书环境。陶渊明的“家”或者说陶渊明的读书环境的最大特点在于“隔”。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动词。陶渊明的大量诗文中,都有“隔”的影子“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以及《桃花源记》中那与世隔绝的田园世界等。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个“隔”字?这个“隔”字里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有意让自己从一个世俗的世界抽身出来,进入另一个理想的田园世界,这个田园世界的象征物就是一个小小的“家”。诗人把这理想的田园世界与世俗的世界隔离开来、隔绝开来,甚至要把自己封闭在田园世界中,这种隔绝很彻底,“颇回故人车”句大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总之,“隔”字至少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说明诗人对清静无扰田园生活的热爱;二是隐含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特别是官场生活的坚决否定,表现出诗人与世俗生活的决裂思想。那么我们又如何来评价陶渊明的“隔”呢?

“家”在陶渊明诗中固然有着封闭性的特点,家把作者跟世俗世界隔离开来,但这样的“家”同时具有开放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陶渊明把自己封闭起来,为自己关闭了一扇世俗之门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一扇自然之门。陶渊明诗歌中的“家”已经不再是实实在在、有着固定空间的封闭“小屋”,在这里,“家”成了“自然”的同义语,有着无比的开放性。陶渊明在世俗社会、世俗官场这一“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自然宇宙。……在这样的“家”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浑然一体,陶渊明的灵魂得到放飞,精神得到自由。所以,陶渊明会在《归去来兮辞》中这么说:“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家虽是一个人的,却是别有洞天的,诗人在这样的“家”里,泛览群书焉能不乐?

(二)读书情形:高雅闲适,浪漫诗意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两句诗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字是“欢”。饮酒是陶渊明一生的嗜好,饮酒也成就了陶渊明流传千古的22首《饮酒》诗。在这首诗中,饮酒又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一边读书,一边享用着自制的美酒、自种的蔬菜,这是何等高雅、何等自得啊!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得到,陶渊明这两句诗中的每一个字,陶渊明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自然流露出别样的幸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在一般诗人眼里,春雨是最惹人喜爱的。杜甫有《春夜喜雨》一诗,诗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陶渊明的眼里,孟夏多情之雨决不亚于春雨,它滋润着诗人的心田。韩愈诗《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陶渊明看来,这微雨、好风同样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自然界灵动的信息,这有风有雨、有树有木、有花有草的田园不也是“绝胜烟柳满皇都”吗?着实让人怜爱。诗人能在这微风细雨中读书,又是显得何等的诗意啊!这诗意不也具有“风声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味道吗?

(三)读书目的:放飞灵魂,忘怀得失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陶渊明读书的目的很清楚、也很简单,就在于一个“乐”字。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而且透过全诗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的读书之“乐”并不在于读书本身的“乐”,他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何以见得?我们不妨来看看陶渊明采用的读书方法。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采用的读书方法是“流观泛览”,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即“不求甚解”。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读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会意。何为会意?会意就是要求读者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品的意,这种读书方法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读者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参悟人生,与此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如果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话,那么,陶渊明的读书也有欧阳修的一点醉意吧!正如陶渊明式的弹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放飞灵魂,忘怀得失是陶渊明读书之乐的根本所在。

《读山海经》(其一)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就全诗而言,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这两部分内容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说诗歌的上半部分要展示的是读书需要有一个“自然和平”的客观环境的话,诗歌的下半部分展示了读书更需“清雅安闲”的主观心境,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诗意读书的环境。在诗意化的读书环境中达到放飞灵魂、忘怀得失,最终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诗意栖居。

(孙国华 江苏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214001)

猜你喜欢
陶渊明
陶渊明以诗劝后生
陶渊明的学习方法
陶渊明的小脾气
SEALS OF APPROVAL
陶渊明失败了
陶渊明:回归一方庭院,许你一世悠然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一部承前启后的陶渊明研究著作
陶渊明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