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

2009-07-24 08:51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铸剑鲁迅

白 岚

摘 要:复仇是人类最激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自古如此。眉间尺身负刻骨铭心的父辈仇恨,不惜离乡远行,运用各种手段,达到复仇的目的,是古代复仇行为的典型代表。但是在鲁迅小说《铸剑》中,历史故事的传统情节被颠覆,眉间尺身上的复仇精神也已经发生改变,表现出了新的复仇内涵。

关键词:鲁迅 《铸剑》 复仇主题

《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中一篇著名的小说,写于1926年,以复仇为主题。复仇是人类最激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自古如此。眉间尺身负刻骨铭心的父辈仇恨,不惜离乡远行,运用各种手段,达到复仇的目的,是古代复仇行为的典型代表:在人物对立上,是个人向君王的复仇;在复仇动因上,是子报父仇;在故事情节上,冲突紧张,仇恨情绪浓烈。这些都是传统复仇故事的一些特性,但是《铸剑》这部以复仇故事为原型的现代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复仇模式的特征,其所表达的是作家对复仇行为的态度,阐释了与作家本人相关的新的复仇精神。

鲁迅从感情上对复仇无疑是十分倾心的,在他多个作品中都涉及到了复仇的形象和主题,渗透了其对复仇的态度。《女吊》是鲁迅临终之前完成的作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还依然要歌颂复仇精神,可见他对复仇的坚持。他在文中将“女吊”评价为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的、更强的鬼魂,也以“会稽乃报仇雪恨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而自豪。或许在他看来,复仇者即使失败,其生命的自我牺牲也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的多,作为“战士”,要想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就必须顽强的反抗。

然而鲁迅何以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中?是令人愤恨的社会现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民众,鲁迅的“仇”正从此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乱,正义不能声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压迫当中,先进的仁人志士又屡遭杀害,我们呼唤着一种力量带领人民奋起反抗,走出绝望的社会。鲁迅正是用手中的“利剑”,向当时的环境发起猛烈攻击,以其特有的犀利的嘲讽的手法,创作一部又一部深刻的作品。回看《铸剑》,它的初稿写成于1926年10月,这一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了血泊中;1927年,鲁迅来到广州中山大学,而此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趋表面化、白热化,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怒火,坚决激烈地复仇。鲁迅对待“复仇”是绝不含糊的,他“不像上海的‘前进作家那样憎恶报复”,而是坚决反对面对仇恨庸庸碌碌、无动于衷的态度,即使是严苛和峻冷的环境,也要在绝望中进行反抗,如同他对在《女吊》中提到的“前进”的文学家和“战斗”的勇士们的反对和厌恶一般。对待这些要复仇的对象,鲁迅的手段是坚决而激烈的,他始终认为“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绝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1],乞求不会受到正义和良心的惩罚。

鲁迅弃医从文,选择用自己的文章来拯救中国,本是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讽刺和抨击来唤起人们的觉醒,从精神上、根本上拯救那个沦陷的社会。但是,无知群众们麻木的精神和无聊的趣味使鲁迅一次次回到绝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面对的正是鲁迅作品中那些形形色色又极其相似的“看客”形象。“看与被看”是鲁迅作品中典型的叙事模式,也是这种模式将那个社会中人们的麻木、混沌、无知和迂腐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在鲁迅《呐喊·自序》的叙述中,最早并且给他最大刺激的“看客”就是他在日本仙台留学时课堂上看的幻灯片里,中国人围观自己同胞被杀。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在日本的课堂上完结,仍然不断地在中国的土地上表演,在小说《药》、《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看客无处不在,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围观夏瑜被杀,他们跟着阿Q的囚车听他唱戏、看他被击毙,他们似乎只有在祥林嫂的痛苦回忆中才能找到生存的价值。在《铸剑》中,也有众多“闲来观赏”的人们,眉间尺不小心将干瘪脸少年碰倒,“闲人们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2]。“这样的敌人”与其说是干瘪脸少年,不如再加上这群围观的人们,在小说的最后,当复仇者和暴君的尸骨难解难分而一起“大出丧”时,他们万人空巷的“瞻仰”场面,完全瓦解了复仇的悲壮,连死尸也成了鉴赏、取乐的材料。

可悲的人们,可悲的社会。看客们是一些被压迫却不觉的庸众,只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然后坦然地告诉自己不曾经受压迫的痛苦,仍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被拯救和反抗。

那怎样来对付这些人们呢?复仇!

向压迫者复仇,向麻木的被压迫者复仇,《铸剑》完整地展现了鲁迅的复仇精神。鲁迅对楚王杀干将原因的改写,增添了眉间尺复仇的正义性,也把楚王和现实社会中的压迫者带到了一个重合的位置。眉间尺和黑色人对他的复仇,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不惜血腥,不惜疯狂地三头搏斗,正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战斗意识和毫不含糊的复仇精神,绝不讲无原则的宽容。取掉楚王的性命,是《铸剑》完成的第一步复仇,也是最直接、最明了的复仇行为。当复仇者和仇人的头颅混在一起不能分辨时,情节出现了极度的荒诞,作者的叙述笔调产生了明显变化,悲壮的复仇场景瞬间变成了妃子大臣们分辨头颅的滑稽情态,以及荒谬的三王并葬大出丧,小说基调从冰冷严肃变成滑稽嘲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学者认为小说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眉间尺“复仇行为的失效”[3],复仇的结局如此滑稽和荒谬,那么复仇行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存在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小说《铸剑》里的复仇不是眉间尺的复仇而是鲁迅的复仇,根据鲁迅的一贯风格,滑稽荒谬的情节才是鲁迅复仇的真正开始,并非是所谓的“失效”。对于君王而言,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尸首获得安葬是不得安宁的,何况是与复仇者的头颅混在一起,更是“不能容忍”,那么这种看似荒谬的结局也是对暴君(压迫者)的有力打击。同时,悲壮与荒谬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所产生的张力,以及获得的嘲讽滑稽的效果,都是鲁迅复仇的有效筹码。可以说,这是鲁迅在《铸剑》中完成的复仇行为的第二步。

《铸剑》复仇行为的第三步,是针对万人空巷“瞻仰”三王并葬大出丧的“看客”们的,鲁迅不仅讽刺了小说中的无知庸众,也报复了现实中无聊、麻木的看客们,让他们开心地看自己影子的笑话,却浑然不知。正如鲁迅在《复仇》中对待看客的态度和向他们复仇的方式。鲁迅曾这样解释《复仇》的寓意,“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4]鲁迅在《复仇》中所塑造的一男一女以“拒绝表演”报复那些无聊的“看客”,并且反过来“看”看客们的“无聊”,“以死人的眼光”,赏鉴他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沉浸于“复仇”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以无可看为爱看热闹者的惩罚,这种复仇方式是奇特的,也是有力的。《铸剑》中对看客们的惩罚虽与此略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鲁迅多数涉及复仇内容的作品,可以看出,鲁迅的复仇是以自我损伤和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大有同归于尽的复仇意味。《铸剑》中,眉间尺毅然地用青剑削下自己的头颅交给宴之敖者,在之后的战斗中,宴之敖也是用自决的方式参加到与暴君的搏斗中。《复仇》中,那一男一女虽然沉浸在“复仇”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但是圆活的身体在慢慢地变得干枯,干枯。《复仇之二》里耶稣本身的复仇方式就是悲壮的,他要玩味以色列人对待神之子的恶行,悲悯他们的前途,而且要使他们永远记住他的痛楚,那么就只能自己清醒清晰地感受被钉死的疼痛,或许只有这样才有效,这报复才会在人类道德良心上打下烙印。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他的复仇也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与毁灭作为代价,并最后导致了生命的死亡。

“只有大痛苦,才可望有大欢喜。”[5]鲁迅始终认同复仇是必须的行为,若要想达到复仇的目的,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代价,鲁迅严苛于复仇过程中的自我残损和自我牺牲。

注释:

[1]鲁迅:《女吊》,《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2]鲁迅:《故事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3]袁筱芬:《复仇母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对话”与嬗变——解读〈铸剑〉、〈伍子胥〉、〈复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5]黄乔生编:《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第168页。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高远东等编.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C].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黄乔生.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C].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4]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6]袁筱芬.复仇母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对话”与嬗变——解读《铸剑》、《伍子胥》、《复仇》[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白岚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00872)

猜你喜欢
铸剑鲁迅
鲁迅防窃
老铸剑师的秘诀
孔乙己
论《铸剑》的复仇母题
浅析<铸剑>眉间尺的人物形象
鲁迅《铸剑》中被解构的复仇者形象
小说《铸剑》中意象的融合
阿迅一族
鲁迅与茅盾历史小说的叙事学比较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