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思路

2009-07-30 05:55
文教资料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李 琦

摘要:时代背景的转变凸显了学生工作管理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挑战时应当积极应对,重新定位,从管理观念和职能方面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

百度新闻报道了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浙江大学校方开全国高校风气之先,率先举办“校花校草”比赛,把大家私下流传的价值标准公开化。在封闭僵化的过去,大家只能私下议论评判美女美男,而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国迈入了新时期,进入现代化社会,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由此显示新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高校,随着社会文化大思潮的变化而渐渐打开“象牙塔”的大门。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体制,完善的学生工作管理,激发了我们奋起直追的勇气。在教育走向国际的同时,学生工作的问题日益凸显。杨敏在《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的创新》中提到:“我国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以‘说教和‘管教为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现封闭性、强制性、灌输式,发展学生素质强调共性制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忽视对学生的服务性,忽视学生个体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很明显,我国高校要融入世界,首先必须认真思考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理念,要着眼于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就是一切”,如何让学生快乐全面发展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新时期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时代背景的转变凸显学生工作管理的问题。

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高校教育亦由义务制免费教育走向收费的轨道。学生家长投资教育,学生交费上学,与学校形成契约关系,学生以教育消费者的心态评估学校的管理工作。而大部分高校管理者没有转变观念,依然满足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对学生采取行政式的强制管理,着重于命令,只要学生听话和服从就觉得高枕无忧。刘敬敏在《中美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的比较分析》中提到:“在西方国家,自由平等和人本主义思想对学生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学生在学术和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与学校或教师进行自由平等对话。在学生至上的准则下,年轻而又思想活跃的学生一方在与校方的摩擦中往往能占据上风。”由此可知,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以人为本”,我国传统的学生工作者应充分认清时代的转变,认真探索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观念,努力赶上时代的先进潮流。

2诸多的需求引发的挑战。

有些高校欢迎新生,打出的口号是:宝贝。欢迎您190后的学生从小是家里的独子,是家里的宝贝。从小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性格富有个性,对外界的变化较为敏感。对新事物不但渴求而且吸收快;这些宝贝今非昔比。在妈妈的肚里时就开始了胎教,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得到了各种精心的教育,与旧时代的父母相比,他们德、智、体、能都获得了全面的熏陶和发展,他们是现代化的宝贝。《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很多国家认为,现代人的教育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而所有的国家都认为它又是最重要的问题。有些人想使今天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些,因而就要为未来作好准备,在这些人看来,教育乃是一个基本的、普遍的课题。”现代化的宝贝已经告别过去。在不断追求新的变化,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环境和改善自己的处境。学校面对这些变化巨大的新的学生群体,如何做好科学化的管理,如何求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难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高校已经取消了工作分配制度,很多大学生遭遇就业难,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啃老族”,而与此相反,很多单位和企业对素质全面、自信、自强的现代化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由此形成了矛盾:高校输送的人才与社会要求的不对口,造成表面上的人才过剩。如何培养走向外界的社会化的学生,改变以往封闭的象牙塔式管理,让学生工作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是学校首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与国际教育接轨所带来的冲击。

据新浪教育网报导:“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打破国家界限,到其他国家求学深造。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支持,更多学生还选择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各国的教育机构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和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教育市场的扩大和发展。”我国的高校近年来积极与国际教育接轨,发展多边教育和双边教育,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我国就读,以加强国际间的友谊和交流。与此同时,国际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模式,学生工作管理的科学理念和完善的体系如潮水一样涌入,冲击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改善学生工作管理,使之适应国际和国内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在激烈的高校生源竞争中独具魅力,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又一课题。

4学生工作应如何科学定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工作的定位仍处于“模糊混乱”期,有人把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天天挂在口头,没有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人觉得学生工作可有可无,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排名靠后;有人认为学生工作等同于行政管理,就是让学生听从命令,平平安安,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一出事就大家麻烦。这些潜意识中流行的观念导致重教学、科研工作轻学生工作成为普遍现象,很多高校在生源竞争激烈的今天,没有具备适应新形势的头脑,没有清醒地看到学生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转变观念,认识到高校是一种教育服务产业,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让学生快乐全面地发展,许多高校对学生工作应如何定位仍然处于“迷茫”状态。

5高校盲目扩招所带来的问题。

这几年很多高校掀起扩招的热潮,很多大城市都在搞大学城建设,如一股时尚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有些高校学生人数在短期内就扩大到一倍,有些由于兼并低一级院校再加扩大,学生人数甚至翻了两到三倍,高校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在高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

(1)学生素质无法保证。高校的准入门槛变低了,学生入学机率大大提高,学生素质自然降低。西方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学生要拿上学位很难,而我国高校由于这几年扩招严重,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很难一下子赶上,造成学生毕业容易,读书只是背背死书,上课抄抄笔记,有些甚至经常逃课,也可以在规定的年限内轻松过关。很多学生走向社会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

(2)就业困难。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密集型的社会,远没有步入知识集约型社会,大学扩招,大量的大学生涌向社会,而社会的工作岗位又往往与大学时所

学习的不相匹配。对劳动技术人才社会需求量大。而高校的学生重理论,轻技术严重,学成毕业后大部分没有一点技术或者实践经验,无法完成工作,这样一来,许多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又回到技校学习技术。

(3)高校包袱沉重。在扩招的招牌下,各高校都重视校舍的扩建,大兴土木,扩张校园,动不动就是上亿的贷款。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的债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而且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还有一些学校盲目求大,兼并这个,兼并那个,等等,而新组成的学校专业人才少,接收的专业素质缺乏的管理和教学人员反而多。

以上扩招带来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学生工作内容增多、范围扩大、工作难度加大、专业管理人员短缺的难题。

二、如何创新

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报导了一则消息:“‘2008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研习营19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开幕,来自台湾7所高校的120名师生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师生参加研习营。开幕式上,各校校长及代表作了‘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报告,阐述了各自高校在学生创新培养中的做法。”也就是说,创新是一种需要培养和开发的能力,高校学生工作者渐渐打出了这样的口号并且付出了实际的行动,体现了高校学生工作求创新、求突破的思想。应如何创新,如何改变陈旧、滞后的管理层面,踏上完善和科学的管理阶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应改变观点,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

戴秋菊在《中美高校学生观及学生工作比较与启示》中论述道:“美国高校在学生工作中把以‘个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类似于企业的‘顾客至上的原则在服务中体现出管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长期坚持‘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内容统一,强调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管理模式和方法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我国高校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时代意识,以开放和前进的胸怀迎接教育大环境的改变,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以洗脑的方式真正地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且应用到学生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重视学生的需求是高校现代教育的最新、最高体现。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是自我发展主体的客观存在性,要全心全意以学生的立场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康建军在《实训和学生服务一美国、加拿大考察学习体会》中说:“美加两国社区学院都有自己的学生服务中心,并且有自己的理念和服务规范。(一)学生服务理念1,学生是学校的顾客(美国:圣博纳迪若学院)……3,让教职工成为学生服务的资源(美国:道格拉斯学院);4,对学生充分关注(美国:富乐顿学院)。”也就是说,在西方国家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是深入人心、相当普遍的,是被管理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学生是学校的“消费者”。我国高校管理者面对形势,应具有危机意识,要改变以前行政的管理作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强制式的方法,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具备为学生服务的使命感,要将学生工作变“管理型”为“服务型”。通过服务,优化管理环境和体系,使管理者能够全方位地关爱、指导和多角度地理解学生,通过服务,循序渐进地改变和优化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弥补传统的教育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快乐全面发展,从学术、技能都获得良好的提高和开发。

2由单一管理职能转变为综合服务职能的多元化管理。

我国高校应当改革单一的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手段和方法,要动脑筋针对学生特性的多元化,学生需求的多样化,科学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管理的质量,变群体管理为注重学生个性、综合素质的发展。赵勋蘼在《关于倡导和强化高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职能的探讨》中提出:“高校执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一年多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正因此而被迫经历一场顺应整个国家法治发展进程的深刻变革。倡导和强化高校为学生的服务职能势在必行,即使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为学生服务仍应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式。”即提倡高校要把管理与服务综合起来,引进服务的新鲜血液,建立一个学生学业、心理、法律、生活上的指导咨询的健全服务体系。把学生工作导向细致化、深入化,把管理与服务变为无法分割的主体,做到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

3由行政管理为主变依法治校,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修改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确立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反映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趋势——法治化。明确了“依法治校”成为学生工作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各高校全部建立了专门的学生工作机构:在学校有学生处,各院(系)有系书记或副书记领携的二级管理机构,具体管理学生事务。各校有一名副校长或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充分体现了党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行政话语权很显然优先于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由此导致我国高校的传统学生工作依然以人治为主。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突破传统体制和观念局限,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调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用法治的理念、方法,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上实现规范化、合法化,使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合法进行。

4建立“宽进严出”的学生管理评定制度,保证大学生的高素质。

要建立“宽进严出”的管理制度,保证学生人校受到严格的素质培养。李鸿江在《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中提出:“美国56%的青年能进人大学,但只有20%的人能获得学位。充分体现了美国高校宽进严出的原则。”我国高校应当提高毕业门槛,根据出勤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论文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决定学生能否毕业。通过改革管理评定制度改变学生松散的作风。让学生从进学校开始就深切认识到只有紧张、高质量地学习,保证各科成绩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拿上学位,改变以往90%以上能拿到学位的局面。

5建立一支专业化学生工作队伍。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很多只具备专业不对口的大专或本科学历,没有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工作队伍流动性大,缺乏稳定因素。高校学生工作要适应新时期工作内容和空间的巨大变化必须走向专业化,建立一支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生事物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专家队伍。学生工作队伍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将全面实现学生工作方法和理论的专业化、体制专业化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推进学生工作专业化进程。

6重视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只是工作大都流于形式,在学生毕业时提供一些单位面试而已。面对新时期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就业指导工作应走向专业化和质量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应从学生入学起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培训:比如提供职业信息,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展方向,并且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学习配套的课程和技能,并对学生提供实习帮助,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等。提供关于就业的全方位服务,这样学生毕业时对所学专业已经具备成熟全面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对社会的职业市场也有比较准确的定位,找工作时成功的机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