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难掩无奈奈——SNS高校用户调查报告

2009-07-30 05:55
计算机世界 2009年23期
关键词:娱乐性娱乐运营商

SNS市场受青睐的程度,正不断加剧。

上个月,新浪“朋友”和搜狐“白社会”相继正式进入内测阶段,加上腾讯校友QQ和网易博客,国内四大门户网站均正式进入SNS市场。6月17日,阿里巴巴的人脉通上线。而据悉,中国移动139.com和新联通也谋划切入SNS阵地。加上内网、开心网(kaixin001.com)、天际网、5G等国内SNS市场上的老手校,一场混战将不可避免。

但无论厂商如何热捧,SNS要发展,最根本的还在于用户。为此,本报特别针对SNS最主要的用户群——大学生的SNS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266名接受访问的在校大学生中,记者发现,大学生对SNS的热情有明显地周期性;他们用SNS主要是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并非为“新朋友”而来;SNS上的信任与互动也流于形式。而专家指出,这些,都将成为未来SNS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使用热情难以为继

“我前后使用开心网就两个多月,开始的时候还经常上,挪车位、偷菜、种菜,但后来就没有什么意思啦。”苗杜(本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这样向记者描述着她的开心网体验。

采访中,像苗杜这样对SNS“热情逐渐冷却”的人不是少数。今年大三的刘宇玩校内网,也同样经历了由热到冷的状态。“以前是一天至少登陆2~3次,每次都停留很久;现在是两三天才登陆一次,而且是无聊的时候才去点几下。”对这些人来说,SNS是有生命的。到使用末期,即使没有被判“死刑”,也会被闲置。调查数据显示,66.4%的大学生使用SNS不会超过两年。

除了使用热情不持久,大学生对SNS远未形成一种习惯。在更深入调查中,“如果有一天SNS关闭了,你会不会觉得失落”这一选项中,95.6%的人选择“不会”,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会”。此外,数据还显示,81.6%的大学生每周花在,SNS网站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平均一天不足一小时。而其余18.4%中,绝大部分是刚接触SNS的。

面对SNS这样的用户粘性,SNS运营商只能通过不断更新产品来维持用户,不过,“这些娱乐插件只能短期内吸引用户,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改善。”业内人士指出,这导致SNS出现一个使用周期,每当推出一个新应用,用户活跃度迅速提高,然后逐渐下降,直到下一个应用出现。

“目前国内各SNS产品的生命力仍不够强,用户的使用周期现象还广泛存在。和一年前SNS的大红大火不同,现在SNS正面临着老用户大量流失问题。”该人士表示,新用户不断进入掩盖了这一问题,但对正在寻找商业模式的各SNS运营商来说, 用户是“基础建设”,必须重视起来。

成也娱乐 伤也娱乐

事实上,校内网和开心网,是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SNS网站,也是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有着很强的休闲娱乐性。艾瑞高级分析师刘东认为,如此强的休闲娱乐性和中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需求有着很大的关系。数据调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有61.8%的大学生在使用SNS的原因上,选择了“休闲娱乐”,而“认识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仅为26.3%。

北京工商大学的周陆陆同学今年大四,他三年前就接触了校内网,在同学中算是“创新性使用者”。刚开始,他总为找到以前的初中、小学同学而兴奋,但没过多久,就失去了兴趣,甚至还有些失望。他说,“就算通过校内网把以前的中学同学加为好友了,但是只是热一阵子,后来不联系的还是不联系,不熟悉的也没有变成朋友。”如今,买房子是他玩SNS的惟一理由。他说,“对我而言,开心网就是一个满足过程,并不是一个和朋友联系的工具。”

像周陆陆一样态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玩SNS仅仅是因为某个游戏而,而当他们对这些小游戏腻了的时候,便渐渐地淡出了SNS,基本上没有维护人际关系的想法。

虽然娱乐并不一定会影响大学生与朋友间的联系,但实际上它弱化了SNS的核心价值,即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现阶段的SNS来说,就像2007年的视频分享一样,市场正处于争夺用户、跑马圈地的阶段,从开心网的迅速蹿红来看,争车位、朋友买卖等应用功不可没,极具娱乐性的服务和应用是SNS争夺用户最佳方法。

对此,刘东认为,娱乐对SNS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可以起到作用,但这只能作为SNS在早期发展阶段扩大用户规模的手段,从长远来说,过多的娱乐性既不利于SNS的核心价值的发挥,又不利于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同质化的娱乐应用组件很难带来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对用户忠诚度来说,也是无益。

老友重于新朋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们对扩展新的人际关系有很强的需求。因此,以六度分隔理论为基础的SNS应该着眼于帮助用户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大学生使用SNS的目的中,选择“增加和朋友的联系”的大学生占67.3%,远远大于 “认识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的26.3%;而在“使用SNS获得的收益”中,77.4%的大学生“加强了和老朋友之间的联系,维持彼此间的感情”,也比45.6%“结交了新朋友,扩大了我的社会人际网络”多出不少。由此可见,大学生更多的利用SNS来维护已有的社会关系,而非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江南同学的眼中,SNS就扮演着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的“好帮手”角色。大学毕业后,由于几乎和所有的大学同学都不在同一个城市,江南平时与大学好友的联系很少,但是开心网的出现,又让她和以前的好友联系上了。她说,开心网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远距离的朋友,如果经常用电话和短信联系,有时成本高,而且话题不多;如果不联系,同学的情谊又会变淡了。而开心网就能以一种有趣、互动、适中的方式一直保持这种联系。

国外的一项关于大学生使用Facebok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使用Facebook更多的是为了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而非拓展新的人际关系。此外,分析机构的一些研究报告表明,人们用SNS更多的是出于维护已有的人际关系,但是这样的说法还没有成为业界的共识。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自诞生之日,SNS就打着“社会资本”的旗号,这个英文缩写简洁地告诉人们可以在网上拓展自己的人脉。可事实上,“把社会关系搬上网络”的理想与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的信任与互动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而商业利益驱动的SNS只希望圈定用户,成为互联网的入口,至于SNS对社会人际网络的作用、SNS对社会的价值似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业内人士指出。

在调查中,大学生对通过SNS认识的好友的信任程度(44.7%),远远高于通过其他网络方式(22.5%)。“但这种信任只不过是较浅层次的好感。”一位接受访问的学生告诉记者,就算在SNS上玩的再好,也不可能借钱给通过SNS认识的朋友。而这也是几乎全部受访者的回答。

而在“信任”之外,SNS诞生时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互动”的发展也与当初的设计大相径庭。偷白菜、争车位、送礼物,这都属于浅层次的互动,不伴随言语的交流,难以形成稳固的人际网络。

中国传媒大学三年级的杨柳同学就如此评论:“SNS上的互动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也不会带来‘真实的交往。”她说,“校内网有我个人的状态,有许多陌生人会评论、留言。出于礼貌,我会简短地回复。但是,这种互动并没有给我太多的真实感。”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信任与互动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界对SNS的定位。在SNS初期,国内的运营商是打着增加网民“社会资本”的旗号来进行市场推广的,但实质上有很大价值的“社会资本”却仅限于口号。SNS运营商脱离了最初的发展轨道,忘记了SNS的价值。

“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应用,实名制的SNS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现实与互联网融合起来,基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建立稳固的关系网络。它最基本的价值在于真实性,最核心的是维护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当下的SNS运营商往往沉溺于同质化竞争,满足于娱乐性插件带来的暂时性的用户激增,局限于用休闲游戏吸引用户。”该人士表示。

或许,江南和她朋友之间的一段对话可以作为SNS现状的缩影——朋友问:“开心网是什么?”江南答:“开心网就是为了让人开心的。”之后,江南却再也说不出开心网到底给她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和有趣的地方。语毕,双方都是一脸无奈。

猜你喜欢
娱乐性娱乐运营商
娱乐眼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
编排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娱乐性研究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