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患得患失占据你的心

2009-07-31 07:50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玲教训面子

万 苏

万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也让我觉得活得很累,那就是经常有同学向我借钱。每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心里总是不甘不愿的,但一想到面子问题,我又不得不借钱给对方。可是钱借出去后,我就后悔了,总是想着别人会不会还给我。就是睡觉后进入梦乡,都在为这个问题烦恼。可是,一觉醒来到了第二天,我又没有那种担心了。

万老师,我这种心理是不是表明我心胸狭窄,一点也不宽容?我要怎样做才能克服这种胡思乱想的心理?希望万老师能给我一些建议,相信对我一定会有帮助的。

您的忠实读者小玲

小玲同学:

单纯凭这件事就断定自己心胸狭窄,不够宽容,可能说得过于严重了。其实在学生时代,大多数同学既跟别人借过钱,也借过钱给别人。在学校里,同学们都是“无产阶级”,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同学之间不得不借钱周转一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从你的来信看,“经常有同学”向你借钱,这可能就有点不太正常了。

正如哲人所说的:“痛苦的秘密,在于有闲工夫担心自己是否幸福!”而你的烦恼,就在于必须在“面子问题”和“借钱不还怎么办”之间做出选择。很明显,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你是一个很洒脱的人,对信得过且讲诚信的朋友,只要条件允许,只管借给他好了,因为不怕他赖账不还。而对于一些不自觉且记性不佳的同学,一口回绝就是,你不借钱给他,相信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但你却为此伤神费脑,既担心借出去的钱会“有借无还”,又想顾及面子。不落下“小气”的恶名。你的这些想法,只能说明患得患失占据了你的心,让你睡觉都睡不香。

患得患失是人生处世的一大禁忌,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过程,我们完全不必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苦苦挣扎、徘徊。如果一个人整天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得失,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心胸狭窄和目光短浅,不仅失去了快乐,还会失去机会和人生方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猎人为了抓住机灵又淘气的猴子,于是在山间岩石上凿了一个口子很小的洞,里面放上猴子爱吃的花生。猴子看到后,马上把爪子伸进洞去,抓了满满一把花生,却怎么也拿不出来。猴子因为舍不得放弃满满一把花生,最终被猎人抓住了。生活中的许多人也是这样,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得到,总是因为患得患失而痛苦,生活得郁郁寡欢。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大心理障碍。面面俱到固然好,但很容易让我们只关注细节而忽略了重点。小玲同学,你如果因为害怕失去面子,而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么你将一直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煎熬中。事实上,充满个性,敢作敢为的你,才是真实的你,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自己,不要给自己戴上美丽的“高帽子”,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此,万老师给你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一是有区别地对待。如果是知己好友向你借钱,当然要根据自身条件,在朋友身处困境时,帮人一把。好朋友之间,自然也就没有“借钱不还”的心理包袱。如果是来往不多的同学,你可根据他平时的为人态度,灵活处理。而对于信用记录不佳的“油条”同学,则要坚定地一口回绝,而不能为了面子问题自寻烦恼。

二是学会合理地拒绝。有些人在面对朋友、同学提出的一些要求时,虽然从心底不愿去做,可又碍于情面不便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他们总是用“如果我拒绝那样做,他们会不喜欢我”来为自己辩解。其实,我们必须学会说“不”来维护自我。我们不必违心地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也不能允许别人抓住我们的弱点而利用我们。学会合理地拒绝,生活中的我们才会显得轻松自如、爱憎分明。

三是懂得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对于他人的请求,如果自己能力所限,爱莫能助。只要你的拒绝表现得自然、合理,你能以直率、诚实和恰当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就不必过多地考虑得失与后果,光明磊落才能活得坦坦荡荡。

四是注意总结教训,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一个人不怕做错事,就怕不能吸取经验教训,老是犯同样的“错误”,使自己总是生活在后悔之中不能自拔。所以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不要过于患得患失,重要的是正视现实,让自己处在一个快乐、轻松的状态中,全身心地迎接学习的挑战。

猜你喜欢
小玲教训面子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神秘的啼哭声
教训
jiāo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教训
面子
可可西里没有海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