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要站十年冷

2009-08-03 08:47徐金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期
关键词:广度功夫讲台

徐金奎

我们身边有很多年轻教师都希望走终南捷径,迅速成为名师。殊不知,名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就能练成的,像余映潮、胡明道、魏书生、于漪等名师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几十年如一日历练出来的。

我认为,名牌教师的打造要通过“渐修”而非“顿悟”。—个语文教师,要想成为名牌教师,首先要具有能够吸引他人(包括学生)的“外包装”:书面和口头表达要具有文人气质,书写表现出个性特点,朗读要极富感染力,还要具有人格魅力……总之,这些东西的获得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获得的。

“渐修”还包含内在修养,这更是一个品牌教师的重要砝码:人格魅力、专业水平、学识广度和深度、人生阅历、心理素质……书法上有一句话“书与人俱老”,教学也是如此,所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背后是“五指山”下五百年如一日的修炼。

过去,我喜欢探讨教学方法的问题。以为方法解决了,教书育人的事就简单了。其实,大家都知道,方法获取有两个渠道:那就是借鉴和自我探究。借鉴和引进的东西还需要消化。而消化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别人的东西只能通过自己反复总结经验并进而将其系统化、条理化、经验化,才能得到最好方法,这样的方法的获得也不是短期内才就能完成的。很明显,教学方法不是死板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个必须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的东西。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教育创新。的确,教育创新就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和自我长足进步的源头活水。可是,什么是“旧”,什么是“新”,这些问题你真正搞清楚了吗?如果盲目地在“方法”上耍耍“花枪”,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其实是在误人子弟,学生—生受其祸害。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学语文的字词教学,有的教师以为学生借用工具书尽可以完成,那是片面的。其实我们的教师如果能从造字源头、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上生发开去,课堂将会将别开生面!对于这些简单的东西,那些缺少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的教师当然是视而不见护着“不屑一讲”。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总以为只要把学生组织起来了,自己轻松的“点拨”几句,场面上好看就“得”了。殊不知,这功夫全在“点拨”上:学生的思维将要到哪里去?你是不知道的,倘若你没有“在大海里游过”,你的点拨质量就有问题,点拨水平的高低同样源于日积月累的功夫。否则,为什么古人说“功夫在诗外”?什么东西都交给学生去“自主”,自己只是摆摆样子,不置可否,难道这不是误尽苍生?难道这能体现教师的“点拨”作用?我们的年轻教师最忌这种貌似前卫的欺诈“伎俩”,要多加历练才能真正练就一双“金睛火眼”!

教师的特点在于其知识传播的深度、广度、准确性和灵活性,而“准确性”和“深度、广度”是前提,“灵活性”则是一种举—反三的变通,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升华。人们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教书也是这样,要有“讲台要站十年冷”的思想准备。否则,难免要失望,难免要浮躁,最终不仅不能成为名师,还将一事无成!

站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讲台的老教师,不一定就是好教师,更不一定是名师。没有站十年讲台的老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老师或名师,那是因为在讲台这个“八卦炉”中的历练太少太少了!

猜你喜欢
广度功夫讲台
爱在讲台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讲台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