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小学生可以旁听国会的会议谈起

2009-08-03 08:47邱广欣王文东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4期
关键词:设施会议音乐

邱广欣 王文东

在美国,中小学生可以随时到当地州政府、议会厅、法院等地去参观、旁听、收集资料、做功课。

在澳大利亚,连国会的会议都可以让中小学生观摩。

阅读《教育的国际视野》一书,目光所及这些匪夷所思的文字叙述,为中国的中小学生艳羡和遗憾的同时,一个问题也油然而生:我们的中小学生可以旁听什么会议?

是啊,可以旁听什么会议呢?不要说地方政府的会议,就连教育行政部门乃至中小学校的教师会议,恐怕也没有几个中小学生可以参与或者旁听。

请不要误会,笔者在此决不是想提出让中小学生旁听什么会议的非分要求。而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学校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道理或许人人都懂,但我们不得不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以应有的关注和支持呢?其实,要说关注,还真不能否认,甚至应该说我们的社会给中小学校的关注几乎使其无法承受,比如对学校升学率的关注。就是例证。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到底给中小学校提供了多少便利和支持呢?

为了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还是让我们看看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源是如何服务于中小学的。

在美国,中小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后去电视台,在新闻部呆一天,参加他们的会议,看编稿子、剪辑片子,以及坐在导演身旁看现场新闻直播。学校如果举行一些有关法律的活动,人们会派出真法官、真律师乃至名法官、名律师去参加学生的活动。

在俄罗斯,所有的影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都对中小学生大开绿灯,实行免票和票价优惠制度。俄罗斯音乐的圣殿——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每月举办一场儿童专场音乐启蒙和音乐欣赏演出。几大著名交响乐团轮流上演,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首席大提琴手等著名演奏家亲自配合讲解员为孩子们示范,着装整齐的孩子们专注地聆听音乐,感受着音乐的美。

在英国,15岁的中学生就可以在一家公司里兼职法律咨询助理,这不仅源于学校和社会都能够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兼职,而且父母们也都很重视孩子多接触各种场合。

诚如教育学博士上官子木先生所言:“社会文化设施的便利使用。使发达国家的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和各种文化工具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当然,由于社会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些在西方国家司空见惯的作为,在中国就有可能被视为“离经叛道”。但是,如果真的从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考虑,从为中小学校提供便利和支持的角度来考虑的话,这样的“离经叛道”又有何可厚非的呢?

谁也不会否认,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让中小学生与社会隔绝或者说不能让中小学生充分地了解和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那么将来,一旦踏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极有可能因为对社会感到陌生而与社会格格不入,或者不能很快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尽管早在几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规定了某些文化设施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服务和支持相对于中小学生对社会了解和参与的要求来说,就显得杯水车薪,或者如蜻蜒点水样的肤浅。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笔者斗胆提出如下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修订有关政策,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的范围。

2,大力营造让中小学生参与生活、关注社会的舆论氛围。

3,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便利和帮助。

4,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使中小学生走向社会成为教育的必须。

5,学校的教学活动要加强课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特别是要有组织地让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6,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和各相关团体,应该将自觉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和服务视为自己作为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的进步需要教育提供发展的动力,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全面的支持和给予必要的关注,这道理或许尽人皆知。但是,如何打破中小学与社会之间的“厚障壁”,特别是如发达国家那样让广泛的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既需要我们从观念上来不断更新,又需要有一大批有识之士率先垂范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种局面的形成也许需要旷日持久的等待。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猜你喜欢
设施会议音乐
欧洲理事会会议
主席团会议
音乐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目击
音乐
设施农业文摘
秋夜的音乐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