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把终身献给艺术的“巧克力大王”

2009-08-07 06:56
收藏·拍卖 2009年7期
关键词:路德维希中国美术馆收藏家

罗 媛

他是德国巧克力大王,是第一个将西方艺术无偿捐赠给中国的西方人,是全世界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私人收藏家,是备受争议的纳粹雕塑家资助人……他就是德国藏家路德维希(Peter Friedrich Ludwig)。路德维希一生共收藏的12000多件艺术品,几乎贯穿了三千年的世界艺术发展史,但他的大部分藏品都捐赠给了世界各地20多个博物馆。上世纪90年代,路德维希夫妇来到中国,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西方收藏家之一。藏品中就包括了艺术家方力钧著名的泼皮系列,以及艾未未、蔡国强、王广义、徐冰,徐坦等一大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无偿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117幅)艺术品,其中包括4件毕加索的作品,至今为止,路德维希仍然是中国美术馆接受的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国外艺术品的捐赠者。

对于成长和生活在一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环境、有着多重身份的路德维希而言,艺术与资本的关系已经无从界定。但人们却可以从路德维希与艺术的一个个交集中感受到艺术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1994年11月,德国著名艺术鉴赏家、社会活动家托马斯·昆斯·恩斯特博士在艾未未的陪同下来到中国美术馆,直截了当地跟时任馆长杨力舟说,“德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的收藏家愿意给中国美术馆赠送100幅欧美国家的现代艺术作品,你们要不要?愿意不愿意接受?他是无偿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需要在你们馆里给他留个名字。”

这样一个今天看似简单的提议,在改革开放初具成效的上世纪90年代初;却是一个惊人之举,因为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未接受过任何西方人的艺术品捐赠。它惊动了中德两国的外交部和文化部,从一个单纯的艺术事件,上升为中德两国外交关系和文化合作的重大事件,连当时的江泽民主席与赫尔佐克总统都对此表示了关注。

这位收藏家就是德国巧克力大王彼得·路德维希。

中国美术馆接受的规格最大的艺术捐赠人“又红又专”的德国巧克力大王

路德维希是德国著名跨国企业——莫恩海姆巧克力集团的总裁,是名副其实的巧克力大王。与很多在中国颇有名气的西方藏家如乌里·希克和尤伦斯一样,路德维希从小也受到中国艺术的熏陶,然而他介入中国艺术的途径和方式却不尽相同。

路德维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源于其祖父跟他讲述的中国古典文化,以及其父母所收藏的14-18世纪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瓷器。尽管路德维希年轻时主要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但他后来却成为毛泽东的忠实粉丝,这或许与当时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的社会影响不无关系。

1995年1月12日,年近70岁的路德维希夫妇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1年半的时间里访华3次,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广州等地,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西方收藏家之一。其中就包括了艺术家方力钧著名的泼皮系列,以及艾未未、蔡国强、王广义、徐冰、徐坦等一大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在这三次访华的过程中,路德维希几乎每一次都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崇拜已久的毛泽东,甚至在政治立场上,这位德国的巧克力大王都“又红又专”。

他十分赞赏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认为“只有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才能对发展国力有利”。他也认为西方国家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特别讨厌西方某些新闻媒介对中国的诬蔑宣传。在认真考察中国以后,他预见到中国的崛起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也进一步希望为中德两国在艺术方面的合作尽绵薄之力。

路德维希的捐赠请求在中德外交部、文化部以及靳尚谊、邵大箴等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实现。然而遗憾的是,路德维希最终还是没能看到他的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刚确定合作意向不久,路德维希就生病住进医院,并在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心脏病突发而逝世,这时离1996年10月初的正式签署协议还剩下3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女士独身一人来到北京,和文化部以及中国美术馆签订正式协议,并在捐赠作品展览开幕式上受到当时的江泽民主席与赫尔佐克总统的接见。

路德维希夫妇共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117幅)艺术品,其价值如今已无法估量,其中包括4件毕加索的作品,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品收藏的空白。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接受西方人的一批艺术品捐赠,并且受到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持久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人面向世界的博大胸怀和气魄。由此看来,这次捐赠的意义不言而喻。直到今天,路德维希夫妇仍然是中国美术馆接受的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国外艺术品的捐赠者。

艺术史博士独具慧眼珍藏波普艺术及毕加索作品

“巧克力大王”是路德维希人尽皆知的一个称号,然而,人们尚不熟悉的是其艺术史博士的身份以及其从小到大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路德维希于1925年7月9日出生于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企业家家庭,他的父母也是著名的艺术收藏家,从小路德维希就被艺术深深地吸引。二战后应父母建议在波恩学习法律,但因为太热爱艺术,路德维希又到美茵茨学习史前及早期艺术史、文物鉴定与哲学,正是在这时,他结识了他一生的伴侣伊蕾娜·莫恩海姆。

路德维希夫妇早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收集艺术,加上他们从父母那继承下来的艺术品,其艺术收藏几乎是一部鲜活的三千年艺术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中国古代的陶瓷、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古典现代到先锋派艺术精品,一度领先世界风骚的德国当代艺术、美国的波普艺术、时髦的废金属雕塑,直至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艺术,都属路德维希夫妇几十年的收藏范围,仅当代美术部分,他们就收藏了一千多位欧洲艺术家的作品。

路德维希夫妇每到一个不同的国家,都会直奔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并直接到尚未成名的艺术家工作室购买其墨迹未干的作品。他以自己深刻的艺术洞察力和判断力注意到那些成长中的艺术家,并率先对毕加索以及波普艺术进行收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的私人收藏家。

1950年,路德维希完成他的博士论文《毕加索的人物画是当代人生活感情的表述》。那时候毕加索还不太出名,甚至还颇受争议,但也正是从那时起,毕加索就成为路德维希夫妇收藏名单上的重点关注对象。路德维希夫妇一生共收藏了875幅毕加索的绘画和150件其它艺术作品,涵盖了毕加索创作的各个时期,成为世界上收藏毕加索作品最多的私人收藏家。

在1996年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中就有4幅毕加索的绘画(3幅肖像油画,1幅纸上绘画),这也是所有捐赠作品中最珍贵的。这4幅毕加索作品分别创作于1967、1969、1970、1972年,是毕加索晚年作品的代表。其中《抽烟斗的男人》和《带鸟的步兵》表现了毕加索的西班牙情结,在他崇敬

猜你喜欢
路德维希中国美术馆收藏家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隐形男孩
路德维希二世:生活在童话中的悲情国王
隐形的男孩(下)
傅文俊数绘摄影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南瓜船
可疑的手印
一波三折的中国美术馆建设
眼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