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亲爱的”忽悠过吗?

2009-08-11 02:12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3期
关键词:小唐词语师生

桂 杰

“亲爱的,把你的打折卡借我用一下吧,下班了我到你家取!”住在我楼上的青青在和我通电话,我拿着话筒没心没肺的说:“好吧,亲爱的!”其实,年纪直奔30还没有成家的青青和我的关系说不上密切,只是偶尔相约一起逛逛街买买打折的商品而已。我在她的家里见到过她缩在沙发上左一个亲爱的,右一个亲爱的,给她那些兄弟姐妹打电话,但是,有点悲哀的是,这里面其实没有一个是她真正的“亲爱的”。

以前,电视电影里“亲爱的”这样的称呼也会让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听了脸颊绯红,浑身冒汗。“亲爱的”是如此亲昵亲密和美好,听着一群人毫无顾忌地呼唤“亲爱的”,想一想都是件很害羞的事情。

但现在,“小姐”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小姐”之意。而“亲爱的”在很多人的口中已经直白成了“喂”或者“我说”一类的词语。才开始到北京来的时候,听到一个女性朋友叫我“亲爱的”,叫得我心惊肉跳,受宠若惊,到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有很多普通朋友也是这样叫的。呵呵,弄得我还好一阵自作多情。

想一想,除了和自己的那口子偶尔说一声“亲爱的”,亲爱的,这样一个词语似乎已经在很多人的嘴里成了家常便饭。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对几个追求她的男人都称为“亲爱的”,但她这样的称呼,其实是自己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候一个以攻为守的小花招,表面上,她一声亲爱的,把人家叫得心花怒放,但实际上,她却显得大大咧咧潇潇洒洒,和别人保持着一个哥们儿应有的距离和分寸,因此,亲爱的,也顶多就相当于一句“嗨”拉了长音而已。

但“亲爱的”还有更广阔的用途。一个公关公司负责联系媒体的女孩,在和我接触过几次之后,就在邀请我参加他们公司活动的电话里左一个亲爱的,右一个亲爱的,叫个不停。放下电话,我才醒悟过来,实际上我和她还没有亲近到那样一个地步,我猜想,手持电话正在和别人通话的她恐怕又在和其他“亲爱的”谈笑风生了。有了这样的感受之后,我才发现,“亲爱的”还是一个表示亲近的客套词,和进门对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赠有异曲同工之效。

而我的好朋友小爽也被“亲爱的”忽悠过,她说,前些日子,朋友介绍了一个代销化妆品的女孩与她认识,据说这个女孩的业绩在华北地区都是有名的,这个女孩见她面半小时后就一口一个“亲爱的”叫她,她其实并不舒服,因为初次见面,关系还没亲到那个份上,但最后她还是架不住她的热情,买了一套眼霜。因此在小爽看来,“亲爱的”是一种套近乎的公关手段。

而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兔兔在网上购物的时候遇到一个店主,初次购物便被对方称呼为“亲”,连“爱的”都省了!“开始听着同性这么唤我真还有点起鸡皮疙瘩,但多听两遍竟也习惯了!下次还想到她那里转转!”兔兔说。

我还有一个发现,除了推销员以外,喜欢使用亲爱的相互称呼的,还多是一些写字楼里的女白领,有的的确关系甚笃,是生活中的死党和密友,有些却关系一般般,甚至在背后互相戳着脊梁骨骂,但是,女人就是女人,她们有些人就能够在聊天的时候口是心非地互称亲爱的。

kurki说,我办公桌对面是我的上司,她一叫我亲爱的,我准知道她有事情要我处理——我恨这个称呼,假假的热情,虚伪得要死呵!

除了亲爱的以外,第二个在职场中被广泛使用的词语就是“同学”。我认识的小唐在自己工作两年后第一次跳槽的时候,在公司网站的论坛上留下了一封公开信,信的题目就是“别了,同学们!”小唐说,最初到公司的时候,最亲切的莫过于对同事以同学相称了,他最喜欢挂在嘴上的就是“同学”这个称呼。小唐说,也许是因为对于大学校园的深深怀念,他总觉得同学这个称呼比“老师”或者“领导”之类的亲切!在小唐的眼睛里面,公司就是“集体”,公司的每一个同事就是“同学”,因此,他因为某种原因要离开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和转学一样的不舍,他在一封信里面逐一感谢公司里的每一个“同学”,他说:“太多的好同学,名字我记得清清楚楚,是你们让我感觉到温暖,我会在私下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而我在参加某次发布会的时候,主持人在介绍嘉宾登台亮相说到“某某先生”的时候,那个人竟然要求主持人用“某某同学”的方式重新介绍,然后再出来,那时,我听到主持人很自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已经老了,在现在的江湖里面混,“先生”已经很落伍了啊。

“亲爱的”“同学”都是近年在职场里冒出来的新词,但其实很多原有的称呼在如今的职场里面也有了新意,比如“老师”一词。

近年来,在文化传播领域,例如媒体的编辑部中,不少青年人不约而同地改称他们的上级为老师,亦即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升格为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声声“老师”,比之以往叫什么“主任”呀、“主编”呀、“同志”呀,何其温情脉脉!而且人际关系中一旦加入了师生的情份,单位气氛就变得浓醇了。我的很多朋友切身感受到这是非同小可的好现象,是既合理又合礼的好风尚。

其实,古往今来,老师这一称呼,原就不特指在册教师,能者、贤者、老者等都是广义和广谱的老师,既然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三人行,当亦有我徒。在社会的文化交汇和人际的经验交流中,人们的师生身份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会时而以传授者身份出现,时而以接受者身份出现,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同时,在职场中,老师这一称号的感召力,师生情谊的微妙性,不是其他力量所能代替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场里面称呼的变化也颇耐人寻味。革命年代,人和人之间都互称“同志”,“同志”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朴素情怀的表达,然而如今,“同志”也有他意,除了正式的会议,同事中很少有人在平时一本正经地如此称呼了。还曾经有一段,工厂里面的新手喜欢称别人为“师傅”,后来,人们都觉得“师傅”都和修鞋的、开卡车的司机有关,这么叫的也少了。现在,美女、帅哥、某总、老板都在很多商业场所泛化和流俗了,包括嗲声嗲气故作姿态的“亲爱的”“宝贝儿”“同学”等也偶尔会在某些场合带给我们新的尴尬,是啊,办公室里面,到底你是谁的“亲爱的”?

湘西摘自《燕赵晚报》

猜你喜欢
小唐词语师生
保持耐心,才能享受爱情
找词语
封嘴也欢乐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拖延癌”晚期,有救吗?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真会过日子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