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术?还是垃圾?

2009-08-11 02:12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3期
关键词:浮雕雕塑少女

丁 斌

伴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雕塑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树立在城乡公共环境中,虽然雕塑作为文化景观对提升环境的文化品味、美化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不是只要有雕塑树立在环境中,就一定给环境和人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可从下面几处环境雕塑来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一:这是位于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景观浮雕,装饰在立交桥的一根支柱上面(图一),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纹样。浮雕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周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一般光源应来自侧上方,由于浮雕的平面性,其最佳视点应在浮雕的正前方,浮雕的起位和形式感都必须考虑观者的视距和环境。从现场看,显然都不具备这些条件。首先在立交桥下缺少来自天空的光线,浮雕龙的形象又是以线条表现的,四周的折射光使浮雕的形体很难清晰地表达。其次按照浮雕的尺寸,最佳的视距应在10至15米处,而现场恰恰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根本不可能驻足观赏。更糟糕的是这根浮雕柱还贯穿了立交桥的二层三层(图二),在现场没有一个视点可以看到完整的浮雕柱。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设置这样的雕塑作品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案例二:这是一座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的城市,也是一座被国家评为优秀旅游城市的文化古城,就是在这座城市的市区交通枢纽地带的街心绿岛上,耸立着这样一座景观雕塑作品(图三)。其高度让人在很远处就能看见。这座雕塑主体造型由三片少女剪影,拉伸了几十公分的厚度组成(雕塑被这样简单化的理解,说明我们还需要进行艺术扫盲)。三位少女的头上部手臂环套着一个显示马路声音分贝的装置,最上部是三只手托起地球。这样一座景观雕塑要传达给观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呢?或许制作者要通过少女让观众感受青春的美丽;通过地球让人感到这座城市正在走向世界;通过分贝探测仪让人注意环境保护。可是当我们面对这座景观雕塑时,我们能获得这些视觉感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是剪影的造型即使拉伸成立体感出来,但处在三维空间中,必定有一个视角是平面感觉,当人们围绕这座雕塑观赏时总会有三条矩形重复切割少女的形象。按照视觉残像原理,很难使观众产生完整的少女形象。再加上三个少女的手臂上被套上了一个显示装置,视觉上给人有桎梏和压抑的感觉,与雕塑要表达的生命张力、青春美丽完全背道而弛。而顶部牵强附会的地球也让人感到滑稽和多余。景观雕塑作为视觉艺术,她的一切审美意义都必须通过视觉被心灵感知,任何概念图解都不能打动人心,就像我们看到的这座雕塑一样。

案例三:这是一座住宅小区里雕塑小品(图四),充满人性和生活情趣的造型,本可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在这个景区里,显然雕塑没有被当作艺术品看待。杂乱的环境无论无何也引不起人们美的感受。这使人想到某些为了形象工程突击完成的雕塑作品。活动一结束,雕塑就没有人问津了。就像这座雕塑一样,开发商走了,雕塑就如此了。

综上所述,作为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作为公众观赏的艺术品,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基本的审美准则,它与艺术家个人体验和实验作品不能同一而语。因此笔者认为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最基本的审美原则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

1.由于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的公共性,这就决定了雕塑的主题应该具有社会性,能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2.虽然艺术品在打动感染观众方面会有差异性,但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的主题意义还是应该清晰明了,要能唤起观众积极的审美心理感受,避免产生歧义。

3.由于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的开放性,这就必须要求雕塑景观具备让观众欣赏的安全视点和距离。

4.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造型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易于识别,并能给人留下完整的艺术美感。

5.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也应该像博物馆内艺术品一样,有维护保养机制,形成可持续的良好欣赏氛围。

公共环境中的雕塑景观话题从政府行政部门到学术研究机构已说了很多年,但我们生活的公共空间中的垃圾雕塑还是层出不穷。当我们在日益关注生态环境时,也应当关注我们的精神灵魂所依存的文化环境。

丁斌,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办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雕塑与动画造型工作室主任,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中国数字艺术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

猜你喜欢
浮雕雕塑少女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浮雕圆圈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写实雕塑
出错的浮雕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